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类文本阅读——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易错重难集训【新高考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信息类文本阅读——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易错重难集训【新高考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4 15:3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信息类文本阅读——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易错重难集训【新高考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伟大的地质学家查尔斯·莱尔的工作为第三纪①概念的确定奠定了基础。第三纪从新生代②开始一直延续到第四纪③冰河时期到来之前。还有一些学者将新生代分为两个大致相当的时期,即古近纪(距今6500万~2400万年)和新近纪(2400万年前至今)。在新生代的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环境变化发生在中始新世到早渐新世之间,并且与任何时代的界线都不吻合,这一点多多少少让人难以理解。新生代地质时期(包括古近纪的3个地质时期)的确定以及后来对地层的进一步划分使人们对地球的这一历史阶段所发生的环境变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②发生在白垩纪与古近纪之交的恐龙大灭绝事件彻底改变了陆生脊椎动物群落的组成,此前被恐龙占据的生态位一下子向其他动物敞开了大门。哺乳动物取代了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恐龙的地位。不仅如此,进入古近纪以来,哺乳动物还开创了地球上前所未有的生态位。这些特化的类群包括食蚁动物、食草动物和啮齿动物等,它们都是由陆生哺乳动物分化而来的。很多这些看上去样子奇特的动物的出现正是为了填补由灭绝动物空出的生态位。然而,在重新填补过程的早期阶段,演化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具有各种身体结构和适应性的动物类型。
③混乱的哺乳动物演化不仅发生在陆地上,还发生在海洋里——鲸正是在古近纪出现的。鲸是由古近纪早期踝节类动物中一种叫作“中兽”的肉食性哺乳动物演化而来的。最早的鲸化石发现于巴基斯坦和埃及的早、中始新世地层。不仅如此,古近纪的海洋还见证了脊椎动物演化的其他重大事件,包括现代鲨鱼的繁盛。虽然鲨鱼的软骨很容易被分解,但是它们的坚硬牙齿可以形成精美的化石。因此,爱好者和专业人士一直热衷于收集古近纪的鲨鱼牙齿化石。
④17世纪中叶,丹麦医生尼古拉斯·斯丹诺在解剖鲨鱼头部时,注意到几个世纪以来在马耳他岛上发现的“舌石”与鲨鱼的牙齿非常相似。在1667年出版的《鲨鱼头部解剖》一书中,斯丹诺提出“舌石”其实就是葬送在《圣经》故事所述的洪水中的远古鲨鱼的牙齿,他的理论流露出现生生物死亡后其结构可以保存为无生命的化石的观点。斯丹诺这位医生应该说是世界上第一位古脊椎动物学家。而如今,我们对当年给予斯丹诺灵感的古近系岩层的重要性又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⑤古近纪剧烈的气候变化一直没有停歇,尽管有所波动,但从古近纪开始,全球气候进入了长期凉爽的阶段。在古新世,全球气候开始变冷之后,从古新世到始新世过渡的时期全球气候又曾出现过短暂的回暖。这次回暖与印度洋板块和亚洲板块从晚古新世到早始新世(距今5600万~5100万年)的碰撞息息相关,这段回暖期也成为最近5.5亿年来地球上最温暖的时期之一。紧接着,全球气候又从晚始新世的温室效应迅速过渡到了早渐新世的冰室效应。
⑥白垩纪印度洋板块的向北漂移引发了大规模的火山活动,直到印度洋板块与巨大的亚洲板块碰撞,这些火山活动才逐渐平息。由于大陆边缘抬升使深海沉积物中的有机物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一事件进而导致了中始新世全球气温的升高。所谓的二氧化碳来自海洋中浮游生物、鱼类以及微生物的遗骸。这一事件削弱了部分海洋的碳汇效应,同时大气中增加的二氧化碳又加剧了温室效应。根据现代地质学理论,发生在古新世到始新世过渡时期的全球变暖是由多种因素而不是单一因素触发的。除了印度洋板块和亚洲板块的碰撞,还包括由格陵兰与北美和欧洲大陆分离引起的北大西洋的火山活动以及海洋中有机物生产率的提高等其他因素;而由火山活动引起的高纬度地区的海水升温进一步削弱了大气环流。
⑦从古新世到整个始新世,全球气候都比较温和,各地区差别不大。因此,北美洲西北部、德国南部、伦敦甚至整个英格兰的气候都与今天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相似。在这些地区发现的植物化石包括木兰、柑橘、月桂、鳄梨、黄椲、樟树、腰果树、阿月浑子树、杧果以及其他热带藤蔓植物。这里的气温也常年稳定在20~25摄氏度,全年的气温波动不超过10摄氏度。三角洲地带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以及缠绕着藤蔓植物的树木,河水在广阔的冲积平原上蜿蜒流淌,这一切都与今天亚马孙平原的三角洲没什么区别。这一时期的水椰和苏铁植物化石更是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葱翠。
⑧尽管草本植物在古生代末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直到渐新世末期它们才从沼泽和林地等最初的生境中扩散开来并走向繁盛。这一过程与植物抵抗植食性动物取食的能力密不可分。换句话说,植物需要演化出快速且可靠的繁殖方式。只有当植物演化出风媒传粉的能力而不再仅仅依靠昆虫传粉时,它们才开始了快速扩散并形成辽阔的草原。
