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24 23:5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选择题
1.中苏于哪一年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A.1949年 B.1950年
C.1953年 D.1951年
2.“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精简管理机构”“批判个人崇拜,纠正冤假错案”“‘解冻文学’出现”等词语出现的事件是(   )
A.农奴制改革 B.戈尔巴乔夫改革
C.苏联工业化 D.赫鲁晓夫改革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
A.政治体制的变化 B.经济体制的变化
C.国家名称的变化 D.社会制度的变化
4.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的时间(   )
A.1989年 B.1991年
C.1992年 D.1997年
5.1991年12月25日,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自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表明了(   )
A.苏联解体 B.八一九事件
C.戈尔巴乔夫上台 D.苏联变为多党制
6.1949年苏联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下列对“经互会”认识有误的是(   )
A.目的是为了抵制资本主义阵营
B.苏联顺便控制了东欧各国的自主权
C.仅仅具有经济帮助的职能
D.严格按照苏联模式进行改造
7.苏联的某位领导人针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为提高粮食产量,大规模垦荒和推行“玉米运动”。这位领导人是(   )
8.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   )
A.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B.未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C.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D.未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
9.据统计,1990—1991年苏联经济年均下降近9.5%,其中在1991年下降了15%。造成这一时期苏联经济形势严重恶化的直接原因是(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10.从东欧国家的改革中,我们得到的启示不包括(   )
A.社会主义建设要从本国国情出发
B.社会主义制度不适合东欧各国
C.经济建设要符合客观规律
D.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11. 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应吸取的最主要的教训是( )
A. 防止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B. 必须搞好经济建设
C.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
D.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12. 下面是小华同学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根据卡片内容判断,此次会议是( )
A. 凡尔赛会议
B. 雅尔塔会议
C. 万隆会议
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3.警示片《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中说,苏联共产党只有20万党员时打败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政权;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保卫了政权;2 000万党员时却自己打败了自己,失去了政权。苏联共产党“自己打败自己”发生在( )
A.新经济政策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D.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
14.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改革又出现失误,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社会动荡不安……与此同时,苏联也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材料叙述了东欧剧变的( )
A.原因 B.过程 C.目的 D.影响
15.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苏联政局动荡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6. 伯纳德·戴迪的诗:“非洲,擦干你的眼泪……从狂风暴雨中走出。”非洲完成“从狂风暴雨中走出”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埃及独立 B. “非洲年”
C. 阿尔及利亚独立 D. 纳米比亚独立
17. “万隆会议”“纳赛尔”“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搜集资料时用到的关键词。由此判断,其研究的主题是( )
A.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巨变
B. 中东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
C.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D.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18. 2017年6月13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同巴拿马共和国副总统兼外长德圣马洛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拿马共和国决定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99年,巴拿马人民取得了捍卫民族主权斗争的重大胜利,主要表现在( )
A. 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B. 废除了封建大庄园制
C. 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全部主权
D. 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19. 有人把20世纪50年代苏联某领导人进行的改革喻为试图“两步跨越鸿沟”。也有人把另一位苏联领导人进行的改革比作“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这里谈到的两位领导人分别是( )
A. 斯大林、赫鲁晓夫 B.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
C. 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 D. 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
20. 据统计,1960—1976年,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共有628家西方国家投资的企业被当地人民接管。该情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 国际政治格局变更
B. 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C.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D. 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崩溃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产品的生产水平没有充分满足居民对于粮食以及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对于原料的日益增长的需要。……许多集体农庄和许多区的谷物、米粮、亚麻、甜菜、油料及其他作物的产量仍然不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要求。这些部门及其他许多重要农业部门的落后状态,妨碍了满足居民迫切需要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苏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措施的决议》(1953年9月7日)
材料二 赫鲁晓夫上台后,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资,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改革劳动报酬制度,扩大集体农庄规模,改革农业计划管理制度,放松国家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1954—1958年农业产值平均增长9.2%,1958年集体农庄的庄员平均劳动报酬比1953年增长了82%。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高唱着“忠于十月革命的理想,忠于社会主义的选择”的口号,却在1990年召开的中央全会上,提出了修改宪法中有关党的领导地位条款的建议,并表示准备实行多党制。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九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谈谈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为什么要从农业开始。
(2)根据材料二,概括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是如何尝试突破斯大林模式的。
(3)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怎样的最严重后果?依据材料三,指出其改革失败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从苏联的改革中得到哪些启示?
22. 大国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在时间长河中“驾驶航船”的技能和经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后的国际秩序】
材料一 世界政治家预言,19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舞台将日益受到正在兴起的德国、俄国和美国的影响。然而事实是,这三个国家中的第一个国家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第二个国家在革命中崩溃了。20世纪20年代和以后时期的国际事务似乎仍是以英国和法国的行动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最终形成了怎样的国际秩序?
【变化中的经济格局(1950—1980年)】
材料二 二战以后,不仅让·莫内等“新一代欧洲人”决心创造能免蹈覆辙的新的经济结构,而且还有心肠不错、乐于助人的美国,它愿意以合作的方式为欧洲的经济复兴提供财政援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欧洲经济复兴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3)分析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B段苏联农业发展较快与哪一改革有关?哪一经济模式导致了苏联的发展“矛盾重重”?
(4)有人认为,新崛起大国与现存大国必然会发生战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答案
1-5BDDBA 6-10CBADB 11-15BCDAD 16-20DCCDB
21、(1)因为当时农产品的生产水平没有充分满足居民对于粮食以及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对于原料的日益增长的需要,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2)主要有:加大农业投资;提高人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放松国家的计划管理。
(3)后果:苏联解体;
原因:抛弃马克思主义思想;背离社会主义道路;否定共产党的领导。
改革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改革要结合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要循序渐进;社会主义经济改革要把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政治上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22、(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欧洲的联合(欧共体的成立);美国的援助。
(3)赫鲁晓夫改革。斯大林模式。
(4)观点一:同意。新崛起的大国会威胁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观点二:不同意。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各国都积极营造和平安全环境发展经济;由于先进武器的出现,战争对全人类生存造成巨大危害,当今各国都不会轻易发动战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