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22 08:0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文。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而《答谢中书书》是一篇写景的优秀短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注意到在不同时间内(晨昏、四季)景物的变化,并且情景交融。体现了作者能够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感。学好本课,对学习本单元的诗文能起到承前启后的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⑴准确理解课文下注的词语,弄清词句含义。
⑵把握文章的修辞手法,学习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⑴布置预习,让学生解决生字,记下文中难点,然后进行讲解。
⑵点拔法、串讲法、诵读法、问答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
⑴让学生反复诵读短文,体会文章意境;
⑵学习文中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⑴引导学生在思想上超越时空,与作者对话,领会他们的思想感情。
⑵学习文中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提前预习,标出疑难。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享受美的愉悦,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应多读少讲,以读代讲)。
2、重点提示、分析。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写作背景以及关于作者的介绍2.准确理解课文下注的词语,弄清词句含义。)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情景导入 同学们,我们曾随着郦道元一起畅游三峡,领略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它的雄奇险拔、清幽秀色。其实,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那神奇如画的风光无不让人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再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二、题目解读、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分析1、答 谢中书 书①答:回复。②谢中书:见课文注解①。③书:书信,是一种应用文体。我国应用性文体从来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尤其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情。2、作者简介: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3、写作背景简介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 ( http: / / www.21cnjy.com )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 这是陶弘景隐居之后回答齐高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萧道成诏书所问而写的一首诗。首句即照应题目。齐高帝之问,带有劝其 出山之意,颇不以弃功名、隐林泉为然。而诗人则平平淡淡地回答:“岭上多白云”。话虽简淡,含意却很深。 是的,山中能有什么呢?没有华轩高马,没有钟鸣鼎食,没有荣华富贵,只有那轻轻淡淡、飘飘渺渺的白云。在述恋利禄的人看来,“白云”实在不值什么;但在诗人心目中却是一种超尘出世的生活境界的象征。然而 “白云”的这种价值是名利场中人不能理解的,唯有品格高洁、风神飘逸的高士才能领略“白云”奇韵真趣。  所以诗人说:“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言外之意,我的志趣所在是白云青山林泉,可惜我无法让您 理解个中情趣,就象山中白云悠悠,难以持寄一样。 言词间颇替齐高帝感到惋惜。——诗人以这种委婉的 方式表达了谢绝出仕之意。 此诗写得轻淡自然,韵味隽永,历代传诵。 “眼前流水自悠悠,歇歇偷闲恋绿畴。笑看金笼牵鼻去,等闲落得用鞭抽。” 这是南北朝诗人陶弘景写的一首“退休诗”。
此人诗画双全,是当时著名画家与作家,他在其画中题诗一首,画中有两头牛,一牛“恋绿畴”吃草,一牛有“金笼”而“落得用鞭抽”。其画其诗强烈地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辞官退休的愿望,他向往的是“流水”、“绿畴”的“悠悠”晚年。结果坚决退休归山,人称“山中冥相”。他在山中退休隐居,边休养边写作,至今传有《陶隐居集》。三、整体感知 1、反复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颓( tuí) 与(yǔ)(2)读准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3)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4)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
(5)学生齐读课文。 四、理解课文内容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2、小组交流,解决存在问题。3、小组讨论,概括文章大意。需掌握的重点词句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五色交辉3、晓雾将歇4、沉鳞竞跃5、夕日欲颓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翻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 ( http: / / www.21cnjy.com )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五、小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了古今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江南山水,可谓是人间天堂,更是令游人无限神往的地方。 “山中宰相”陶弘景带领我们游览了飘逸的人间仙境,真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让我们用优雅的朗读再次赞美这没有沾染尘埃的净土。六、作业。完成同步训练。 此设计帮助同学们在头脑中再现大自然的美景,设计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为课文教学作情感铺垫。可由学生自己找材料,教师给予补充认识写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知人才能论事理解作者,便于更好的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诵读和给较难识记的字词正音,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同时帮助同学对有关字词的识记。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展示。教师给予指导补充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⑴学习文中写景状物的方法。(2)引导学生在思想上超越时空,与作者对话,领会他们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导入。复习重点字词及翻译。