(摘编自理查德·穆迪等《地球生命的历程》,王烁、王璐译)
【注】①第三纪:是新生代的最老的一个纪,包括古近纪和新近纪。②新生代: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包括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古近纪又包括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③第四纪:是新生代最新的一个纪,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质学家查尔斯·莱尔提出了“第三纪”的概念,第三纪是新生代中最老的一个纪,与第四纪一同包含在新生代之中。
B.一些学者将新生代分为古近纪和新近纪,这与“第三纪”的提出并不冲突。不管哪一时期,都是地球漫长生命演化过程中一个小的阶段。
C.随着恐龙的大灭绝,地球上演化出具有各种身体结构和适应性的动物类型,比如食蚁动物、食草动物和啮齿动物等。
D.在新生代中的古近纪这一时期,发生了哺乳动物取代恐龙、气候由变冷到变暖再到变冷、草本植物快速扩散等事件。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哺乳动物在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恐龙灭绝后,取代了它们的地位,填补了生态位。
B.从发现的最早的鲸化石看,哺乳动物鲸至少在古近纪的第二阶段就生活在海洋中。
C.白垩纪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引发的大规模火山活动,是导致恐龙灭绝的直接原因。
D.从古新世到整个始新世,全球气候都比较温和,一些地区的气温常年稳定在20~25℃。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新生代最具深远意义的环境变化发生在中始新世到早渐新世之间,第①段只是将其当代问题提出,下文并未论及。
B.文中提到丹麦医生尼古拉斯·斯丹诺关于“舌石”化石的研究成果,意在突出他是世界上第1位古脊椎动物学家。
C.中始新世全球气温升高与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引发火山活动、深海沉积物中的有机物释放大量二氧化碳等密切相关。
D.第⑦段举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发现大量植物化石的例子,充分说明了“从古新世到整个始新世,全球气候都比较温和”的观点。
4.下列有关此篇文章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中多处使用了括号,这些括号都起到了解释或补充说明的作用,可以帮助读者更具体地了解与新生代有关的信息。
B.“多多少少”“进一步”等副词以及“不仅……还”“尽管……但”等关联词语的使用,增强了文章语言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C.作为一篇带有学术性质的科普文章,作者在说明地球发展演化中的某些特点时,与今天地球相关情况作比较,易于读者理解。
D.文章在说明地球生命的发展历程这一中心话题时,注重文章的层次结构,总体上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行文脉络清晰。
5.达尔文在《自然选择的证明》中说:“如果动植物确有变异,不管这一变异是多么微小和缓慢,只要其变异或个体差异在某一方面有益于自身发展,它们为什么不会通过自然选择将其保存和积聚起来,即所谓最适者生存呢?”请结合达尔文的这句话,谈谈你对文章第⑧段内容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1921年10月,瑞典人安特生与中央地质调查研究所袁复礼等人,在仰韶村开始正式发掘。根据出土文物,安特生判断此地为中国远古文化遗存,并依照国际考古学惯例命名为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的发掘,是我国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科学考古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建立,填补了中国远古文化发展史尤其是石器时代的空白。安特生虽然在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上有开山之功,推翻了西方考古界关于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论断”,但他毕竟不是考古学科班出身,在发掘过程中没能采用考古类型学、地层学的分析方法,他错误地判断仰韶村只有仰韶文化一种类型。另外,受制于当时欧洲中心主义思潮盛行的时代背景,他在判断仰韶文化起源上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仰韶文化以彩陶为重要特色,在对仰韶村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前,安特生在查找彩陶考古资料时,注意到美国考古学者庞贝利1904年在中亚发掘安诺遗址的报告。安特生发现,安诺遗址出土的彩陶与自己在仰韶村发现的彩陶的花纹样式十分相像,于是有了仰韶文化从中亚传播而来的假说,但他又一时无法打通仰韶遗址与安诺遗址在文化传播上的地理链条关系。
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说,从1923年起,安特生开始赴甘肃、青海等地进行考察。他发现,甘肃、青海地区出土的彩陶,比仰韶出土彩陶工艺技术更为先进,却很少见到代表中原文化的陶鬲、陶鼎等器物,且当时中国并没有比仰韶彩陶更早的彩陶出土,而欧洲、中亚多有史前彩陶发掘。
