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16.2《六国论》课件(共5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16.2《六国论》课件(共5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4 10:3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9张PPT)
《阿房宫赋》中在写完阿房宫占地面积极大显示秦的“奢”后,用“ , ” 两句接着描写阿房宫建筑密度极大,从另一个角度继续强化秦之“奢”。
《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走廊曲折、屋檐高耸的特点的句子是:
, 。
《阿房宫赋》中,描写宫殿、楼阁依地形而建,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的句子是:
, 。
《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比喻、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建筑之多的句子是:
, 。
《阿房宫赋》中写秦之“贪”掠夺对象,一是六国,二是天下百姓。第二段写秦对六国“人”和“物”的贪奢。其中“ , ”身份显贵,却被“ ”,早晚唱歌拉弦,“ ”。 衬秦人之尊,也更见秦人之奢。
五步一楼, 十步一阁
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蜂房水涡,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
辇来于秦
为秦宫人
2
《阿房宫赋》中,“ , , ”写六国珍藏的玉石金鼎,被秦人搜刮来之后像土块、铁锅一样胡乱地堆弃着,“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俗话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阿房宫赋》中,表达同样意思的句子是:
, 。 , 。
《阿房宫赋》中,作者用质问语气谴责秦统治者极尽奢靡而不知怜惜的句子是:
, ?
《阿房宫赋》中,作者描写六国历经长久,掠夺人民大量财产的句子是:
, , 。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弃掷逦迤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几世几年, 摽掠其人, 倚叠如山。
延时符
六 国 论
苏 洵
1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
2
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3
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总结历史教训。
教学目标
知人论世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苏洵精于古文写作,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著有《嘉祐集》。本文即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
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三字经》
作者简介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当年苏老泉,年已二十七。方知需用功,发奋读书籍。并同儿与女,思究圣人语。寒窗多少年,青丝根根白。父子同进京,三人皆中举。皇城咸震惊,争诵苏洵名。读书从不晚,辛勤为第一。
六国: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
解题
秦—强楚—大齐—富
一种是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文体知识:论
本文属于史论文。“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上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六国论”即“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贾谊的《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杜牧《阿房宫赋》借写阿房宫的兴建与毁灭,揭露唐代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借古讽今,阐明天下兴亡的道理。
面对同一个话题则几个作家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作者的分析也不同,观点也有差异 。那么,作为文学家的苏洵对六国灭亡的原因又持什么看法呢?
(1)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290年 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 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 前275年 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 魏割南阳予秦。
(2)秦灭六国时间表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
(3)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去。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河外。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
北宋所处的时代和战国有何相似之处?
分裂割据
背景介绍
北宋疆域示意图
战国疆域示意图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
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
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
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背景介绍
听文正音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论点是什么?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赂秦:力亏
不赂者:盖失强援
弊在赂秦
整体感知



文本研读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破灭:灭亡
兵:兵器、武器
利:锋利
战:动词,打仗、作战
善:形容词,好
弊:弊病
赂秦:以财物赠予秦国,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赂,赠送财物。
而:连词,就
之:助词、的
“破灭之道也。”道:原因 判断句
或曰:有人说。
或:不定代词,有的人。
互丧:相继灭亡
率:全都、一概
耶:助词,表疑问,吗
者:....的国家
完:形→动 保全
以:介词,因为
盖:因为
“弊在赂秦也。”判断句
研读——第一段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割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由于割地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他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啊!”
译文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议论。
文本解析
本段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整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不赂者以赂者丧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中心论点



