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新课标必修三2-5《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人教新课标必修三2-5《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22 16:0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
思想的起源课程标准: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以上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何变化?神自然人 阅读教材第一目“人是万物的尺度”,并结合必修一内容,思考解决以下问题:
1、人文主义出现背景是什么?
2、什么是智者学派?
3、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是谁?有何主张和
影响?人文主义最初代表智者学派产生政治:城邦民主政治发展人在社会中地位的日益突出经济: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希腊的地理环境城邦体制人文主义出现背景智者学派1、定义: 在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上,人们常常要发表意见,要和自己的对手辩论,雅典法庭规定每个公民须替自己辩护,不许旁人代辩。由于社会的需要,出现了一批“教授智慧的教师”,即“智者”。他们向人传授说话的艺术——修辞学,争辩的艺术——雄辩术,据理论证的艺术——辩证法。“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
“事物的好坏优劣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觉得热,它就是热的。风本身无所谓冷热。上述材料体现了普罗泰格拉哪些思想主张?走近普罗泰格拉否定神的意志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人是万物的尺度。4、评价
积极性:

局限性:过分强调个人作用,忽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导致雅典世风日下。强调人的作用、否定神的意志,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探索主题(对象)是人和人类社会,是进步的 苏格拉底
前469年—前399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阅读材料,结合课本总结苏格拉底的观点
材料一:……要认识你自己。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金钱不能买到美德……”
——苏格拉底
材料二: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
克雷洛夫评论道:“殷勤过分的蠢才比任何敌人还要危险。”
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即知识”,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 苏格拉底对人性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2、影响: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主张有何异同?相同点:把人类及人类社会作为探究的课题;
肯定人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点:
(1)智者学派注重个人利益,忽视道德
(2)苏格拉底则强调重视人的伦理道德。人是万物的尺度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之死背景:
1、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有罪,罪名主要两项:不
敬神和腐蚀青年。
2、雅典陪审法庭有500人作为审判官,最后以281票对
220票认为苏格拉底有罪。
3、朋友们打算营救他逃离雅典,但他拒绝了,他认为
自己必须遵守并判死刑。因为他和国家之间有神圣
的契约。他说:“如果你违反了城邦法律,你仍然
必须服从惩罚。”
4、他说:“无论你们怎样处罚我,我决不改变自己的
信仰”。
5、最后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
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阅读材料,认识柏拉图的主张?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平民阶层。他鄙视个人幸福,无限地强调城邦整体、强调他一己以为的“正义”。在柏拉图眼中,第三阶层的人民是低下的,可以欺骗的。他赋予了统治者无上的权力,甚至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可以用撒谎来对付敌人或者公民”。1、柏拉图
1)观点:
2)评价:(前427—前347)《理想国》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根据智慧品德进行明确分工,各司其责;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思想主张有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从哲学本质上来说也是属于唯心主义体系2、亚里士多德
1)观点:

2)地位:
(前384—前322)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其思想属于唯心主义思想体系阅读P24历史纵横和相关文字,回答下列问题小结:体现人文精神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探究问题:什么是人文主义?其基本内涵是什么?人文主义(humanism)在西文中,通常译作人文精神、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基本涵义: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