安特生由此推断出一条文化传播路线;以彩陶制作为代表的早期人类文明,是先从西亚、中亚传播到新疆、青海、甘肃地区,再逐渐传播到仰韶等中原地区,与中原既有的陶、鼎制作技术相结合,最终发展出既有陶鬲、陶鼎又有彩陶的仰韶文化。安特生据此完成了“仰韶文化西来说”的理论推断和“实物验证”;随后公开发表了他的观点,在世界上产生极大反响。
由于仰韶遗址是当时中国发现的最早文化遗存,“仰韶文化西来说”的观点进一步引申就会得出“中国文化西来”的结论。于是,论证仰韶文化为中国本土原创,弄清其发展流变过程,成为考古学者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深入推进的一个重要的内在驱动。
1931年,梁思永主持挖掘河南安阳后冈遗址,不再使用安特生依照探测深度区分地层的地质学方法,而是采用以土色区分地层的考古学方法,发现后冈遗址包含殷商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距今4500—4000年前)三个文化层,互相之间有着清晰的地层叠压和先后承继关系。1937年,中国自己培养的现代考古专家尹达经过分类研究,发现仰韶村遗址实际上包含仰韶和龙山两种文化类型。更重要的发现在1944--1945年,中国现代考古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夏鼐,在发掘当年安特生发现的甘肃齐家坪遗址时,发现了以齐家坪遗址为代表的齐家文化(距今4000—3900年左右)晚于仰韶文化的地层学证据。
1954—1957年,夏鼐的学生石兴邦主持对陕西省西安市浐河东岸的半坡遗址进行发掘,区分出属于仰韶文化早期类型的半坡文化(距今6800—6300年左右),提示仰韶文化的源头可能在陕西渭河流域一带。
1958年: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农民在深翻土地时发现石陶器物,经鉴定为史前文物。考古学者随即于1960、1961年跟进发掘,在李家村发现大量远古石器、彩陶。后经过碳—14检测,李家村文化年代早于仰韶文化,考古学者终于在中国大地找到了比仰韶文化更早的文化遗存。
(摘编自《中国考古学者百年追寻:仰韶文化从哪来》)
材料二:
截至目前,仰韶村遗址先后经历了四次考古发掘。在第四次发掘中,多个仰韶村遗址的“首次发现”展现了几千年前仰韶人全新的生产生活样貌。
与此前三次针对仰韶村遗址历史年代考古不同,第四次考古发掘主要是围绕聚落内容,而这正是仰韶文化晚期的遗址代表。如何进一步发掘仰韶文化,一开始,考古学者们便进行了大范围的考古勘探,对于遗址的具体布局、功能分区等均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详细的考古计划。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考古信息,此次发掘更是充分运用考古勘探发掘系统,实现考古发掘记录资料的数字化,通过数据采集、绘图照相、三维建模、扫描记录等做法,定期更新考古日志,以方便实现数据的永久保存和研究分析。多学科方面,则联合启动了动植物学科、环境学科、DNA、残留物分析等超过二十项学科。
(摘编自《广州日报》)
材料三:
时隔40年,仰韶村遗址启动第四次考古发掘。
——发现青灰色“混凝土”房屋、红褐色涂朱草茎泥墙壁等房屋建筑遗存,是目前国内所见年代最早的混凝土房屋建筑材料之一。
——发现大型人工壕沟,反映出仰韶村遗址防御设施完备、聚落发展繁盛。
——发现“丝绸”,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墓葬人骨土样中,检测出丝蛋白微痕迹,说明墓葬中存在过丝绸实物。
——发现“美酒”,遗址中的小口尖底瓶——通常被认为是汲水器,人们从中检测出谷物发酵酒残留。
——首次发现象牙形器、玉环、玉璜、玉钺、玛瑙、彩绘陶器、炭化果核等一大批文化遗物。
第四次发掘实现了数字信息化、多学科、多技术相结合,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发掘考古工作的进步和高水平发展。
(摘编自《大河网》)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中国的史前文化代表之一,仰韶文化为中国本土原创,其源头并不是西方。
B.中亚安诺遗址出土的彩陶与仰韶村发现的彩陶花纹样式接近,这启发了安特生。
C.安特生推断彩陶制作技术从西亚、中亚传播到甘肃等地,再逐渐传播到仰韶等地。
D.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成果显著,主要因为考古学者们扩大了考古勘探范围。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欧洲中心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安特生采用了地质学的方法在仰韶村进行考古发掘。
B.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推翻了西方考古界认为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论断”,意义重大。
C.仰韶文化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主要围绕聚落内容展开,这与前三次考古发掘目的不同。
D.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环、玉璜等玉器,表明当时社会已经具备一定的玉器制作技术。
8.下列关于“几千年前仰韶人全新的生产生活样貌”的推测,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仰韶村的不少村民围坐一起,他们一边饮酒,一边计划用混凝土等材料建造房屋。
B.一天清晨,仰韶村的一名女子身着丝绸制成的衣服,在村口大型人工壕沟边上散步。
C.仰韶村的几个村民烧制出专门用于汲水的小口尖底瓶,并在瓶身上面绘出花纹样式。
D.仰韶村中一个小伙子从被打死的大象身上取下象牙,计划打磨成手镯送给心上人。
9.梁思永、尹达和夏鼐的考古成果能够推翻安特生对仰韶文化的哪些判断?请简要说明。
