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元日》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与诗人王安石笔下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首诗被精心收录在三年级下册的教材中。作为王安石的巅峰之作,《元日》以其独特的魅力,巧妙地描绘了春节的传统民俗。诗中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燃放爆竹的喜庆场景,品尝屠苏酒的温馨画面,更换新桃符的祥瑞气氛,以及佩戴红梅的优雅风情。这一系列生动的画面,将春节的热闹与欢乐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节日的海洋中,感受着那份独特的节日欢愉。
而在诗中,我们更可以窥见王安石自身的奋发图强、励精图治的革新精神。他借春节之景,寄托了自己对于革新变法、强国富民的坚定信念。这种精神不仅丰富了整首诗的内涵,更使其充满了生活的色彩与情感的张力。品读《元日》,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春节的热闹与欢乐,更能领略到王安石的豪情壮志与坚定信念,使这首诗成为了一部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
二、教学目标
1. 能够流畅而准确地诵读课文,饱含深情地背诵,让文字在舌尖跃动,领略语言的韵律之美。
2. 熟练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深刻领悟诗句中蕴含的深远意境和美好寓意,让诗的精髓在心灵深处荡漾。
3. 初步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点燃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畏之心,让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光彩。
三、教学重难点
教授这首诗歌的核心在于引领学生以饱满的情感去诵读,使他们能够充分领略春节的热闹与喜庆,深入品味诗中蕴含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情感体验,让他们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和意境之韵,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诗歌的内涵,丰富其感悟。
四、教学过程
(一)点燃兴趣之火
上一节课,我们携手探索了《元日》的韵味,深入领略了春节这一我国最璀璨的传统佳节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春节,那是欢乐与祥和的交响乐章,人们习惯性地扫除一年的尘埃,贴上鲜艳的对联与窗花,点燃热烈的爆竹,全家人欢聚一堂共享丰盛的团圆饭。春节不仅仅是新一年的起点,更是每个人成长的标志与蜕变的象征,因此它被亲切地称为“过年”。今天,让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共赴春节的喜庆盛宴,去品味那份独一无二的欢乐与祥和。(多媒体展示春节的喜庆画面,让学生们仿佛置身于节日的热闹氛围之中)
(二)作者小传
王安石,这位闪耀在北宋历史长河中的政治家、文学家,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为那个时代的文化天空增添了无比璀璨的光芒。他的出生地——江西省抚州市,仿佛是一块孕育文化灵魂的沃土,赋予了他独特的才华与魅力。
自幼便对书籍充满热爱,王安石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汲取着各类典籍的精髓,为日后的辉煌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石。他的聪明才智与学识渊博,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在年轻的岁月里,王安石踏上了游历之路,足迹遍布祖国的大好河山。他深入民间,亲身体验着百姓的喜怒哀乐,这些宝贵的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更让他的文字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真挚的人文关怀。
王安石不仅学识渊博,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作品豪放不羁、深沉厚重、壮丽辽阔,如同江河奔流般磅礴大气,令人陶醉其中。
现在,让我们一同欣赏王安石的杰作《元日》,感受这位历史名人的风采。诗中流淌的情感与智慧,将引领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领略王安石的豪情壮志与卓越才华,品味他文字中的韵味与意境。
(三)诗意的初探,整体感悟
1. 让我们随心所欲地朗读课文,捕捉每一个字音的细微差别,流畅地演绎每一句诗句的韵律之美。
2. 细心检查每一个生字词的发音,确保每个字都准确无误,为朗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挑选几位同学来展现他们的朗读才华,教师在旁细心指导,助力他们更好地掌握朗读的诀窍。
4. 全班齐心协力,共同朗读,让诗歌的韵律之美在我们的心中荡漾。
