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市伏东中学初一人教版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宜兴市伏东中学初一人教版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5-09-22 18:4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材分析
本课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一章第1节内容。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本节共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本课只是让学生在体验丰富多彩的信息的过程中,了解信息的含义、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进一步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并吸引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生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刚进入初中的初一学生,他们经过小学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对信息技术课普遍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但由于本课内容基本上是概念与知识的介绍,缺乏操作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因此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和游戏中直观感受信息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体会信息的含义;通过实验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点,熟悉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并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体验信息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使用信息的习惯,树立学好信息技术、掌握基本信息处理技能的决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信息与人类的关系,理解信息含义和特征。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信息的含义。
教学方法
本课运用实验学习、游戏学习、体验学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学习的热情,实现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过程
清晨的霞光
开始变黄的树叶
树木的年轮
路口的红绿灯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展示自然界和人类活动有关的图片,请学生思考每一张图片都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信息。
一、信息的含义
师:刚才给他们展示的这些图片都向我们传达了一定的信息。那么什么是信息呢?
生:……
师:(总结、板书)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
师:除了刚才图片表达的信息以外,你还能想到生活中有哪些信息吗?
学生分组讨论,每一组选个代表说说本组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用图片揭示某些信息引入课题,激发学生敞开思想。
师:由此可见,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体会生活中是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
实践学习一:
准备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有酒、酱油和盐水三种不同液体,杯子上都没有贴标签。根据液体的某些信息,请鉴别出酒、酱油和盐水,说出你的鉴别方法并记录操作过程。
(学生回答问题并填表)
液体
特征
鉴别方法
甲杯
无色、散发出酒味
用鼻子闻气味可知是否为酒
乙杯
褐色
用眼睛观察可知该杯所装液体为酱油
丙杯
无色、无味
用鼻子闻,无气味表明该杯所装液体为盐水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看出:
1、不同的事物它所包含的信息是不同的。
在这个实验中,酒、酱油和盐水它们的颜色、气味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液体颜色、气味的不同,利用我们自身的感觉器官,通过耳闻、目睹、鼻嗅、口尝、触摸等方式来直接获取信息。
眼睛——看  耳朵——听  鼻子――-闻  嘴巴――尝  手――摸
2、不同类型的信息,它的表达和传递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如:
(1)、我们的上课——以语言、文字的形式来表达和传递我上课所讲的信息。
(2)、图书、课本——以文字、图形的形式来表达和传递信息。
(3)、古时的烽火、狼烟——以信息号的形式来表达和传递信息。
(4)、路口的标示牌——以符号的形式来表达和传递信息。
师:所以语言、文字、符号、信号、指令、代码等都可以表达和传递信息。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用感官获取信息、进而鉴别液体这一活动所隐含的实际意义,即颜色、气味等都在传达某种信息,减少了对事物了解的不确定性。这样既巧妙地避开了信息的概念,又让学生充分感受了学习与生活中接触的信息,有一种信息扑面而来的感觉。
师:然而,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人体的感官对信息的收集能力、人的大脑对信息的分析能力总是有限的,对于我们感官无法直接看到、听到、闻到、摸到的事物,我们该如何获取信息呢?
生:发明工具、仪器来延伸感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师:能否举几个具体的实例
生:显微镜、望远镜、电视、电话、网络……
师:各种传播媒体的运用,使人类收集信息的能力突破时空限制,如广播、电话等相当于听觉的延伸;摄像机、照相机相当于视觉的延伸;电影、电视相当于视觉、听觉的延伸;网络更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空间,使人体会到“信息就在指尖上”的神奇。正因为如此,信息的来源很多,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很多,让我们通过下面的探究活动,体会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以及如何科学地选择获取途径。
探究学习:早上起床是不是要加衣服?
师:早晨起床,我想知道今天的天气情况,以便增减衣服,你会选择用哪种方法来获得呢?
