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电路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制作的电路检测器,可以检测任何电路
B.我们制作的电路检测器,不能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C.为节省时间,每个电器元件只需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一次
2.模拟给房间安装电路,可以不用做的事情是( )。
A.选择安装灯泡和开关的合适位置
B.为每盏电灯安装不同样式的开关
C.安装后检查开关是否可以正常控制电灯
3.开关要用( )来制作。
A.导体 B.绝缘体 C.导体和绝缘体
4.电路中灯泡不亮了,其中不可能的原因是( )。
A.灯泡坏了 B.开关坏了 C.电池的正负极接反了
5.为了发现电路的更多秘密,我们使用( )把电池和灯泡固定下来,再进行观察。
A.电池盒、开关 B.电池盒、灯座 C.灯座、开关
6.在使用下列电器时没有触电危险的是( )。
A.剃须刀 B.电熨斗 C.电热水器
7.下列电器中,一般使用电池的是( )。
A.微波炉 B.日光灯 C.手电筒
8.将下列物体连接在电路检测器上,小灯泡会发光的是( )。
A.塑料吸管 B.橡皮筋 C.金属钥匙
9.下列电路原件能用来制作电路检测器的是( )。
A.电源、导线、小灯泡 B.电源、导线、开关 C.导线、开关、小灯泡
10.一个正常连接的电路中小灯泡发亮,但是发出的光比较微弱,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 )。
A.导线接触不良 B.灯座坏了 C.电池不怎么有电
11.发现有人触电,周围又没有电闸,你应该( )。
A.用手把人拉开 B.用铁棒把电线挑开 C.用干木棒把电线挑开
12.干电池在电路中的作用是( )。
A.提供电能 B.连接电路 C.发光
二、填空题
13. 是控制电路断开的元件。
14.在电路中,电流经电源的 流出,通过导线、用电器和开关流回电源的 。
15. 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16.电路中的小灯泡能发光是因为有 通过灯泡。
17.1879年 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
18.有的物质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作 ;有的物质不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作 。
19.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小灯泡不发光,说明灯丝中没有 通过。
20.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 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 极。当电池的这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 。 时,电池中的电会很快消耗完,并且电池还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甚至可能爆炸。
三、判断题
21.我们的制作电路检测器,可以检测任何有故障的电路。( )
22.电磁炉、无线鼠标都属于用电器。( )
23.家中插座里的电千万不要直接用手去触摸。( )
24.我们可以利用铁块、回形针和金属图钉制作一个小开关。( )
25.串联电路中若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余的用电器也能正常工作,没有影响。( )
26.断路时电池会发热。( )
27.空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导电。( )
28.人体安全电压是6V。但是低于6伏的电压也可能造成触电。( )
29.人体是导体,所以不能接触任何电,否则会触电。( )
30.1879年,爱迪生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从此不同用途的电器就陆续出现了。( )
四、连线题
31.精彩知识连一连。
乱拉乱接电线
安全用电行为 用湿抹布擦电器
不安全用电行为 用手移动带电物品
及时更换破损电线
五、简答题
32.为什么要用两种材料制造导线?
33.你认为小灯泡是如何亮起来的?请你画出简单电路图。
34.书房里的阅读灯和照明灯是怎样连接的?你是如何判断的?
35.甲、乙两幅图中,他们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检测物品的导电性时,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电器的电路,错误;B.我们制作的电路检测器,不能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正确;C.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一个物体的导电性,一般要检测3次。因为一次试验具有偶然性,所以要多做几次试验,即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减小误差,错误;所以B符合题意。
2.B
【详解】选项A选择安装灯泡和开关的合适位置,正确;
选项B为每盏电灯安装不同样式的开关,错误;开关能接通或断开电路,控制用电器工作,我们只需要安装开关即可,不需要考虑样式;
选项C安装后检查开关是否可以正常控制电灯,正确。
3.C
【详解】开关是由导体和绝缘体组成的,绝缘体部分方便安全使用,导体部分来接通电路。根据对开关组成的认识,开关是由导体和绝缘体两部分组成的,闸刀用来接通电路,用导体材料制作;底座为了方便安全使用,用绝缘体材料制作。
4.B
【详解】一个完整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造成电路中的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可能有:开关接触不良导致电路不通;电源电压不足;导线断路;灯泡灯丝断开;导线接触不良等。造成电路中的小灯泡不亮的原因较多,灯泡坏了、电池的正负极接反了,小灯泡不亮;不可能是开关坏了。
5.B
【详解】电池盒是专门用于存放电池的盒子,电池盒可装入电池,把电池固定在电池盒。小灯座的塑料板上面有一个螺口和两个接线柱,螺口的两部分分别与小灯泡的锡粒端和螺纹相连。小灯座可安装小灯泡,小灯座的作用是固定小灯泡,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发光。为了发现电路的更多秘密,我们使用电池盒、灯座把电池和灯泡固定下来,再进行观察,所以B符合题意。
6.A
