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孔乙己
教学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 学习本单元,要在梳理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对作品的内容、主题有自己的看法, 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学会欣赏小说的语言,了解小说多样化的风格。 本节课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梳理故事情节,结合社会环境,了解孔乙己的命运变化。 2.关注文中的神态、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孔乙己的人物的复 杂性和丰富性。 3.立足叙事视角,学习以笑写悲的写法,说出文章主题。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孔乙己的人物的复杂性和丰富性。2. XXX。 教学难点: 学习以笑写悲的写法,说出文章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代有一位诗人叫孟郊,他在 46 岁的时候写过一首小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 日看尽长安花 ”瞧他那得意劲,大家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得意吗?——他 考中进士了!有道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他当然得意了!可是,在科举制 度下,像他这样金榜题名的毕竟是幸运的少数,大多数读书人连个秀才也考不上,今天文章 的主人公就是其中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人。 二、根据预习回答:原文哪句话暗示了孔乙己的结局 三、通读全文,认识人物,概括情节(人物是小说的灵魂,情节是小说的框架) 1.通读全文,做履历表。 (1)请快速阅读全文,小组合作:找出描写孔乙己的相关信息,并为他创建一份履历表。 姓名籍贯年龄出生年月学历身体状况特长工作单位家庭成员 主要社会关 系工作生活经 历
填表说明: ①社会关系——是指小说中与孔乙己发生联系的人物。(注明关系);生活经历——是指小说 中孔乙己做过的一些事,表达准确清楚,可根据课文中语言,也可以自己概括。 ②注意将课文中有关孔乙己的信息都要罗列显示出来。
2.结合表格,分析形象。 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在本文中,作者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对孔乙己的人物 形象进行了深入刻画。请快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用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找出文中刻画孔 乙己的句子,并作赏析,完成以下表格。 被打折腿前人物形象被打折腿后人物形象 外貌 描写 语言 描写动作 描写 神态 描写
(1)小结:孔乙己的形象 优点:热心 善良 诚信 缺点:穷困潦倒 好吃懒做 自命清高 卖弄学问 自欺欺人 迂腐可笑 死要面子 至死 不悟 (2)小结:刻画人物的方法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是丰富多样的: ①通过外形服饰描写揭示人物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 ②通过外貌前后对比,揭示人物的命运变化。 ③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表现人物鲜明性格。
④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揭示人物思想性格。 ⑤不仅可以正面描写,通过他人交代的侧面描写也可丰富人物性格。 四、演绎细节 分析环境(环境是小说的背景) 1.酒客分类,分析特点 师:我们是在咸亨酒店认识孔乙己的,作者把主人公孔乙己安排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是为了 更好地表现出孔乙己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的独特型和典型性,借此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 所以,为了更好地理解孔乙己的形象特点,我们需要对咸亨酒店作一番了解。 问:读课文 1-3 节,思考:清末的咸亨酒店来喝酒的酒客有哪几类呢?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酒客分类行为特点短衣帮长衫客
2.角色扮演,演绎细节 师:请模拟长衫客的行为特点,特别突出“踱 ”、“慢慢地坐喝 ”,想象长衫客此时的神情态度。 (“踱 ”写出了长衫主顾趾高气昂、悠闲自得的神情。) 师:请用同样的方法扮演短衣帮并分析其神情态度。 追问:这反映出短衣帮和长衫客的地位有何不同? 酒客分类喝酒行为地位短衣帮在店外柜台上站着饮酒卑微低下长衫客踱、坐到店里慢慢喝高人一等
【明确】贫富悬殊,等级森严 3.环境分析 【明确】酒店是社会的缩影,透过酒店去透视社会,以小见大,反映出贫富悬殊,为孔乙己 的悲惨命运作铺垫。也揭示了孔乙己不幸的社会根源。 五、看客视角 以笑写悲 课件出示名人眼中的孔乙己: 孔乙己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 ——鲁迅 潦倒不幸的读书人。 —— 叶圣陶 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 ”,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耻的下层知识分子。 ——刘再复(美学家)
值得同情与焦虑的,有着悲剧性、荒谬性地位和命运的知识分子。 ——钱理群(北大教授) 1.你读完后觉得孔乙己是个悲剧人物呢,还是喜剧人物? 2.追问:既然是一个悲剧人物,为什么孔乙己所到之处充满了笑声呢?课文一共出现了几次 “笑 ”?分别是谁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笑?笑的原因是什么?试着找出相关语句并作分析。 一笑:众人笑--嘲笑--因孔乙己偷书脸上添了新伤疤而笑 二笑:众人笑--嘲笑--因孔乙己连半个秀才都没捞到而笑 三笑--孩子笑--天真无邪的笑--因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而笑 四笑--众人笑--冷漠无情、毫无人性的笑--因孔乙己因为在丁举人家偷书就被打断了腿而笑 小结: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又在笑声中生活,最后又在笑声中走向死亡 3.畅所欲言,你从笑声里听出了什么? “笑声 ”背后是何“心理 ”? 这是一种社会疾病。人与人之间在千百年封建制度的压迫、封建经济的剥削、封建文化的毒 害下,形成了一种隔膜,冷酷、麻木、不觉悟,不但连最起码的同情心丧失了,还以嘲笑比 自己更不幸的人为乐。 【明确】看客心理。 出示: 群众,尤其是中国的群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娜拉走后怎么样》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 ——鲁迅《呐喊》 自序 4.作者用“笑 ”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何用意? “笑 ”的艺术效果:这哄笑是麻木的笑,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 味。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以笑衬悲, 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 加深刻了。 八、分析悲因,理解主题 回到课堂伊始,造成孔乙己之死的凶手是谁?再次认真阅读全文并分析提示:可从自身原因, 社会原因、制度原因等方面入手分析。 明确:
①自身性格原因 :热衷科举、自命不凡、好吃懒做、鄙视体力劳动、偷窃挨打,困顿而死…… ②制度因素:封建社会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③环境因素:生活环境贫富悬殊、等级森严、势利冷酷、民众的麻木、冷漠、缺乏同情。 (出示链接材料,结合材料,理解主题) 【材料链接】: “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 “《孔乙己》作者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孙伏园 【明确】小说主题 小说通过对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的描写,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有 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小说也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精神的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