10.假如你是仰韶村第四次考古工作队的成员,受邀参加“中国考古大会”。在大会上,你将代表考古队为观众介绍本次考古发掘工作的成功经验,请结合材料内容写出发言要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在《论语集注》的开篇,朱熹辑录了程颐关于读《论语》和《孟子》方法的相关论述,作为《论语序说》和《读论语孟子法》。在这些文字中,程子谈到的读《论语》的四种境界,亦可被视为读经典的四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读了全然无事者”。读了《论语》之后无动于衷,也一无所获,如同入宝山而空手归。尽管这部经典曾经打动并影响过无数的读书人,但对于他来说毫无触动,如同根本没有读过。程子感慨道:“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在他看来,读不懂经典的首要原因在于不晓文义。程子强调,“凡看文字,须先晓其文义,然后可以求其意。未有不晓文义而见意者也”。读经典首先要搞清楚文字表面的含义,进而才能够探求文字背后的精微义理。倘若读不懂经典的字面意思,也就不可能深入理解古圣先贤的用心。
第二种境界:“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读了《论语》之后,其中有一两句话对自己有所触动,于是会心一笑,甚至窃喜不已。相对于那些“全然无事者”,能够体会到经典当中若干佳句而心生欢喜,显然已经有所触动,有所收获。尽管如此,那仍然是头脑层面对经典支离破碎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并没有发生。有弟子曾提问:“且将《论》《孟》紧要处看,如何?”程子答曰:“固是好,但终是不浃洽耳。”选读固然比不读强,但终究不够圆融贯通。对于《论语》这样的古代经典,究竟哪些是真正的要点,哪些是真正的精华,普通人通常没有辨别的能力。因此,通过选读,很难通晓整部经典的深邃义理,也难以体会古圣先贤的“作经之意”。
第三种境界:“读了后,知好之者”。随着对经典文本的不断熟悉,以及自己生命体验的不断累积,对于经典的妙处将会有更多的理解、更深的体会。一旦有了真实的触动,有了实际的受益,那么就会慢慢喜欢上这部经典,逐渐信任这部经典,甚至热爱这部经典,这就叫作“好之者”。孔子曾将读书人划分为三种类型:“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在他看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程子所说的“读了后,知好之者”,就相当于孔子所说的“好之者”。学习古代经典,要熟读玩味,切己体察,并且躬行实践,如此才能终身受益。倘若只是把它当作文字来看,那么就体会不到经典的妙处。
第四种境界:“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读了《论语》等经典之后,切实体悟到了书中所蕴含的深邃智慧,真正体察到古代智者的良苦用心,读下来感觉妙不可言,于是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这是读经典的第四种境界。事实上,读到某部经典时欣喜若狂或者涕泪悲泣,那是一个人读书生涯当中极为宝贵的时刻,是精神之旅中非常美妙的体验。“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意味着,此时此刻,有一种真正的领悟发生了。一旦一个人读书到了这种境界,那么,他的精神气质将发生巨大变化。读书,自然有得,假以时日,就可以涵养成生机活泼的气质。我们学习古代经典,不是要让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沉闷,让自己的生命变得越来越枯萎,而是要借助古代智者的教诲来滋养自己的生命,让这棵生命之树更加生意盎然。所以,阅读经典,不仅是要理解经典的文字含义,更为重要的是,要透过自己的生命体验,将经典中的智慧活出来。
事实上,要真正理解古圣先贤流传下来的经典,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这意味着,不仅要从文字上来阅读这些经典,研究这些经典,更为重要的是,要将经典中的智慧落实于自己的人生当中。在儒家看来,人人皆可为尧舜。因此,读书就是为了“求其放心”,希圣希贤。从根本上来说,读经典就是读自己,借助古代经典,开启自己的内在智慧,透过圣贤教诲,发现自己的真实本性。这是程子论述读书方法的用意所在,也是我们学习古代经典的最终目的。
(摘编自谢青松《读书的四种境界——〈读论语孟子法〉解读》)
材料二:
读书无止境,在卷帙浩繁的书海中,书与书之间时常构成某种关联,它们跨越时空相互映照、呼应。寻找到这种关联,阅读的边界就会不断拓展,阅读者就会努力敞开胸怀拥抱广阔世界。阅读行为的实质之一,便是发现和建立联系。
这个过程,是一种从不止歇的积累和开辟,仿佛一股水流,从一口泉眼中汩汩涌出,向前流淌,一路上不断有新的水流次第汇入,它们分别来自许多个另外的泉眼。
每一个最初的泉眼,对于阅读者,便是开始时的某一部或某一类读物,它因人而异,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仿佛一个人降生在不同地域,牙牙学语时说的当地的土语,但随着他长大成人,就需要使用一种通用的语言和文字,因此它又总是通往必然性。
阅读中的联系,体现为因果接续的无数次循环,手头的每一本书,都是这个进程中的一个环节。它常常会是此前一本书的结果,又成为后面的一本书的原因。这样的阅读的开展,早晚会接近于一种广阔浑然的境界,就好像大地上众多的河流,在流淌中不断地交融汇集,直到有一天汇聚成为一片浩渺无垠的水面。那是《庄子·秋水》里描绘的场景:“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摘编自彭程《阅读:在拓展的背后》)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集先贤智慧之大作,诸多的读书人深受其影响,一般人想要探求其背后的精微义礼,首要前提是通晓文字表面含义。
