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自然灾害中,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A.霜冻 B.台风 C.地震
2.关于养蚕,下列做法和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
A.将桑叶放在冰箱里存放是为了让桑叶更加湿润,更方便幼蚕进食
B.用羽毛把蚁蚕刷到桑叶上是为了防止蚕受伤
C.及时清理死蚕是为了避免感染其他蚕
3.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气候却具有一定的( )。
A.变化 B.规律 C.趋势
4.下雨时,雨水往往聚集在( )的地方。
A.地势低 B.地势高 C.平坦
5.下图中蚕的四个生长发育过程排列正确的是( )。
A.A→B→C→D B.D→C→A→B C.C→B→A→D
6.春天的风柔和清爽,不像( )的风那样刺骨。
A.夏天 B.秋天 C.冬天
7.云量的多少也是判断气象要素的主要依据,如图表示晴天的是( )。
A. B. C.
8.雨天的同一时间段在同一地方,用如图所示的两个自制雨量器A、B,测得降雨量的读数( )。
A.小雨量器A的读数大 B.大雨量器B的读数大 C.两个雨量器读数一样大
9.使用简易雨量器时,如果没有下雨,我们可以用( )模拟降雨。
A.水桶 B.喷壶 C.勺子
10.下面对于东风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东面吹来的风 B.吹向东面的风 C.冬天刮的风
11.蚕宝宝刚出生时叫蚁蚕,我们给它安新家时,不可以( )到养蚕盒子里。
A.用羽毛扫 B.用毛笔扫 C.用镊子夹
12.蚕吐丝结茧的顺序是( )。
A.从外向内 B.从头到尾 C.从内向外
二、填空题
13.蚕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有 对触角, 对翅膀, 对足。
14. 是指经过多年观察得到的一定地区内的平均气象情况。它是具有一定的规律的。
15.气候是指经过多年观察得到的一定地区内的 。
16.风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我们研究风时主要是观测风的两个要素: 和 。
17.刚产下的蚕卵颜色是 的。
18.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在室外空气流通、不受 的空旷处,距离地面约 测得的空气温度。
19.风吹来的方向叫作 。风力是指风的 。风向标静止后,箭头的指向即为当下的 。
20.自然界中风的要素有两个,它们是 和 。
三、判断题
21.一定时间内的降雨量,就是落在地面上(假定无蒸发、渗透、流失等)的雨水深度,以毫米为单位。( )
22.风向标静止后,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
23.接触蚕卵和蚕后,为了节约用水,可以不用洗手。( )
24.云的颜色变黑,云量增多,就有可能下雨。( )
25.室内人多的地方气温高,而这里的气温是不能代表当天的天气情况的。( )
26.测量校园气温时,我们要在室外通风、背阴处,距离地面1米测量。( )
27.蚕蛾和蝴蝶都是变态发育的昆虫。( )
28.我们在野外考察,观察炊烟可以判断风向。( )
29.蚕的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它的呼吸气孔。( )
30.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可以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
四、连线题
31.气象与测量器。
风向标 测量气温
风速仪 测量风向
气温计 测量风速
雨量器 测量降水量
五、简答题
32.湖北省容易发生哪种气象灾害,该怎样防御(请最少写出2种方法)
33.在自然界中由哪些常见的气象灾害?请列举两项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34.蚕的一生分为哪几个阶段?
35.我们所在的地方容易发生哪种气象灾害?
36.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明天将出现7级偏北风,未来48小时最低气温下降8~10℃,请注意防范。
(1)7级大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根据这个预警内容,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写两点)?
参考答案:
1.C
2.A
3.B
4.A
5.C
6.C
7.C
8.C
9.B
10.A
11.C
12.C
13. 头 胸 腹 一 两 三
14.气候
15.平均气象情况
16. 风向 风力
17.淡黄色
18. 太阳直射 1.5米
19. 风向 强度 风向
20. 风向 风力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湖北容易发生水灾、泥石流等。避险措施有:雨季来临时多收听洪水警报、洪水来临前做必要的物质准备。
33.台风、霜冻、洪水、冰雹、龙卷风。预防措施:(1)每天关注天气预报,遇到极端天气,提前做好应对措施。(2)台风暴雨天气,尽量不出门。(3)雷电暴雨天气,不要去树下或者电线杆附近躲雨。
34.蚕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卵、幼虫、蛹、成虫
35.干旱、雪灾、霜冻、冰雹、雷电、大风、沙尘等气象灾害。
36.(1)风速达到13.9~17.1米/秒。整棵树摇,迎风走路不适。
(2)行走时要避开风口和风头,不要通过狭长的室外通道,不在广告牌旁、树木下、施工处附近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