5.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元日》这首诗所描绘的是哪一个充满欢乐的节日吗?(春节)那么,诗中哪些词语为我们描绘了这一节日的独特韵味?(屠苏、曈曈日等)
6. 教师精心挑选关键词汇:屠苏、曈曈日,引发我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7. 在教师的耐心引导下,我们查阅注释,深入了解“屠苏”和“曈曈日”所蕴含的寓意,让我们对诗歌的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
8. 教师温馨地总结道:诗歌的魅力在于作者巧妙地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与生动比喻融为一体。这首《元日》以其独特的手法,展现了新春佳日的热闹氛围,传递出春节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与文化底蕴。借助注释的辅助,我们能够更好地领悟诗歌的精髓,激发对知识深入探究的热情。在未来的学习之路上,愿我们善用注释这把钥匙,打开更多知识的大门,探索无尽的智慧宝藏。
五、深入研读,我们逐步领略诗文的韵味与深意。
1. 解读诗意:
(1) “爆竹声声”,引领我们进入热闹非凡的庆典画卷。这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仿佛正在向我们讲述着欢腾的故事。同学们,你们能用哪些词语来描绘这欢腾的景象呢?畅所欲言后,让我们再次沉醉于这动人的诗句中。
(2) “屠苏”是何物?借助注释,我们得以窥见诗句背后的深层含义。这不仅仅是一场喜庆的气氛,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习俗。同学们,你们从这句诗中看到了什么?又联想到了什么呢?大胆分享你们的想法,然后再次品味这诗句的韵味。
(3) “曈曈日”的理解,我们通过围绕“日”字组词,与“曈”字进行对比,展开想象。红日初升,阳光灿烂,这样的景象,仿佛将我们置身于一个温暖而明媚的早晨。同学们,你们感觉自己置身于何种情境之中呢?自由发言后,让我们一起回顾这诗句的魅力。
(4) “新桃”与“旧符”的寓意,让我们深入品味。新与旧的对比,不仅是对物品的替换,更是对过去和未来的象征。为什么要进行替换呢?这让我们感受到了王安石破旧立新的思想。随后,再次引导同学们回读这诗句,体会其中的深意。
(5) 在充分理解诗句的含义后,我们共同朗读:在爆竹声声中,旧岁已逝,在和煦的春风拂面之际,(学生接读)在初升的红日映照之下,(学生接读)千家万户正将旧的桃符换成新的桃符。一幅充满生机的迎春图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份祥和、欢乐的氛围跃然纸上。让我们共同领略这首诗所描绘的美好世界。
2. 深入理解诗意之后,学生们开始挑战背诵。老师以鼓舞人心的口吻提议:“这份欢乐祥和的气氛如此迷人,我们何不将其铭记心间呢?”学生们随即纷纷投入背诵的练习,畅游在诗歌的海洋中。
3. 老师则会通过多种方式检验学生的背诵成果。男女学生交替背诵,边拍手边以和谐的节奏朗诵,甚至会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背诵竞赛,看谁能够既迅速又准确地背诵出来。
4. 结合课文插图,学生们将努力构想这幅欢乐祥和的画面。老师好奇地询问:“你们能想到哪些词汇来形容这幅画面呢?”学生可能会回答:“春意盎然、欢天喜地、喜气洋洋。”随后,老师会邀请学生闭上眼睛,尝试在脑海中描绘出这幅美丽画面的景象。
5. 在这充满欢乐的迎春图中,老师鼓励学生们放飞想象,为这幅画注入新的生命。无论是增添什么活动、什么景色,还是融入什么情感,都可以尽情发挥。学生们将把这些创意以诗歌的形式呈现在白纸上。老师会细心观察学生的创作过程,并给出恰当的点评。完成后,学生们会互相分享自己的小诗,小组成员也会互相欣赏和评价,共同感受诗歌的魅力。
6、深化感悟
(配乐)同学们,你们的描绘仿佛让老师穿越到了一个充满欢笑与祥和的画卷之中。这正是王安石内心所追求的乌托邦,他将自己的这份美好憧憬融入了这幅生动的画作之中。你们是否好奇,老师最为动容的是哪一句呢?对,正是“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个“总”字,不仅传递出王安石破旧立新的坚定决心,更展现出他对政治理念实现的热切期待。(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诗句背后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同学们,你们的心中也定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吧?请铭记,永远坚定地向着你们的理想迈进!将你们的期望、你们的梦想刻画在自己创作的那幅新桃符之上,让它成为你们砥砺前行的源源动力。
7、教学总结
《元日》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出了新春佳节热闹、欢乐以及万物更新的动人景象,充分展示了作者对万物更新的热爱和对春节来临的喜悦心情。尽管全诗用词简洁,却将节日的喜庆氛围和人们的快乐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句都洋溢着新春的活力与生机。希望同学们通过这首诗,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欣赏我国传统节日的丰富文化内涵,传承并发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它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