B.达到“第三种境界”的读者,对《论语》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热爱,一旦读者心里的感触和实践行动相统一,将会受益终身。
C.程子认为自己学习古代经典的最终目的,一方面是要透过圣贤教诲发掘真正的自己,另一方面是将经典智慧落实在自己的人生中。
D.广泛的阅读往往会让读者寻找书籍之间的关联,从而阅读的边界会不断拓展,阅读者也就会努力敞开怀抱拥抱广阔世界。
1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讲了书籍和读者的关系,但侧重点不同,材料一侧重论述读书的不同境界,材料二侧重论述阅读的广度。
B.普通人由于通常没有辨别要点的能力,如果只是选读《论语》,则难以理解整部经典的深邃义理,因此最好通读《论语》。
C.材料一最后一段中“人人皆可为尧舜”这句话,是说读经典能提升自我,用以论证通过阅读经典每个人都能成才这一观点。
D.阅读中的联系体现为一种循环,手头上的每一本书就是这个进程中的一个环节,就像一口口的泉眼,后面就汇集成河流。
1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古今贤文·劝学篇》)
C.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三国志》)
D.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陈师道《绝句》)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程子所提倡的读书方式的一项是( )
A.先搞清楚文字表面的含义,进而探求其背后的精微义理。
B.读了之后无动于衷,也一无所获,如同入宝山而空手归。
C.对经典圆融贯通,更深层次地体会古圣先贤的“作经之意”。
D.切实体悟书中所蕴含的深邃智慧,体察古代智者的良苦用心。
15.材料一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效益越来越占据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大众文化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人们的娱乐活动也逐渐增多。这种大环境背景为网络语言的产生与流行提供了便利。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报纸、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介的主导地位都被自媒体动摇了,因为自媒体具有开放性和传播性等特点,所以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每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制造者,也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通过在网络上复制、转发等方式,一些网络语言便会随之传播开来。
网络语言流行的文化原因是大众文化对趣味性的追求。大众文化的核心就是尽一切办法让人们高兴。由此可见,大众文化的内涵就是娱乐大众,通过为大众营造简单直观的愉悦氛围,增强大众的愉悦感受。所以就出现了流行音乐、商业电影、通俗小说等,这些带给人们愉悦感受的产物给网络语言提供了一个庞大的、丰富的语料库,同时也为网络语言影响传统媒体、新媒体提供了一定的可能。在网络上,人们聊天、看帖子、发表自己的观点、宣扬自己的风格,比在现实生活中少了很多拘束和规范,再加之当代社会中的人,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压力都在不断增大,所以需要一个发泄的场所,网络中人们互相不知道对方是谁,所以更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心理情感。
网络语言流行的另一原因是自我表达的需求。每一个社会个体都会存在一些从众心理,当网络上都在流行某一种用法,网民的第一想法是自己要紧跟时代潮流,生怕自己落后潮流。因而这种从众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网络语言的传播速度更快,使用频率也更高。同时,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网民更加关注个性化的表达。
虽然我国网民众多,其中包含大量年龄段高的“老”网民,但是一些流行的网络用语主要还是被运用于集中在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一代网民中。也正是这群年轻的群体,接受新鲜事物、受到大众文化影响更快,他们喜欢大众文化,喜欢追求趣味性的活动,喜欢在新式的娱乐活动中获得新鲜感。同时在语言行为上更加倾向简单的表达方式,并且希望通过这种简单的表达方式提高趣味性和新鲜度,获得直观的刺激感受和冲击效果,尤其是受到时下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更愿意追求个性、追求与众不同。他们更喜欢周杰伦的歌曲而不是冼星海的,更喜欢通俗的小说作品而不是古典小说作品。这些都是他们有兴趣去创造、运用、传播网络语言的重要原因,这些新奇的网络语言更加符合他们的情感表达,是他们追求个性化的得力工具。
(摘编自张璇《当代网络语言的特点及流行的文化原因》)
材料二:
关于网络语言的争议由来已久,不少学者认为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化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虽然网络语言更加灵活多变,形式多样,但是网络语言形式不够规范,人们为了表达意思经常会使用一些不规范的词汇句子。青少年在汉语言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如果长时间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将会逐渐形成不规范的语言习惯,导致学生文字书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受到极大影响。在很多网络语言中,一些网民甚至为了张扬个性,博得更多关注,故意使用一些错别字来曲解汉语言本意。我们知道,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任何一个成语的由来都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典故,而仿照成语形式进行网络语言的创造,容易造成原有成语被严重亵渎,失去其固有的含义。学生群体如果经常使用这类词语,很可能在写作中不自觉融入这种不伦不类的网络词汇,严重影响我国汉语言成语的表达与运用。
网络语言本身是在网络环境中创造出来的适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形式,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网络语言是不符合语言逻辑和使用规范的,甚至存在严重的语法错误。青少年是重要的网络用户,在长期接触网络过程中这种错误的语法会对学生产生十分不良的影响。如果长期使用网络语言代替真正的汉语言,会影响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影响我国汉语文学的正常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家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如果网络语言大肆流行,不加以约束,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网络语言势必会影响我国汉语言文化的对外输出。我国汉语言文化有着与其他国家语言文化不同的发展历史,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迄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从最初的图案逐渐演变成现在的笔画,由最初的象形逐渐演变为象征,现代的汉语文字更加简单实用,但是依然保留了汉字传统的形、声、意。而网络语言则毫无章法可言,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甚至不少网络语言与汉语言使用规范相背离,这对我国汉语言的正确运用和文化传播具有很大的消极影响。
(摘编自张春梅《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研究》)
材料三:
在网络时代,为了发挥语言的最大价值,网民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更多的信息,而原有的表达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这一现状,言语中的词汇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窘态,仿拟符合语言经济学要求也是其优势所在。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仿拟者利用既成的语言实例或者已经固化的语言单位的框架进行模仿,对实时语境中的交际事件进行概念化的语言表征,使得有限数量的符号能满足大量新出现客观事物的命名。再者,仿拟辞格具有造词、仿语、拟句、仿篇的功能,而且本体和仿体之间共享似曾相识的认知背景,能起到经济、凝练、含蓄的表达效果。
语言是活的,是表征和构建社会的载体。网络流行语是民众凝聚广泛共识的指示器,源源不断的热点事件和社会问题被代入仿拟中,不应只将其视为一种语言现象,而是要将其置于时代大背景下,从宏观角度思考,挖掘其背后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对流行语中的仿拟修辞手法,要辩证地看待它,使其朝着更理性的方向发展,逐渐提高人们生活中的正能量。
(摘编自尹星《网络语言中“仿拟”现象管窥》)
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网民通常都有一种赶时髦、追潮流的从众心理,这种心理会加快网络语言的传播速度,促进社会发展。
B.青少年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如果能长期借鉴一些网络语言,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C.汉语言文化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现代的汉语文字在继承汉字传统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简单实用。
D.运用仿拟辞格,语言的本体是否被大众熟知并不重要,只要仿体足够新颖,同样能得到大众的认同。
1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对比了周杰伦和冼星海的歌曲,是为了呈现两种不同风格的曲风,意在指明当下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
B.材料二运用了假设论证,主要针对网络语言使用乱象。如果不对其加以约束,势必会影响汉语言文化的对外输出。
C.材料三指出言语中的词汇“供不应求”的现象,是为了说明信息时代网民需要用大量的新词来满足自己的网络表达。
D.三则材料虽然都与网络语言有关,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如何正确对待和运用网络语言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