二、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如云,清澈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总领全文的句子:描绘景色的句子:感慨、议论,总括全文的句子:三、赏析写景,体验感情 1 、短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任选一个角度,用“这里有__之美,你看__”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明确:山水相映之美这里有山水相映之美,你看,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色彩配合之美这里有色彩配合之美,你看,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晨昏变化之美这里有晨昏变化之美,你看,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动静相衬之美这里有动静相衬之美,你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2 、“一切景语皆情语”,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情、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本文作者用寥寥数笔,描绘了一幅清爽宜人的画卷,其间景物色彩灿烂,生命勃发,灵动飞扬。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学生分析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结合背景拓展延伸(链接妙诗欣赏)附录: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四、能力训练
美丽的风景勾起了我们无限的暇思。让我们拿起笔,书写心中流淌而过的乐曲 。
五、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倾听着陶弘景为谢征描绘的江南美好山水风光,跟着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我们感受到了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所难以感受的纯净和平和。这是一篇集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内容美的文章,读完让我们齿间留香,这是一篇深情满满的文章,读完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感动,我们也和作者一样,情不自禁地爱上了我们祖国大地的大好河山。让我们为这份无尽的美丽而陶醉、而感动吧。请记住:如果你歌颂美,即使你在沙漠的中心,你也会有听众。 六、课外作业(学海拾贝)
1、上网搜集陶弘景的有关资料,整理其诗作。
2、搜集整理描写山水的词诗,对联,歌词等。
复习字词,是重点内容。为了分析文章,还应该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一切景语皆情语”先解读景语。用“这里有__之美,你看__”句式,规范学生使用句式。解读情语,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下心中之景,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借助课文的学习,引导同学们继续收集这方面的佳作,积累一定的知识,扩大知识面,并通过交流、简评,进一步欣赏情景交融的美文。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总引——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四 仰视——高峰如云答 季 俯视——清流见底谢 写 常 平视——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中 景 书 景 晓雾---猿鸣 晨昏之景 夕日----沉鳞抒怀——欲界之仙都
教学反思:《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谢征的一封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是一篇山水小品,仅用了六十八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抒情议论,各类皆备。可谓尺幅能容千里,片言可役百意。完成本课教学后,,我觉得以下几方面实施得还可以:1、从读题开始,让学生读出疑问,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思考.。2、利用由已知到未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让学生回忆前面所学过的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峡》,原因是这篇文章中有些语句的句式、内容、意境等有相似之处,可以让学生理解古代文章的传承与发展,以激发学生学习古代名篇的兴趣。另外,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朗朗上口,富有诗意。3、利用配乐、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文学与音乐,文学与美术,有着一定的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源。好的文章,可以是一首优美的音乐,也可以一幅奇妙无比的图画。而本文文笔精美,自然流畅,基本上使用四句式,声律和谐,具有一种音乐美;而本文从内容看,作者抓住此山此水特征,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为读者描绘出的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  所以本文我利用课件的形式,找了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山水图片,并找了一首古曲,学生在乐曲声中齐读、自读,在朗读声中有不少学生和着音乐摇头晃脑,一副陶醉在其中的模样。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提高了对美的感悟能力。4、挖掘文本不流于表面,深入挖掘作者的思想。我在教“晓雾将散,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 http: / / www.21cnjy.com )沉磷竞跃”时,不是仅仅让学生停留在“这里是以动写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的理解上,而是让学生深入挖掘,这里的‘乱鸣”是一种嘈杂的声音吗 有些学生就说了,这是一种随意的声音。我就趁势引导,作者在这里是不是只是告诉我们这是一种大自然的随意的和谐的声音呢?同时我利用多媒体屏示“陶弘景”的介绍以及他自己写的两首诗,让学生明白,作者刻画这种真实的洁净的声音,它们发出的这种声音不是为了名、为了利,既不是奉迎拍马之声,也不是争权夺利,读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的情怀:淡泊名利,喜欢真实的洁净的大自然,自己居身其中的欢快愉悦悠然自得的心情。5、利用信息技术但没有抛弃传统教学中好的方法: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互动的一个过程。作为新形势下,我们教师应该好好把握这个“度”,不能只用信息技术,但也不能不用信息技术。所以我要教学本文时,在理清本文内容时,我利用板书进行教学。这样可以过到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上的交流。所以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很好地做好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工作这一环节,不然,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性”将会成为一纸空谈。当然在教学本文完后,我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1、 作为教师没有做好范读这一点,总觉得自己朗读不够好。其实作为语文教师范读是非常重要的 。2、 在课堂上的教学不够机智,对一些突发问题不能恰当地引导。3、 上课缺乏高潮。一堂好的课一定会出现高潮。4、 对学生回答的问题的评价过于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