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3.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重难点】
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词语
曾经 蒙蒙 泥泞 顺着 年迈 踏着
荆棘 花瓣 晶莹 寻觅 需要 献出
(1)指名朗读
(2)过渡:雷锋叔叔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我们去哪里找他呢?让我们一起到诗歌中去找找吧。
二、朗读诗歌,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
1、教师范读。
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思考,我们在哪里找到了雷锋叔叔的足迹?雷锋叔叔在那里做什么?
3、指导朗读。
三、集体交流,学习雷锋精神。
(一)默读第二小节,说说在哪里找到了雷锋叔叔。
1、在第二小节中,雷锋叔叔找到了。
从哪个词看出雷锋叔叔来了 (脚窝)
2、“脚窝”就是雷锋叔叔的足迹,“脚窝”和“足迹”有什么区别
“脚窝”:深、有水、有泥。“足迹”: 浅。
3、为什么会留下“脚窝”呢 在书中找一找。
4、是的,是因为昨天下着蒙蒙细雨,又是在泥泞的路上走,而且他不是一个人在走,而是(抱着迷路的孩子),所以留下了“脚窝。”
5、“脚窝”一个接一个,一步接一步,一路伸向远方。雷锋叔叔在下雨天,在这条泥泞的小路上,又做了什么好事 (把迷路的孩子送回家)
6、天下着雨,路又难走,但是也阻挡不了雷锋叔叔要送迷路的小孩回家,雷锋叔叔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能不让人感动吗 让我们带着感情再读一读第2小节。
(二)默读第四小节,找找在哪里找到了雷锋叔叔(在荆棘的路上)
1、什么叫“荆棘”?出示图片
2、雷锋叔叔在长满荆棘的路上干什么?(背大娘赶路)
3、在荆棘的路上背大娘赶路,有可能他的衣服会被荆棘(勾破)有可能他的手会被荆棘(刺伤)有可能他的鞋底会被荆棘 (刺穿)
4、你们再看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奶奶 是一位年迈的老奶奶,也就是一位年龄比较大的老奶奶。
5、背着这样的老奶奶,雷锋叔叔需要更加细心,更加用力,那他就更有可能会被荆棘 (刺伤)
6、但是雷锋叔叔在乎吗 (毫不在乎)所以作者才把雷锋叔叔洒下的汗珠比喻成晶莹的露珠,你们看(出示图片):露珠是那么的透明,那么的清澈,那么的晶莹剔透。就像雷锋叔叔的心一样纯洁、耀眼、夺目。
7、此时此刻,如果雷锋叔叔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什么?
(三)指导学生有感的朗读第二、四小节,问句要读出探寻的语气,答句要读的肯定有力,读小溪和小路说的话,要借助语速的快慢,语气的轻重来提升朗读的效果。
(四)理解“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1、小组合作,仿照第二小节或第4小节想象,我们还能在哪里找到雷锋叔叔的足迹?雷锋叔叔在那里做了什么啊?
2、汇报交流
3、说一说雷锋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说说身边的雷锋。
4、雷锋叔叔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诗歌里所说的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指的是什么呢?我们找到的是当年的雷锋叔叔吗?(这里的雷锋叔叔指的是像雷锋叔叔那样乐于帮助别人的人)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昨、洒、温、暖 ”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一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给生字组词。扩充词汇量
4、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实际,提示书写要点。
5、学生练习反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