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新课标必修三6-16《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人教新课标必修三6-16《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22 14:4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辛亥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邓小平邓小平理论专题分析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醒站富专题分析 旧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考试说明》→

→国民党一大→

→民族危机的加深 思想解放的潮流
1840年鸦片战争 林、魏:师夷长技以制夷(19C40S)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19C60S)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 维新派:维新变法思想(19C90S)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革命派:三民主义思想(20C初)
1915年袁世凯图谋复辟 激进派:民主、科学思想。
1917年十月革命 中共:马克思主义思想。1866年11月12日(十月初六),诞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天中山市)翠亨村。
1894年偕陆皓东至天津,上书李鸿章,陈救国大计。11月,创设兴中会于檀香山
1895年策划广州起义,失败后流亡海外。
1905年联合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思想。
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1912年1月1日就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3月颁布《临时约法》。4月,卸临时大总统任,10月视察江阴,提出“叫全国的文明从江阴发起”
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 1917年,张勋复辟,孙中山举起护法旗帜,号召国会议员南下护法;
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成立正式政府;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党纲、党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同时创办黄埔军官学校;
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兴中会→同盟会→辛亥革命→临时大总统(从失败走向成功)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从成功走向失败,屡败屡战)
国共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
(向新的方向发展)第四组问题探究:
1、三民主义思想及其实践是什么?
2、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是什么?三民主义产生之前的救国方案有哪些?知识回顾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思想核心性 质:
进步性:
局限性: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反映了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前提)民族主义
(核心)民权主义
(补充和发展)民生主义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没明确反帝不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没扫荡汉族封建地主势力标志: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 广州意义: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民革命运动兴起2、简要说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情况知识回顾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比较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新”在反帝
新”在强调了
普遍平等的
民权;
“新”在
扶助农工重点分析 他不是惧怕未来,而是相信未来,奋不顾身地为未来而斗争。? ???????????????????? -------列宁?
他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向近乎完全的革命工作。 ?????????????????????????????????------鲁迅
? 先生不仅唤醒了中国人民,也向全人类指明了一条自由之路,我们在印度把他看做如同我们的国父圣雄·甘地一般。? --贾卡尔(印度国大党领袖)名人眼中的孙中山:活动探究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

——胡锦涛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活动探究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一是给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以自由权利;二是剥夺效忠于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团体或个人的自由权利。使政治机构民主化,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实行新的选举制度,使人民能够真正参加管理政权。民主权利归谁所有?国民在什么机构内行使自身的民主权利?通过怎样的方式行使民主权利?—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结合材料分析新三民主义的进步重点分析其它模块的相关知识回顾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2、简要说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情况
链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A武昌起义B《临时约法》颁布C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D辛亥革命形势发展E宣统帝颁诏退位FB分析内在关系,形成结构图立体结构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及
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国民大革命2.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A.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D.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1.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办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说明:
A.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B.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
C.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
D.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巩固检测3.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
A.民生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族主义  D.三民主义4.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结成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中共民主革命纲领5、下列文献中,能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
史发展方向的是 6、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清室推翻后,民族可以不要’。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在租界,外国就有用政治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的罪恶。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在压制,……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说明孙中山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仍然不敢提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
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D、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要求一:收集资料,走进历史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一生中哪三件大事?图一图二图三活动探究二 :整合材料,探究历史与图一相比,图三有哪些重大发展?活动探究三:反思历史,缅怀先烈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为什么能不断发展?我们今天应学习他的什么精神?①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为振兴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
③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进取和斗争精神。
④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活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