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大洋洲概述》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会运用地图说明大洋洲和澳大利亚的范围、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2.了解澳大利亚特有的生物,运用旧知识和相关资料说明这些生物生存的原因
3.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地理现象。
4.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农牧业的分布和工矿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5.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的城市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学习重点:
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其产业的特点。
学习难点:
1.澳大利亚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
2.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过程:
大家知道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是那个吗?引入澳大利亚。
【活动一】结合课本P90图10.27“大洋洲国家各地区图”图10.28和图10.29 完成。
1.说出大洋洲的纬度位置和海洋位置?
2.找出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及太平洋中的三大群岛。
3.格陵兰岛的面积是澳大利亚大陆的几分之几?
4.大洋洲重要的交通位置?
【活动二】结合课本P82图10.31以及知识之窗,完成。
1.澳大利亚有哪些古老的动物?
2.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
3.为什么澳大利亚没有大型的食肉动物?
4.为什么澳大利亚至今任然保留有这些古老的动物?用已经学的海陆变迁知识来解释。
【活动三】结合课本P92图10.30 “澳大利亚地形图”P94.图10.36“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 和P95图10.38“澳大利亚的发展历程”完成。
1.指出澳大利亚的位置、范围。
2.澳大利亚有哪些地形?其分布在哪些地方?
3.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是怎样?澳大利亚的地势特点?
4.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有什么特点?
5.澳大利亚大分水岭的东西两侧气候类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6.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分布在那里?为什么?
(1)充分利用澳大利亚的地形图:通过读图得知澳大利亚的地形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为山地,北有大分水岭,东南有该国最大的河流墨累河;中部是澳大利亚大盆地,有北艾尔湖;西部是低矮的高原。据此得出可将牧场建在西部高原、中部平原及东南沿海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为天敌,一年四季可露天放牧。
(2)充分利用澳大利亚的气候图:通过读图可以看出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的中部,气候主要为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类型,南部沿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据此得出可将牧场建在热带草原地区,因为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利于牧草生长。
(3)注意:西部和中部的南回归线附近地区不能建牧场,因为虽然这些地区具备了地形方面的优势,但却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缺少水源。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仅选择了自己的牧场址,而且学会了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总结:农业生产受气候、地形、水源等自然条件影响最大,在气候较干旱,地下水源较充足,有牧草生长的高原、平原、山地就可以发展畜牧业,在气候暖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适宜发展种植业,也可以发展畜牧业,从而出现混合经营。
7.结合地形和气候分析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那里?为什么会这样分布?
【活动四】结合教材P94图10.37“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图”P95图10.38“澳大利亚的发展历程”完成。
1.指出澳大利亚有哪些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2.澳大利亚为什么被称之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