(1)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290年 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 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 前275年 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 魏割南阳予秦。
(2)秦灭六国时间表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
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以:介词,用、凭
以攻取:用攻战(的方法)取得
小、大:形→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则:连词,就
所得:所得到的土地
其:代词,贿赂获得的土地实:实际
其实:古:它的实际数目 今: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古今异义
所大欲:最想要的东西。大:最
患:担心
固:本来
亡:动词,丧失、丢失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思:回想
厥:相当于“其”他或他们
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厥先祖父:他们的祖辈父辈。 祖父:今:父亲的父亲
暴(pù)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 。和下句“斩荆棘”连起来,形容创业的艰苦。暴:同曝
以:连词,相当于“而”才
尺寸:比喻面积小 之:助词,的
视:动词,看待、对待
之:代词,代“尺寸之地”
甚:副词,很、非常
举:动词,拿、用
以:连词,表目的来
然:代词,这样
安寝:安稳熟睡
而:连词,表转折却
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儿土地。子孙对待土地却不很爱惜,拿来送给别人,就像丢弃小草一样。今天割让五座城,明天割让十座城,这之后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来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却又来了。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然则:既然这样
之:助词,的
暴:形容词,凶残
之:助词,的
厌:满足
奉:送 之:代秦国
弥、愈:副词,越、
更繁:形容词,多
之:赂秦各国
判:决定,确定
矣:助词表感叹,了
至于: 以致、以至于
颠覆: 灭亡、覆灭
固: 本来 ;宜:动词,应该;
然:代词,这样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凶残秦国的欲望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确定了。以至于(赂秦各国)全部覆亡,道理上本来应该这样。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句话出自于《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以:连词,用
事:动词,侍奉
薪:柴草
得:适宜、得当
之:代上面说的道理
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草救火,柴草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举例论证
文本解析
第二段是从哪个方面来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对比论证
引用论证
比喻论证
文本解析
本段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体现在什么地方?
小邑
数量上
程度上
道理上
对比
大城
得百倍
失百倍
大欲
大患
不尽
得难
献易
有限
无厌
奉繁
侵急
不灭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地有限,欲无厌
事实论证、道理论证:
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终:最终
继:副词,接着、随后
迁灭:迁,改变 灭亡
齐国不曾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
何:为什么
哉:助词,表疑问 呢
与:亲附、亲近
赢:秦王的姓
而:连词,表转折,却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判断句
既:已经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之:助词,的
始:副词,当初、起初
其:代词,他们的
燕国和赵国的君主,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土地,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灭亡在后,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的祸患了。
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而:连词,表转折,却
斯:代词,这
之:助词,的
“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
以…为:把…作为
计:策略
始:才
速:动词,招致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于:和、跟
五战于秦:状语后置
击:攻打
再:古:两次 今:又一次
连:连续
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之:代秦军
洎:及、等到
以:因为
谗:谗言
诛:被杀(表被动)
其:代赵国
武:名词,泛指与武力、军事、战争有关的事物。
而:连词,表转折,却
终:动词,坚持到底
革:革除;灭:灭亡
殆:近乎;尽:完
之:的 ;际:时候
“处在秦国把其它各国消灭完的时候”
可谓:可以说
智力:古,智谋和力量;今,认识、理解事物的能力
孤:单独
危:危险
而:表顺承
诚:副词,确实、实在
不得已:没有办法
赵国曾经和秦国五次作战,二败三胜。后来秦国又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了秦国。等到李牧因谗言被赵王杀害,都城邯郸就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它用兵抵抗却没能坚持到底啊。况且燕赵正处在秦国把其它各国消灭完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力量单薄,战败亡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燕国)刺客不行,(赵国)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向:副词,从前、过去使:连词,假使、如果
三国:韩、魏、楚,这三国都曾割地赂秦
其:他们的
附:亲附
行:动身、出发
犹:还
在:活着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数、理指天数、命运。
之:助词,的
当:通“倘”t ng。假如、如果
相较:相抵、相抗衡,实力差不多
未:副词,不
易:轻易
量:估量
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爱惜他们的土地,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行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较量,也许还不容易估量呢。
文本解析
齐、燕、赵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诸侯国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感彩
齐国
燕国
赵国
与嬴而不助五国
以荆卿为计
牧以谗诛
智力孤危
战败而亡
鄙夷
赞美
惋惜
文本解析
第三段是从哪个方面来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的?对策是什么?
不赂者以赂者丧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



速祸
用武不终
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对策
文本解析
本段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作用: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呜呼:叹词,表示叹息
以:介词,用
之:助词,的
封:封赏
礼:名→动,礼遇,礼待
并力:合力,六国联合
西:名→状,向西
向:朝向(秦国)
食:名→动,吃饭
之:主谓之间取独
下:名→状,向下
咽:吞食
唉!如果六国把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杰出的人才,齐心协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连饭也咽不下喉。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fú语气助词
之:助词,的
而:表转折,却
为:表被动,被
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
之:助词,的
劫:胁迫
日、月:名→状,每日 / 每月
以:连词,以至
于:到
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一定不要让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为:动词,治理
为国者:治理国家的人使:动词,让、叫
为:表被动,被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文本解析
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承上启下——由“谈古”到“论今”
结构上
开药方:
治病根: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夫:句首发语词,表议论
其:代六国
于:比
弱于秦:状语后置,于秦弱
而:连词,表转折,却
犹:还
可:可以
以:凭借
而:连词,表顺承
胜:形容词作动词,战胜
之:代秦国
之:助词,的
苟:如果
以:凭借
天下:代指国家
天下之大:定语后置,大天下,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下:降低身份
而:连词,表转折,却
从:跟随
之:助词,的
故事:旧事
是:这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用不割地贿赂而战胜秦国的形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降低身份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文本解析
第五段中作者是如何通过对比警示当朝的?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结论
谈古论今,纵横对比,讽喻现实

