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封面和封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封面、封底的组成和布局。
(2)掌握图片与艺术字的插入方法。
(3)学会更改图片、艺术字的大小和位置。
(4)框架的合理布局。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实现知识迁移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
(3)通过小组协同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封面、封底的布局设计,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4.行为与创新
通过探究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
1.封面和封底的组成。
2.封面和封底的基本制作方法。
3.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的插入与编辑方法。
三、教学难点
图文混排的综合运用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
坚持 “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学生探讨实践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组内探讨,进行实践操作,并结合教材,掌握相关知识点;同时,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加以帮助,并对某些难点操作进行强化,加深学生记忆。本节课应是一节充满探究、充满体验的实践活动课。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用一本有封面的书和一本没有封面的书作比较,让学生认识封面的重要性。日本装帧设计师杉浦康平有这么一个很好的比喻:“一本书就像一个人,而封面则相当于人的脸,书的大致内容、品位高低,可以从封面设计的风格上基本反映出来。” 因此,封面也是书籍的外貌,它既体现书籍的内容、性质,同时又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并且还起着保护书籍的作用。
引入本节课的任务:在学习了制作作文选的正文、卷首语和目录的基础上,为作文选设计封面和封底。
2.引入任务,知识铺垫
展示一组书籍封面和封底样例(“图片素材”文件夹)。
封面1???????????????????????? ? 封底1
封面2?????????????????????????????封底2
封面3???????? ????????? ????????? 封底3
引导学生思考:封面、封底上包含哪些元素?
学生以4人为一小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对教师提供的封面和封底相互讨论,总结封面封底组成的元素及制作时要注意的事项。
组内讨论后回答:
(1)封面组成:醒目的书籍名称;相呼应的图片装饰;出版社名称;期刊号等。
(2)封底组成:图案;条形码;定价;设计者等。
3.探究任务,自主学习
(1)结合前面学过的word知识,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实现封面封底各元素的方法。
(2)分组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1:小组成员分工协作,讨论内容和排版风格,挑选素材,确定任务。
任务2:组内探究如何改变图片或自选图形的大小、位置、叠放次序以及图形的组合。
学生对封面封底的制作进行探究性学习,组内同学互帮互助,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3)解决疑问
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及时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
(4)突破难点
任务3:利用图文混排,完成整体美化。
这一部分是难点,让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布局合理、色调统一、风格独特的封面封底设计有一定难度,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让学生之间开展互助,完成封面封底的设计和整体的美化。
4.作品评价
每个小组上传作品,学生欣赏并评出最佳封面封底和优秀封面封底设计,然后共同点评。
5.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为作文选设计了封面和封底,很多同学都完成的非常好。封面、封底看似简单,但在制作过程中却要用到很多工具,能否运用好这些工具来设计出一组精美的封面封底非常重要,也是这节课必需掌握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