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2014-1840=174周年的鸦片战争
2014-1856=158周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2014-1894=120周年的甲午中日战争①、那么谁在提倡学西方?为什么是他们?
②、又是怎样学西方?提出了什么学习西方的思想?
③、学了哪些西方的先进的文明?
④、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林则徐、魏源:编译书籍;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西方先进的军事科技。
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提出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西方先进的科技。(器物)
维新派:发起戊戌变法;提出维新变法思想。→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顺瓜摸藤,顺藤摸根,顺根摸种。顺瓜摸藤,顺藤摸根,顺根摸种。种子→ 根、藤→ 瓜西方文明东方文明自由、民主、科学→民主代议制→发达的科技专制、愚昧、迷信→君主专制→落后的农耕
辜鸿铭所说“诸公心中无形的辫子”是指什么?
应该怎样剪去“心中无形的辫子”?
封建思想 思想解放 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
“德先生”是指民主, “赛先生”是指科学。民主“新” 指的是民主不仅是一种民主制度,更是一种思想观念。科学“新” 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此时期他们有什么“新”内涵?材料1 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探究(一)3.内容Democracy, science 袁世凯的统治
政治:专制独裁
思想:尊孔复古资产阶级的愿望
政治:民主共和
思想:民主自由
平等博爱新旧思潮的激烈冲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A经济
(根本原因)思想
(直接原因)政治二.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新青年》四提倡,四反对(前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后期) 旧道德维护封建统治,反封建必须反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儒家传统道德。 材料中的“仁义道德” 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反对这种“仁义道德”?材料2 鲁迅在1918年发表了短篇小说《狂人日记》,痛斥了一切所谓的“仁义道德”,呼吁人们推翻这人吃人的制度。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仁义道德” 指的是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是“三纲五常”。探究(二) 新文化运动期间,吴虞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你怎样看待这一口号? 要反封建、反专制,就必然要反对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学说;打倒“孔家店” 在当时是有必要的。讨论 “孔家店”是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是封建文化的象征。 但是,孔子学说也有许多精华, 不宜全盘否定,应当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否定观来看。讨论材料3 征婚启事:“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材料4 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
——刘半农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白话文具有怎样的特点?请举出三位同时期主张文学革命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特点:直白、清新、通俗、易懂。胡 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鲁 迅:《狂人日记》、《孔乙己》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前期内容 一般来说,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这主要是因为它
A.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B.彻底完成了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
C.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D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难点突破】问题二:评价新文化运动(性质) 材料1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考生徒,在300多名应试者中,崇拜孔孟者有218人,占三分之二.
材料2 1924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份民意测验中,题为“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位?”结果如下: 1)依据材料,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作用4.评价 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人们思想的空前解放 材料3 《新青年》大力宣传民主和科学,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他们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材料4 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更加迫切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基础。知识分子受到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材料2 前期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①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②没有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2)依据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有哪些?材料1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局限性: ①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人们思想的空前解放。
②知识分子受到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2)局限性:1)进步性:两型课堂4.评价①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
②没有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 新聘贤达的装束有何不同?反映出北大怎样的办学方针?
2. 辜鸿铭所说“诸公心中无形的辫子”是指什么?
应该怎样剪去“心中无形的辫子”?
西装、长袍马褂;短发、辫子……封建思想 思想解放思想自由,兼容并包1.传播过程开始李大钊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五四运动大大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促进政治成果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2)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3)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2.传播意义 地主阶级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探究:归纳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三个阶段学习目标: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 一.背景: 袁世凯尊孔复古
(思想)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
(经济) 袁世凯复辟帝制
(政治) ) 材料二:“民主共和”成为辛亥革命后中国的主要思潮之一。到20世纪初,介绍西方启蒙思想的书籍已翻译了250多种,进化论和天赋人权等观念进一步传播。
思考: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新气象?材料一:一.背景: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西方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袁世凯祭孔称帝⑶思考:这些新气象的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阻碍?袁世凯专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材料三:问题一:
仔细观察以下五组镜头,概括新文化运动的
主要内容和性质。【重点突破】镜头一:辛亥革命后的两幅图片1915年袁世凯在天坛祭天1913年百姓门户前的对联专制思想 镜头二:鲁迅《药》愚昧 迷信 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文章描写一个14岁的望门寡,父亲劝女儿绝粒饿死。父亲循循善诱地说:“这样殉节,要算天底下第一种有体面的事, 祖宗的面子,都添许多的光彩,你老子娘沾你的光,更不用说了。”镜头三:一个女孩的命运旧道德 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
轻松一笑:秀才:
乌黑头发,无麻子,
脚不大,周正实际:
乌黑,头发无,
麻子,脚不大周正镜头四:秀才娶亲旧文学 陈独秀曾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两位先生”是指:
A.民生和民权 B.自由与革命
C.平等与博爱 D.民主与科学D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科学(指近代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和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