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在六国下
六国与秦:诸侯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北宋:天下之大


第一段
弊在赂秦
数量上
程度上
道理上
齐亡之事实
燕亡之教训
赵亡之悲剧
(第二段)
引古
(并 列)
总 分
赂秦
力亏
(第三段)
不赂者以赂者丧
总 分
总 分
第四段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分总
(递进)
讽今
第五段
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过渡
论证方法
引证法
引用古人的话,以加强论证的说服力。
例证法
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以论证观点的正确性。
对比论证
用秦国与六国对比,六国之间的对比,以证明六国破灭的历史必然性。
此外还用了因果论证、假设论证。
主旨
苏洵的《六国论》从六国灭亡的教训立意,提出六国要团结一致,共同抗秦的观点,作者的写作目的,主要是针对当时北宋外有契丹、西夏强敌,作者属于主战派,所以特别强调内部团结的重要性。
北宋疆域示意图
比较阅读
《六国论》《阿房宫赋》
相同点
评论的内容
写作的意图
论证的方法
三篇文章都涉及到战国时代六国灭亡、秦国统一这段史实;
三文都是为了借古讽今,对作者所处朝代的帝王进行规劝;
三文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比较阅读
《六国论》《阿房宫赋》
不同点
苏洵的从六国破亡的教训立意,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朝不要妥协投降,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六国论
杜牧的《阿房宫赋》是一篇赋,从秦亡的教训立意,提出“秦爱纷奢”而亡国的观点,借古讽今: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为了自己的享乐而劳民伤财,不要重蹈秦亡之覆辙。
阿房宫赋
知识归纳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 弊在赂秦( lù )
(2) 暴霜露( pù )
(3) 洎牧以谗诛( jì chán )
1. 通假字
暴霜露 通“曝”,暴露
知识归纳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思厥先祖父 相当于“其” (2) 举以予人 拿
(3)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革除 (4) 奉之弥繁 更加
(5) 始速祸焉 招致 (6) 强弱胜负已判矣 确定,断定
(7)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亲附,亲近
(8)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保全,完好
(9) 洎牧以谗诛及, 等到 (10) 胜负之数天数, 命运
知识归纳
古今异义
(1)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其”,代词,它;“实”,副词,实际上。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2) 思厥先祖父
古义:泛指祖辈、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爷爷。
知识归纳
(3)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
今义:连词,表示另提及一件事。
(4)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旧事。
今义: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一种文学体裁。
知识归纳
(3)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
今义:连词,表示另提及一件事。
(4)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旧事。
今义: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一种文学体裁。
知识归纳
(5) 智力孤危
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刺客不行
古义:不去行刺。
今义:不可以,不中。
知识归纳
词类活用
(1)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援,动词作名词,援助;完,形容词作动词,完好。
(2)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名词作状语,从道理上说。
(3) 李牧连却之使动用法,使……后退。
(4)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时间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5)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作动词,礼遇。。
知识归纳
文言句式
(1)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判断句
(2)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判断句
(3)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被动句
(4)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省略句
(5)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省略句
(6)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句
拓展深究

拓展深究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苏洵《名二子说》说:“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苏轼和苏辙两兄弟,性格截然不同,苏轼旷达不羁、锋芒外露,故不为世容,一生坎坷;苏辙中和淡泊、含蓄深沉,故虽才华逊于兄,而仕宦生涯远比苏轼顺利。
作为即将成人、走向社会的青年人,面对当下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你更希望成为他们两人中的哪一个?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拓展深究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本题材料“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为人处世方式。苏轼不善于从外在掩饰自己,苏辙则中和、淡泊,根据此内容立意:放荡不羁要有个度、放荡不羁与淡泊的中和、人生境界是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