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气,向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简单易懂,同时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学习本课,可以让学生在有趣的语言文字学习中,积累语言,丰富知识,进一步激发观察自然、研究自然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遵循“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理念,以读为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发现,读中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会认“针”等4个生字,会写“忠”等9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背诵等过程,掌握四种天然指南针的用法。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在有感情朗读的同时,积累语言。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研究自然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五、教学难点
掌握四种天然指南针的用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指南针,生字卡片。
七、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 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你会怎么办?
2.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真聪明!那如果我们用上一些天然的指南针,是不是会更容易找到方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3.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正音。
4. 说说课文讲了哪几种天然指南针?
(三)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1. 学习第二节。
(1)指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板书:中午,太阳在南边,影子指向北方。
(3)理解“忠实”,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4)朗读、背诵。
2. 学习第三节。
(1)自由读,边读边想怎样读好这一节?(同桌交流)
(2)指名读,评议。
(3)理解“稀稠”,怎样分辨哪边稠,哪边稀?
(4)板书: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5)朗读、背诵。
3. 学习第四节。
(1)齐读,说说怎样判断方向?
(2)理解“沟渠”,板书:北面的雪化得快,草长得高;南面的雪化得慢,草长得低。
(3)观看课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4)朗读、背诵。
4. 学习第五节。
(1)指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板书:晚上看北斗星,北极星指向北方。
(3)观看课件,认识北斗星、北极星,说说怎样很快地找到北极星?
(4)朗读、背诵。
(四)回归整体,深化理解
1.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什么称这些天然指南针为忠实的向导?
2. 全班交流。
3. 朗读全文,边读边想,大自然中还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怎样才能发现更多的天然指南针?
(五)总结拓展,激发情感
1.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天然指南针?指名板书。
2. 观看课件,你还知道哪些天然指南针?
3. 总结:大自然真奇妙,有这么多天然的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多动脑筋,就能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4. 拓展:用你喜欢的方式,向别人介绍天然指南针。
八、作业设计
1. 背诵课文。
2. 课外实践:在大自然中辨别方向。
九、板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中午:太阳 影子
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晚上:北极星 北斗星
北面的雪化得快,草长得高;南面的雪化得慢,草长得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