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两课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两课时)(共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9-22 10:0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5张PPT。一 地图的基本要素二 地形图的判读三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第三节 地图(第一课时)一 、 地图的基本要素(一)、比例尺
(二)、方向
(三)、图例与注记(一)、比例尺1、概念: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计算台北到高雄的实地距离。7.2cm×40=288千米2、公式:?、线段式用自己的语言
描述这个比例尺?、文字式能不能用数字的来表示呢?1:10 000 00?、数字式3、表示方法:下列的比例尺中,哪一个最大?4、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A小大详细简单大小(二)、方向1、一般定向法:
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2、经纬网定向法 ?
?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经线与纬线各指什么方向?
横滨位于名古屋
(方向),
北九州位于东京
(方向)。东西南3、指向标定方向 ? 指向标指示什么方向?? 指向标指示北方科技园区位于学校 方向,学校位于火车站 方向;农业实验区位于学校 方向。东北西北东 一人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
野外旅游或考察时,如果你迷路了,
却没有指南针,在北半球如何确定方向呢?如果站在北极上呢?
北南(三)、图例和注记 图例与注记:即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等。
一些常用图例图例课堂回顾:重点!第三节 地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学会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能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山谷等;?初步学会绘制地形剖面图。
【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难点】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地形种类。二、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500米1500米1000米海拔和相对高度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4米,新疆艾丁湖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8999米(一)、几个重要的概念1、海拔与相对高度?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2、等高线?等高线:以海平面为起点,测量出地面上各地点的海拔,然后把它填注在地图上,最后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这条线就叫做等高线。3、等高距?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之差。
4、等深线?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等高线的绘制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二)、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断山坡的陡缓。AB山坡与CD山坡哪个陡?CD山坡陡(三)、山体不同部 位的等高线形态判读 ? 如何用等高线来判断地形部位?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呈闭合状等高线由海拔高向海拔低凸出等高线由海拔低向海拔高凸出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处等高线重叠的地方如何用等高线来判断地形部位?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呈闭合状 等高线由海拔高向海拔低凸出等高线由海拔低向海拔高凸出 两个山顶之间较低处 等高线重叠地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地形部位。蓝色代表海洋
绿色代表平原
黄色代表高原、
丘陵和山地
褐色代表高山
白色代表雪线以上(四)、分层设色地形图五种地形景观图1000米以上起伏不大200米以下平坦,起伏不大500米以上起伏很大500米以下波状起伏四周高中间低ABCDEFGH300200100100200300........(五)、地形剖面地形图(六)、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有用的信息。 1、地图的种类、发展和作用常用地图:
? 政治地图、地形图、公路交通图、城市交通旅游图、电子地图。中山市地形图世界政区图中山市交通图人们如何选择地图?根据使用目的1、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处地形部位是 。
(2)A点的海拔是 米。
(3)沿AB线路和沿CD线路爬到
山项,坡度较陡是 。
(4)将线段比例尺改用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米。
?

陡崖300AB线路800??2、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地形部位名称:
B C ,
D I 。
(2)在E、F两地山坡中,
坡度较陡的是 ,
其理由是 .。
(3)在图中字母处,最适合修水库大坝的是 处。
(4)王村在李庄的 方向,李庄距G处的图上距离是3.5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千米。
陡崖鞍部山顶山谷F山坡F山坡等高线密集G西北17.51:50000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