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毛泽东
在这篇伟大的开幕词里,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什么说“站起来了”?在此之前,中国人民是怎样的?
曾经的我们,也有过璀璨的文明,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强盛的国力 高超的制造工艺
强大的文化影响 ……
古代中国,是众多国家中的一颗耀眼明星
屈辱也曾真实发生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但,今天
中国人民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迎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这次会议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基本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背景下召开的。
★写作背景
文体知识
叁
开幕词是在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开始时,为会议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讲话所用的文稿。不论召开什么重要会议,或开展什么重要活动,按照惯例,一般都要由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致开幕词,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标志着会议或活动的正式开始。
开幕词的知识:
开幕词的主要特点是宣告性和引导性。
1、内容: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集中体现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5
标题
称谓
正文
1.用会议名称作标题
2.前边再加上发言人姓名
3.用提示内容中心或主旨的标题,在后面通常加上副标题
开幕词结构特征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
《×××同志在××××会上的开幕词》
《我们的文学应该站在世界的前列--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开幕词》
题目变化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召开。这篇讲话就是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致的开幕词。
后刊登在1949年的《人民日报》上,标题为《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毛主席开幕词》。
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中共中央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时,编纂者将原来的标题改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8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毛泽东著作选读》,也用了这个标题收录了这篇开幕词。
5
标题
称谓
正文
写在标题下行顶格
称呼通常用“同志们”、 “朋友们”、“各位代表”等
宣布开幕之类的话
结尾
开头
主体
“祝大会圆满成功”之类
简短有力,具有号召性和鼓动性
会议召开的背景和意义
会议的性质
目的及主要任务
会议的主要议程及要求
会议的奋斗目标及深远影响
开幕词结构特征
教学目标
1. 结合文体特点,梳理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
2. 领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个题目的内涵,及其表达的情感;
3. 鉴赏语言,体会通俗、准确,饱含感情的语言。
任务一:理文脉,析结构
中
国
人
民
站
起
来
了
主体
开头
结尾
宣布大会开幕,介绍会议人员
回顾历史,论证革命胜利历史必然性
立足当下,指明当下问题及斗争策略
展望未来,描绘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
悼念人民英雄
庆祝伟大胜利
(1-2)
(5-8)
(3-4)
(9-11)
(12-16)
任务二:体悟题目内涵及情感
★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内涵。
问题一:毛泽东阐述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有哪些具体内容?请主要结合第6段作简要说明。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
★文本研读
①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取得了胜利,打倒了内外压迫者。代表全体中国人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②“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
③“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④“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
独立
平等
强大
获得尊重
问题二: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题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用一两个词语,或者一句诗句来表达感情)
自豪
喜悦
激动
昂扬
自信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任务三:品语言,明特点
(1)那次会议的唯一收获是给了人民以深刻的教育,使人民懂得: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决无妥协的余地。
“唯一”强调那次会议的收获仅是“给了人民以深刻的教育”而已,并没有其他任何益处;“决无”强调没有丝毫妥协的余地。
【总结1】用词方面:
(2)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
“必然”“毫无疑问”给予斩钉截铁的判断,没有丝毫的含糊;“务必”强调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绝对不能麻痹大意。
【总结1】用词方面:
肯定性词语,语气坚定
(3)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
判断句。强调我们的工作意义重大。
【总结2】句式方面:
(4)或者是推翻这些敌人,或者被这些敌人所屠杀和压迫,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
表选择关系的复句。强调仅有两条路供选择,没有第三条路可走,我们当然要选择前者——“推翻这些敌人”。
【总结2】句式方面:
多使用 肯定的 句式
(5)那次会议证明,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一道是不能解决任何有利于人民的任务的。
比喻。把国民党反动集团比作帝国主义的“走狗”,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他们出卖国家和人民利益,向帝国主义摇尾谄媚的丑态。表达了作者的厌恶和鄙视。
【总结3】修辞方面:
(6)……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
反问。以反问的形式,肯定我们建设繁荣昌盛的国家的能力,既让人思考必然性,又表现出强大的自信心。
【总结3】修辞方面:
综合使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生动形象
写 作 特 点
①观点鲜明,不容置疑。文章运用了大量的判断句。
②态度坚决,铿锵有力。给人确凿无疑的感觉。
③充满信心与希望,大量运用了表示强调的词语和句式。
④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总 结
1. 结合文体特点,梳理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
2. 领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个题目的内涵,及其表达的情感;
3. 鉴赏语言,体会通俗、准确,语气坚定的特点。
常考易错成语
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刊:古代指削除错字,不刊指不可更改)。
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
穿凿附会:把无关的事硬联系在一起,做牵强的解释。
等而下之:由这一等再往下,指比这一等差。
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形容恳切地教导。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
常考易错成语
三缄其口:形容说话十分谨慎,不肯或不敢开口。
唾手可得:形容非常容易得到。
危如累卵:形容形势极其危险,如同摞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倒下来摔碎的可能。
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食言而肥:指为了自己占便宜而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