生:直接到室外感觉一下即可
假如我们想知道室外的气温,有多少种途径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呢?它们各自的操作步骤又是什么?所获取的气温精确度如何?请学生完善课本P3页的表格。
途径
工具
精确度
具体步骤
感知
感觉器官

通过人体感觉器官感受气温的高低
测量
温度计
精确
用温度计测量室内外温度
天气
预报
电视
比较精确
定时收看天气预报
电话
比较精确
拨打121
手机
比较精确
定制短信
网络
比较精确
登录相关网站查询
报纸
比较精确
查阅报纸
师:国庆假期我准备去北京旅游,我想知道北京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那么我如何获取这些信息呢?
生:天气预报、上网查询
师(总结)信息来源多种多样,在获取信息时,我们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信息需求和物质条件,选取适当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感知周围的环境温度,体现信息来源的多样性特点。本探究活动能让学生理解获取信息的目的不同,可选取的手段、途径也不同,所获取信息的精确度、可靠性也将不同。所以我们要根据信息需求和物质条件,选取适当的方法。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信息的普遍性
师:信息在我们身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就是信息的普遍性。
2、信息的传递性
【案例】:通过卫星电视,我们足不出户就能看到大洋彼岸的NBA比赛实况;通过网络,我们随时可以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新闻。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两个案例说明了信息具有什么特征呢?
生:……
师:大洋彼岸比赛、世界各地的新闻都能被我们知道,这体现了信息在传递,说明信息具有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书籍报刊,我们可以学习到古人的思想和经验。借助网络媒体,我们可以随时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
3、信息的载体依附性
师:大家看过电视剧《笑傲江湖》吧,那么你们还记得令狐冲是在哪里看到各门派剑法的吗?
生:思过崖的山洞墙壁上
师:那如果没有墙壁或是发生地震山洞的墙壁倒塌了,令狐冲还能看到这些剑法?
生:不能、可以写在纸上……
师:这就说明了信息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就如剑法一样,它需要通过依附在墙壁这样的载体上才能存在,一旦墙壁这个载体没有了,那剑法这个信息也就不复存在了。
刚才也有同学说可以把剑法写在纸上,那这时候这张纸就成了剑法这个信息的载体了,同样也说明信息是不能独立存在的,但它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而存在。
所以,①?信息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② 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载体形式多样。
4、信息的共享性
【案例】: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后每人仍还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
师:两个人交换手中的一个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但是交换所掌握的一份信息,却拥有了两份信息,这说明信息具有共享性,信息是可以共享的。我们在进行各种信息活动的时候,要善于利用信息的共享性。
5、信息的时效性
【案例】:8月5日,天气炎热,李先生顺手拿起一张报纸浏览,看到一条信息“今明两天到国美电器购买空调一台,即获300元现金券。”于是,李先生便前往国美商场,却被告知他不能享受优惠,李先生不解,找出报纸一看,发现报纸是8月1日的。
师:在这个事例中李先生所犯的错误体现出信息的什么特征?
生:信息会过时、信息有时间限制……
师:同学们都回答得很好,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一旦超过既定时间,信息就失去了它的效用,所以信息具有时效性。如股市信息、天气预报、军事动态等信息都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师:(总结)通过以上的案例,我们归纳出信息的几个基本特征:普遍性、传递性、载体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信息的特征还远不止这几种,请同学们课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和完善。
今天,我们与信息再次结缘,明天,信息社会将对我们提出更大的挑战。达尔文进化论里有这样一句话,最后生存下来的不是那些最凶猛的、最强壮的,而是那些最能迅速适应周围环境的生物。而当今信息社会,能够迅速获取并充分利用信息往往是成功的关键一步。那么我们从现在起,就更需要关注信息,了解信息,并充分利用信息。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初中信息技术的第一课,目的在于将学生初步领进信息技术的大门。本节课以学生体验、探究为主,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不断的分析推理,得到结论,同时通过准确、生动、丰富的信息,不断的活跃课堂。教学中学生普遍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整节课学生的任务达成率较好。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觉得信息技术的教学要与实际生活学习相结合。只要贴近学生生活,才能够唤醒学生的共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才能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