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第1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4 11:5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蒙、泞”等13个生字,会写生字“锋、冒、留”。猜猜“泥泞 年迈”等词语的意思,并说一说怎么猜出来的。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读出有问有答的语气。
3.读句子,想象画面,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雷锋冒雨送迷路孩子回家时的情景。
教学重点:
认识“蒙、泞”等13个生字,会写生字“锋、冒、留”。猜猜“泥泞 年迈”等词语的意思,并说一说怎么猜出来的。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读出有问有答的语气。
教学难点:
读句子,想象画面,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雷锋冒雨送迷路孩子回家时的情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雷锋,导入新课
1.孩子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英雄叔叔,(出示图片)他就是雷锋。齐读“雷锋”。
2.教学生字“锋”,书写要点:左右结构要紧凑,注意右边撇画的穿插。
3.雷锋原名雷正兴,后来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雷锋。锋,金字旁,和金属有关,锋这个字本意就是指的刀或剑的最前面,最尖锐,最锋利的部分,这就是“锋”。雷锋叔叔给自己改名叫雷锋,就是希望在遇到危险或困难的时候,他能冲锋在最前面。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这样说,(雷锋音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那,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深情齐读课题,注意逗号的停顿。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诗歌,学生听读,可以在心里跟着读。标出诗歌的小节序号。
2.自读课文,自由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诗歌朗读。老师也想欣赏一下你们的朗读,指生读课文。
4.大家看,一三小节的内容,你有什么发现?(问)那二四小节呢?回答雷锋在哪里。(答)这就是一问一答。
5.师生分组读课文,读出一问一答的语气。
6.难理解词语猜意思。读得这么好,老师想考考你们这几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请你猜一猜,并且说一说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指生读词语:泥泞 年迈 晶莹 寻觅
指生说自己的想法。
出示“晶莹”晶莹的图片,再根据字形理解。出示“觅”古体字形,“觅”上面爪子头代表手,下面 见 代表眼睛,寻找雷锋,不仅要用手去寻找,更需要用眼睛去看见,去发现。一起读,寻觅。
三、精读课文,寻找爱的足迹
1.自由读课文,我们都去了哪里寻找雷锋的足迹?
指生回答。(长长的小溪 弯弯的小路)
2.轻声读课文的1、2小节,说一说,雷锋叔叔在哪里?他在干什么?圈出表示雷锋叔叔动作的词语。指生回答。(抱着 冒着)
3.出示泥泞的图片,这就是泥泞的小路,这就是泥泞路上的脚窝。(泥泞)这么多的烂泥可不好走呀。假如你走在这样的小路上,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指生回答。况且雷锋叔叔怀中还抱着孩子,走在这样的路上,并且还冒着蒙蒙的细雨。
4.“冒”这个字,原来的意思就是指帽子,帽子戴在头上,露出眼睛,后来左边加个毛巾的巾,就来专门指帽子,这个字也就有了现在顶着、不顾的意思。
雷锋叔叔就是这样顶着风雨的:出示雷锋送孩子回家走在泥泞路上的视频,雷锋叔叔冒着蒙蒙的细雨,抱着迷路的孩子,走在这泥泞的小路上,留下一串串深深浅浅的脚窝。
请同学们读句子,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他是怎样地抱着孩子,他的脸上、身上、鞋子上,会有什么样的情景,先自己练说一下,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例:
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紧紧地抱着孩子,他( )。
说得多好呀,老师都被你打动了,咱俩合作读,我读第一小节,你读第二小节,看谁能读出这感人的画面。指生读。
5.从朗读中你感受到雷锋叔叔是一个怎样的人?(乐于助人)
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来感受他助人为乐的精神,分组读。
四、用心写好字
出示上下结构的两个生字,冒 留
1.仔细观察上下结构的这两个生字,上下的部分应该写得?上宽下窄。书写时你还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指生说。
2.范写,提示书写要点。
3.练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反馈评价、修改。评价标准:正确端正整洁。同桌互评。
五、爱的传承作业
小小朗读者,有感情地读诗歌。
小小歌唱家,学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板书设计: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问 长长的小溪 乐
答 抱着 于
冒着 助
泥泞 人

课后反思: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以问答的形式,带领我们沿着“长长的小溪”,顺着“弯弯的小路”,“乘着温暖的春风”,去寻找雷锋的足迹,了解雷锋的先进事凡世界中的不平凡,学习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雷锋精神。本节课,我旨在让学生自主朗读,师生对读、分组赛读、指生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去感悟雷锋叔叔那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老师讲述雷锋名字的来由,引导学生初次认识雷锋叔叔人物形象,再走进文本中,抓住雷锋叔叔的动作,想象画面,感受人物形象。同时注重情境创设,侧面抓住当时的环境,泥泞的小路 泥泞路上的脚窝,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说说自己行走在这样的路上的感受,何况雷锋叔叔还抱着孩子,并且还冒着蒙蒙细雨,抓住一个“冒”字,古义和现在意思的演变,顶着、不管、不顾,升华人物形象,让学生进一步感知雷锋叔叔不顾自己,一心为他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现场表现较好,整堂课听课状态专注,积极思考并举手回答问题,课堂生成效果令我出乎意料,感谢孩子们这么努力。
孩子们生活在城市,对泥泞一词理解不深,出示视频促进其理解感悟,视频的位置最好在学生谈感受做升华情感再用。理解词语最好用随文识字的方式在文本句子当中深挖、体悟。在想象画面时,我应该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最好用填空的形式降低表达难度,最后带着这种想象和体会,用朗读读出来,从而加深理解。今后的课堂,我以后要多注意对教学时间的把控与引导,将更多的精力更加专注于学生的生成表现与评价激励,相信孩子们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