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2单元)
一、选择题
1.蚯蚓喜欢( )的环境。
A.明亮 干燥 B.阴暗 潮湿 C.光照充足
2.在我们制作的生态瓶中,( )为瓶中动物的生存提供了氧气。
A.水 B.砂砾 C.植物
3.当白雪覆盖大地时,北极狐的毛的颜色是( )。
A.白色 B.灰色 C.绿色
4.地质学家认识地球内部结构的方法中,不科学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 B.地震波 C.钻探
5.我们发现,蚯蚓适宜生活在( )的土壤中,不适应( )的环境。( )
A.阴暗、潮湿;明亮、干燥
B.阴暗、干燥;阴暗、潮湿
C.阴暗、干燥;明亮、干燥
6.以下属于动物适应环境变化行为的是( )。
A.大雁南飞 B.倦鸟归巢 C.老马识途
7.下列每组生物对应的栖息地不正确的是( )。
A.企鹅——南极地区 B.长颈鹿——森林 C.水草——池塘
8.由于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了( )。
A.盆地 B.峡谷 C.三角洲
9.对于生物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互联系 B.相互排斥 C.相互影响
10.在做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中,我们用( )模拟岩浆,用( )模拟火山。
A.土豆泥 B.番茄酱 C.酒精灯
11.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地震都危害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B.若感觉发生了地震,应该尽快撤离到开阔地带
C.地震发生后居住在高层楼房的人应尽快乘坐电梯逃生
12.大量捕食青蛙可能带来的后果是( )。
A.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B.粮食产量减少 C.建立动物救助站
二、填空题
13.生物多样性包括 多样性、 多样性和 多样性等三个层次。
14.生物的 为生物的生活提供了阳光、空气、水、食物和庇护所等基本条件。
15.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的内部可以划分为三个圈层,即 、 和 。
16.地质学家根据 等信息,可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
17.地震释放的能量是以 的形式传播。
18.地球的内部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圈层,处于内部最中心的部分是 ,处于中间层的是 。
19.流水对地表物质有侵蚀、 和 的作用。
20.企鹅生活在寒冷的 ,骆驼生活在炎热的 ,莲生活在池塘里。
三、判断题
21.自古至今,地球表面的形态是一成不变的。( )
22.栖息地为生物的生活提供了基本条件。( )
23.火山喷发只会发生在陆地上。( )
24.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是35千米,海底地壳的平均厚度是7千米。( )
25.苍蝇没有任何好处,应该被消灭掉。( )
26.丹顶鹤的栖息地主要是沼泽、湖泊等地。( )
27.海底里的火山比陆地上的火山还要多。( )
28.钻探是人类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唯一手段。( )
29.地表长时间受到流水的作用,会形成不同的地形景观。( )
30.蚯蚓主要以土壤中的无机物为食。( )
四、连线题
31.请将下列地貌特点,与对应的地貌连起来。
平原 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海拔较低
盆地 山坡陡峭,山势高耸,海拔高
丘陵 四周较高,中间低缓,像一个大盆
山地 海拔较低,地面地平宽广,起伏不定
五、简答题
32.有助于蚯蚓在土壤中运动的特点有哪些?
33.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答出三条即可)
34.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的侵蚀形成的。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力量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形态吗?(举二个例子)
35.地震和火山喷发分别是怎么形成的?火山喷发带来的影响有哪些?(好处与危害各两条)
参考答案:
1.B
2.C
3.A
4.A
5.A
6.A
7.B
8.C
9.B
10. B A
11.B
12.B
13. 物种 遗传 生态系统
14.栖息地
15. 地壳 地幔 地核
16.地震波
17.地震波
18. 地核 地幔
19. 搬运 堆积
20. 南极 沙漠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答:有助于蚯蚓在土壤中运动的特点有:身体呈圆筒状、分成许多节、体表有刚毛、能分泌粘液。
33.①建立动物救助站;②(建立)国家基因库;③(建立)自然保护区;④建立珍稀动物养殖场;
⑤建立植物园;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
34.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喷发后,在火山口处积水形成的;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经过长期水的搬运、沉积作用形成的。
35.(1)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缘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下岩浆呈液融状态,受上覆岩层的巨大围压,当岩层出现裂缝时,岩浆会顺着岩层裂缝上升,喷出地面急剧释放出来,就形成火山喷发。
(2)弊:火山喷发会破坏生物,烧毁森林和房屋、导致泥石泥和地震等灾害,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利:火山灰非常肥沃,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产生许多矿产资源,带来地热资源;同时还能塑造旅游和考察的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