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河流第三课时 黄河的治理和开发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河流第三课时 黄河的治理和开发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24 16:1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课标: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黄河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材解读:《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的第三课时内容。正文以上游、中游、下游的问题与开发为逻辑展开,最后展示治理结果。侧重点在于中游水土流失问题原因与治理。在认识黄河各河段生态问题及成因时,了解地理环境中各要素的联系,是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非常重要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区域认知:运用地图,说出黄河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干湿地区、上中下游分界点及支流。
2、综合思维:结合材料分析黄河中游含沙量大、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方法。
3、地理实践力:根据地形图、干湿地区分布图分析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点。
4、人地协调观:通过中游水土流失成因分析,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地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难点:黄河现存问题及治理黄河的措施。
教学过程:
导入:视频播放<<将进酒>>的诗歌视频,
  让学生说一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天上是哪里?到海是哪里?引出今天的授课内容.
讲授新课:
一、探访黄河-了解黄河概况
利用PPT展示投影,分别完成以下黄河概况的学习
1、黄河发源地、注入海洋
2、在地图中找到河流的 中 下游的
3、流经的省区
4、流经的地形区
5、为什么只能说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PPT 展示黄河和其他河流的对比图 )
思考:对比黄河长度和年径流量,你会发现什么,并思考成因?
原因:主要是受气候的影响。黄河的径流量受气候影响很大,黄河流经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降水较少,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蒸发量大,水量较小。
过渡:黄河作为世界上古老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二、黄河开发及贡献(自主阅读教材P49,分析总结黄河的贡献?)
1、塑造平原(PPT 图片展示相关图文资料)
2、提供淡水(PPT 图片展示相关图文资料)
3、开发水能资源(PPT 图片展示相关图文资料)
4、开发旅游资源(PPT 图片展示相关图文资料)
过渡:我们在开发和利用黄河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黄河出现哪些忧患呢?,下面我们接着学习。
三、 黄河的忧患及治理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1-53的文字,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的忧患在上、中、下游各有哪些表现
2、这些忧患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各有哪些
3、这些因素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分别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结合PPT 图片展示相关图文资料和视频1小浪底调水和调沙德的视频,视频2打坝淤地的视频,视频3凌汛的视频讲解黄河上,中,下游各河段的治理措施。
上游的治理措施:禁止过度放牧,退耕还草,设立自然保护区
中游的治理措施:1、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进行调水调沙,减少下游河道泥沙淤积。
2、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打坝淤地等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措施。
下游的治理措施:加固黄河大堤
课堂总结:
根据PPT 展示的图表总结本课的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