18.下列选项,网络词语的仿拟修辞手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巨婴”,本义指体型巨大的婴儿,而现在被用来形容心理年龄不够成熟,仍停留在婴儿阶段的成年人,缺乏独立性。
B.“喜大普奔”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略语,表示一件快乐的事情要分享出去共同庆祝。
C.“菜鸟”,常被用来形容差劲的新手,在网络游戏中经常有玩家戏称自己为菜鸟,即指的是刚玩不久,技能还不够成熟。
D.“吃土”,指穷到没钱吃饭只能吃土,后来引申为网络购物超出预算。网友常在过度购物时自嘲花销太大下个月“吃土”。
19.“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林黛玉发疯文学”在网络走红,引起网友广泛讨论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林黛玉发疯文学”受年轻人追捧的原因。
20.在网络时代,网络语言注定会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语言的价值,消除其消极影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地质学家查尔斯 莱尔提出了‘第三纪’的概念”说法错误,原文第①段只是说“查尔斯 莱尔的工作为第三纪概念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故选A。
2.答案:C
解析:C.于文无据。
故选C。
3.答案:C
解析:A.“下文并未论及”说法错误,下文第⑤、⑥段论述的温室效应和冰室效应就是对该处的论述。B.“意在突出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古脊椎动物学家”说法错误,原文第④段中“斯丹诺这位医生应该说是世界上第一位古脊椎动物学家”这句话只是一个评价,并非文章提到他“舌石”化石研究成果的用意所在。D.“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发现大量植物化石”说法错误,应是“北美洲西北部、德国南部、伦敦甚至整个英格兰”发现的植物化石。
故选C。
4.答案:D
解析:D.“总体上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错误,文章开头提出有关地质年代划分的问题后,后文大体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并非“总分总”的结构。
故选D。
5.答案:①渐新世末期,草本植物演化出风媒传粉的能力,用以抵抗植食性动物的取食,这一变异有益于草本植物自身发展,因而它们快速扩散,形成辽阔的草原、②这一时期草本植物走向繁荣,是它们通过自然选择保存和积聚有益于自身发展的能力的结果。
解析:①结合“尽管草本植物在古生代末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直到渐新世末期它们才从沼泽和林地等最初的生境中扩散开来并走向繁盛。这一过程与植物抵抗植食性动物取食的能力密不可分。换句话说,植物需要演化出快速且可靠的繁殖方式。只有当植物演化出风媒传粉的能力而不再仅仅依靠昆虫传粉时,它们才开始了快速扩散并形成辽阔的草原”可知,渐新世末期,草本植物演化出风媒传粉的能力,用以抵抗植食性动物的取食,这一变异有益于草本植物自身发展,因而它们快速扩散,形成辽阔的草原。②结合“如果动植物确有变异,不管这一变异是多么微小和缓慢,只要其变异或个体差异在某一方面有益于自身发展,它们为什么不会通过自然选择将其保存和积聚起来,即所谓最适者生存呢?”可知,这一时期草本植物走向繁荣,是它们通过自然选择保存和积聚有益于自身发展的能力的结果。
6.答案:D
解析:“主要因为考古学者们扩大了考古勘探范围”错误,缺少文本依据。
7.答案:A
解析:因果关系有误、安特生“采用了地质学方法在仰韶村进行考古发掘”不是受欧洲中心主义思潮的影响,而是因为他不是专业的考古学家。
8.答案:C
解析:“专门用于汲水的小口尖底瓶”错,由原文“小口尖底瓶——通常被认为是汲水器,人们从中检测出谷物发酵酒残留”可知,小口尖底瓶并不是专门用于汲水的。
9.答案:①安特生认为“仰韶村只有仰韶文化一种类型”,尹达的研究表明“仰韶村遗址实际上包含仰韶和龙山两种文化类型”;②安特生认为“仰韶文化是从中西亚传播而来”,梁思永的考古发现“殷商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三个文化层,互相之间有着清晰的地层叠压和先后承继关系”;③安特生认为“甘肃青海史前文化早于中原仰韶文化、是仰韶文化从中亚西来的中转站”,夏鼐“发掘当年安特生发现的甘肃齐家坪遗址时”,发现齐家文化晚于仰韶文化,齐家文化不可能是仰韶文化从中亚西来的中转站。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本思想观点.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从原文来看,安特生对仰韶文化的不当判断主要有“仰韶村只有仰韶文化一种类型”以及“仰韶文化西来说”。尹达的研究表明“仰韶村遗址实际上包含仰韶和龙山两种文化类型”,推翻了安特生的判断;梁思永的考古发现表明“殷商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三个文化层,互相之间有着清晰的地层叠压和先后承继关系”,说明“仰韶文化不足从中西亚传播而来”;安特生认为“新疆、青海、甘肃地区是仰韶文化从中亚西来的中转站”,夏鼐的发现表明当年安特生发现的甘肃齐家坪遗址的齐家文化晚于仰韶文化,不可能是“中转站”。
10.答案:①制定详细而具体的考古计划;②多渠道利用先进的考古技术,提高考古的技术含量;③学科互动联合,提升考古的学术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作答本题时,首先,要审清题意;然后,结合题目要求,筛选相关信息。相关信息主要集中在材料二;在此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加以简要说明,形成答案。
