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达标测试(含答案)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达标测试(含答案)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24 23:3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达标测试
一、多选题
1.在学校科技节中,小科把一定质量樟脑晶体溶解在酒精中制作了一个“天气瓶”。该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中的溶解情况反映温度变化,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温度下的状况,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20℃时溶液的质量比10℃时溶液的质量大
B.30℃时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10℃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D.樟脑在酒精中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2.某温度时,一定质量的固体 M(不含结晶水)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甲,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溶液不能再溶解物质
B.降温,一定有固体M 析出
C.该温度时,M 形成的溶液中,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该温度时,溶解等质量的 M,形成甲溶液时所需水量最少
3.将不再冒出气泡的汽水瓶(敞口)置于温水中,瓶内出现较多气泡。分析正确的是
A.瓶内压强减少导致溶解度减小
B.温度升高导致气体溶解度增大
C.出现大量气泡后溶液为饱和溶液
D.出现大量气泡后溶液中气体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CO2气体(CO气体)——通入氧气,点燃
B.CaO固体(CaCO3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滤
C.KCl固体(MnO2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H2(HCl、H2O)——把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生石灰和烧碱混合固体的干燥管
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使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A.CO2(CO):足量的碳粉、高温
B.N2(O2):通过足量的红磷
C.CaO(CaCO3):高温煅烧
D.NaCl(Na2CO3):过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二、选择题
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t1°C时,物质B的溶解度小于物质A的溶解度
C.将t1°C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有晶体析出
D.若将A从溶液中快速结晶出来可采用蒸发的方法
7.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NH4+、NO B.H+、Cl-、OH-
C.H+、Na+、HCO3- D.Ba2+、Cl-、SO42-
8.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NaOH KNO3 MgCl2 B.NaNO3 NaCl H2SO4
C.NaCl AgNO3 HNO3 D.FeSO4 KCI HCI
9.下列各组物质,用水鉴别不出来的是
A.硫酸铜和氯化钠 B.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C.碳酸钙和硫酸钡 D.浓硫酸和稀硫酸
10.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的是(  )
A.铝和硫酸铜溶液 B.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溶液 D.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11.某固体由Ba2+、Cu2+、 Na+、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
②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
③在滤液中滴加足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通过步骤①可以确定原固体中一定不含的离子只有Cu2+
B.无法确定该固体中是否含有Na+和Cl-
C.该固体由Na+、Cl-、CO32-三种离子构成
D.将步骤①改为滴加Ba(NO3)2溶液,通过步骤③可确定固体中是否含有Cl-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在20摄氏度时的溶解度是36g,则100g的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
B.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光
D.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13.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铵、碳酸钠、氢氧化钡,将此固体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溶解,除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外,出现的白色沉淀有部分溶于稀硝酸。则原白色固体内
A.一定含有硫酸铵、氢氧化钡、碳酸钠 B.一定不含有碳酸钙、碳酸钠、氢氧化钡
C.可能同时含有碳酸钙和碳酸钠 D.可能只含有氢氧化钡和硫酸铵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a中加入的固体为N
B.40℃时烧杯a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40℃时烧杯b和20℃时烧杯b中溶质质量不相等
D.40℃时烧杯a和20℃烧杯b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5.为了除去KCl中少量MgSO4和CaCl2,须进行下列六项操作:①加水溶解;②加热蒸发得到晶体;③加入过量Ba(OH)2溶液;④加入过量盐酸;⑤加入过量K2CO3溶液;⑥过滤。正确的先后次序是:
A.①③⑤⑥④② B.①⑤③④⑥② C.①③④⑥⑤② D.①⑤③⑥④②
三、综合应用题
16.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 组成的。
(2)从净化角度看:生活中可通过 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3)从变化角度看:写出一个有水参加的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从资源角度看: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①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20°C时,将136g质量分数为24%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 稀释溶液的步骤有:
Ⅰ.计算
Ⅱ. 量取
Ⅲ.
Ⅳ. 装瓶贴标签
②溶解度曲线是解决溶液相关问题的重要依据。如图为a、b、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1°C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不一定相同
B.t1°C时,a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
C. 除去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b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D.t2°C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C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E. t3°C时,在100g水中加入等质量的a、b、c,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一定是a=b=c
③实验室有一瓶氯化钠溶液与一瓶硝酸钠溶液,它们的标签受到腐蚀。请你设计实验鉴定它们。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一支试管产生白色沉淀另一试管无明显现象
④电解氯化钠溶液可以制造氢氧化钠等化工产品。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2NaCl+2H2O。现取100g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生成氯气的质量7.1g。请计算:反应后溶液中NaOH的质量是 。(写出计算过程)
17.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水。
(1)如图为自来水厂净化过程示意图。