11.答案:C
解析:“自己学习……另一方面是将经典智慧落实在自己的人生中”说法错误,结合原文“从根本上来说,读经典就是读自己,借助古代经典,开启自己的内在智慧,透过圣贤教诲,发现自己的真实本性。这是程子论述读书方法的用意所在,也是我们学习古代经典的最终目的”可知,这是文章作者的看法,也并未提到将经典智慧应用于人生。
12.答案:C
解析:“用以论证通过阅读经典每个人都能成才这一观点”说法错误,原文意思是,人人通过读经典都可以提升自己,逐渐成为更真实的自己,该句并非论证人人成才的观点。
13.答案:A
解析:A项意思是千年古书皆阅览,时时读见古代正直贤士的精神,强调了要多读书,与材料二的中心论点拓宽读书的边界、建立起阅读之间的联系相吻合。B项强调的是在读书时应勤奋且刻苦;C项强调持之以恒地读书就能理解;D项说的是读到好书,可惜没多久就读完了,与知心朋友交谈,可惜朋友不能常来。B、C、D三项都不适合作为论据,故选A项。
14.答案:B
解析:B项是程子所说的读书的第一种境界,但并非程子所提倡的读书方式。
15.答案:①开门见山,提出论题。首段直接抛出论点“程子谈到的读《论语》的四种境界,亦可被视为读经典的四种境界”,直截了当,突出重点。②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开篇提出论点,通过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论述了四种读经典的境界,最后阐述了读经典的最终目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③采用多种论证方法,如引用论证,引用程子说的话论证第一种境界的人是无法理解文义的;如道理论证,作者用“人人皆可为尧舜”,突出了读经典对人的提升作用。
解析:①结合“在《论语集注》的开篇,朱熹辑录了程颐关于读《论语》和《孟子》方法的相关论述,作为《论语序说》和《读论语孟子法》。在这些文字中,程子谈到的读《论语》的四种境界,亦可被视为读经典的四种境界”可知,开门见山,提出论题。首段直接抛出论点“程子谈到的读《论语》的四种境界,亦可被视为读经典的四种境界”,直截了当,突出重点。②结合“第一种境界……”“第二种境界……”“第三种境界……”“第四种境界……”可知,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开篇提出论点,通过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论述了四种读经典的境界,最后阐述了读经典的最终目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③结合“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等可知,采用多种论证方法,如引用论证,引用程子说的话论证第一种境界的人是无法理解文义的;如道理论证,作者用“人人皆可为尧舜”,突出了读经典对人的提升作用。
1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这种心理会……促进社会发展”错误,于文无据。B项,“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错误,原文是“青少年在汉语言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如果长时间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导致学生文字书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受到极大影响”。D项,“语言的本体是否被大众熟知并不重要”错误,原文是“仿拟者利用既成的语言实例或者已经固化的语言单位的框架进行模仿”“本体和仿体之间共享似曾相识的认知背景,能起到经济、凝练、含蓄的表达效果”,所以语言的本体被大众熟知这一点很重要。
1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材料一举例说年轻人更喜欢周杰伦的歌曲而不是冼星海的歌曲,是为了阐释之所以年轻人喜欢网络语言,是因为他们更注重追求个性化和与众不同的表达。
1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巨婴”“菜鸟”“吃土”都是在本义的基础上进行引申、创造的,而“喜大普奔”是几个词语的缩略语,仿拟修辞手法与其他项不同。
19.答案:①“林黛玉发疯文学”语言凝练含蓄,表达趣味十足,与众不同,更符合年轻人个性化的表达需求。②年轻人可以借助“林黛玉发疯文学”在网络上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心理情感,从而缓解学习和工作上的压力。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阅读材料一,找到材料中有关网络语言的信息,理解其观点,用材料中的观点分析题干中的现象,分点概括即可。
20.答案:①利用网络语言传播速度快、使用频率高的特点,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引导网民在网络上合理、规范地表达情感、追求个性。②规范网络语言,加强网络语言使用的正确引导,及时纠正不符合规范的网络用语,提高网络语言的创作水平。③要将网络语言置于时代大背景下,从宏观角度思考,挖掘其背后的价值和意义,辩证地看待它,使它朝着更理性的方向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二谈及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材料三谈及网络语言中“仿拟”现象的积极意义。如何引导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就是要消除其消极影响,找到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