①下列有关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滤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净水时活性炭能起吸附作用
C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包括蒸馏
D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
②硫酸铝可作絮凝剂。写出用铝和稀硫酸制硫酸铝的化学方程式 。
③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水处理消毒剂,其生产过程的两个主要反应如下:3NaClO+4NaOH+2Fe(OH)3=2Na2FeO4+3NaCl+5 ;Na2FeO4+2KOH=K2FeO4↓+2NaOH,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 。
(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分析回答:

①t1℃时,甲的溶解度 (填“>”或“<”或“=”)丙的溶解度。
②t2℃时,将50g甲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该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③0℃时,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18.侯德榜先生发明的“侯氏制碱法”联合工业生产纯碱和氮肥,工艺流程图如图1。

(1)精盐的获得。
食盐是海水通过淡化处理后被使用。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蒸馏法和反渗透法等。
利用太阳能蒸馏淡化海水是一种节能的方法,其原理如图2所示。
蒸馏法过程为:海水水蒸气淡水。
从微观角度看,a、b过程中发生的改变是 。
(2)纯碱的获得(如图1)
①流程中物质X为 (填化学式)。
②在实验过程中,其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 。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Na2CO3和NaHCO3的性质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查阅资料】
①溶解度比较:
溶解度 10℃ 20℃ 30℃ 40℃
Na2CO3 12.5g 21.5g 39.7g 49.0g
NaHCO3 8.1g 9.6g 11.1g 12.7g
②已知碳酸氢钠在270℃左右就能分解而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③常温下,浓度相同的Na2CO3溶液比NaHCO3溶液的碱性强。
【探究一】NaHCO3和Na2CO3性质差异的探究。
验证水溶液的酸碱性的差异:分别测两种物质等浓度溶液的pH,测定结果:NaHCO3溶液的pH (填“>”或“<”)Na2CO3溶液。
②利用溶解度的差异鉴别Na2CO3和NaHCO3:小方同学分别取xg两种固体粉末加入20℃10g水中充分溶解,通过观察现象区分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x可能是 。
A.2 B.0.96 C.0.5 D.3
【探究二】测定某NaHCO3和Na2CO3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利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装置B中放有样品(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称取样品10g,加到装置B中;
③称量装置B、D的质量(含药品);
④连接装置;
⑤加热;
⑥停止加热继续通入空气;
⑦再次称量装置B、D的质量(含药品)。

【数据记录】
装置B 装置D
实验前物质的质量/g 180.0 122.2
实验后物质的质量/g 176.9 124.6
【问题讨论】
①写出装置D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数据分析】②选择装置 (填“B”或“D”)数据进行计算NaHCO3和Na2CO3混合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是 。(写出计算过程),不选另一组的原因是 ,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拓展应用】③固体Na2CO3中混有少量NaHCO3,可通过 的方法除去。
参考答案:
1.BCD
2.CD
3.CD
4.CD
5.AB
6.C
7.A
8.B
9.C
10.B
11.D
12.D
13.C
14.D
15.A
16.(1)氢元素和氧元素
(2)煮沸
(3)(合理即可)
(4) 68 稀释 ABCDE 分别取等量的溶液放到两只试管中,向试管中均加入等量的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硝酸钠溶液 解:设反应后溶液中NaOH的质量是x。
答:反应后溶液中NaOH的质量是17.1g。
17. ACD H2O 复分解反应 = 20% 饱和 乙>甲>丙(或乙甲丙)
18.(1)水分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2) CO2 防止影响氨气、二氧化碳的吸收率,提高产率
(3) < A
B 解:设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x
x=84%
答: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84%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进入D装置,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加热固体混合物至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