【详解】电流是电源提供的,电源分为交流电和直流电。交流电是一种存在周期性变化的电流运动方式,电熨斗、电热水器等电器用的电是发电厂提供的交流电,使用起来是有危险的;直流电是不存在变化的,始终都是保持相同的频率去运作,剃须刀等用的电是电池提供的直流电,没有触电危险。
7.C
【详解】我们将能产生电的装置称为电源,有了电源,才能让用电器工作。像日光灯、微波炉等是由发电厂供电;像手电筒、手机、遥控等则是由电池供电。
8.C
【详解】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铜、铝、铁等金属材料;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胶木、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纯净的水、空气等。连入电路检测器上,小灯泡不会发光的是绝缘体,给出的选项中只有金属钥匙属于导体,能够点亮灯泡。塑料吸管、橡皮筋属于绝缘体,不能导电。
9.A
【详解】电路检测器是一个简单电路,由电池、小灯泡和若干导线组合而成。制作电路检测器材料中,不需要使用开关。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导电性和电路的通断,所以A符合题意。
10.C
【详解】一个正常连接的电路中小灯泡发亮,但是发出的光比较微弱,这可能是流入灯泡的电流小,电池的电量不足造成的。如果导线接触不良、灯座坏了时,将无法形成电流通路,也就不会点亮小灯泡了。
11.C
【详解】发现有人触电后,采取的措施不能让自己直接或间接再接触火线,以防止自己再触电,要迅速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不能用手拉开电线和触电的人,否则自己也会触电,C做法正确。
12.A
【详解】一个完整的电路一般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四部分组成。电灯泡是利用电流发光的电器;导线是连接各电器元件的电流通道;电池为电路中提供电能;开关是用来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
13.开关
【详解】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是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开关是控制电路通断的元件。
14. 正极 负极
【详解】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15.开关
【详解】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开关断开,电流无法形成闭合回路,也就形成不电路;开关闭合,电流就形成了闭合回路,从而形成电路。
16.电流
【详解】灯泡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电流经过灯丝,灯丝才会发光,因此,电路中的小灯泡能发光是因为有电流通过灯泡,而不是因为有了导线或电池。即使有了导线、电池,灯丝中没有电流流经,灯泡也不会发光。
17.爱迪生
【详解】爱迪生是美国的伟大发明家,他发明的电灯给全世界带来了光明。爱迪生被称为“发明大王”,他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就是电灯。1879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
18. 导体 绝缘体
【详解】有的物质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作导体,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金属、水、人体、大地都是导体。有的物质不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作绝缘体。像导线外面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纸、陶瓷、橡胶、塑料、纤维(布、毛线、毛皮)、木头等都是绝缘体。
19.电流
【详解】小灯泡发光共同特点:电流从正极流出,返回负极,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且电流流过灯丝。
【点睛】本题考查小灯泡点亮,要求学生掌握小灯泡发光共同特点。
20. 正 负 短路 短路
【详解】所有的电器工作都需要电,电与生活紧密相连。我们将能产生电的装置称为电源,生活中使用的电都是由电源提供的。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当导线直接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而没有经过小灯泡时,就会造成短路。短路时,电池中的电会很快消耗完,并且电池还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甚至可能爆炸。所以在实验中,要避免出现短路。
21.×
【详解】我们制作的电路检测器是不能用来检测家用电器的电路的,因为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远远大于电路检测器的范围,容易引发触电危险。
22.√
【详解】在电路中消耗电能的装置叫用电器(也叫负载),是用电能进行工作的装置。如电灯,电视或电阻等其他用电器。电磁炉、无线鼠标都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属于用电器。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3.√
【详解】我们生活中的电可以分成直流电和交流电两大类。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家中插座里的电是从发电厂发出的,千万不要直接用手去触摸。题目说法正确。
24.√
【详解】开关是一种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用导体和绝缘体两种材料做成。根据对开关的认识,利用木块、回形针和金属图钉来做个小开关,木块是绝缘体、回形针、金属图钉是导体,符合开关制作的要求。
25.×
【详解】电路有两种连接方法,一是串联电路,二是并联电路。根据对电路连接的认识,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用电器之间工作的时候是相互影响的;而在并联电路中有多条路径,用电器之间工作的时候是互不影响的。
26.×
【详解】使用电池的时候,不允许用导线把电池两极连接起来,这样连接会形成短路。短路时,电线和电池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坏掉,甚至可能爆炸。
27.×
【详解】物体导电性没有具体的界限,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空气在正常情况下,属于良好的绝缘体,是不能导电的,但是当它在很高的电压下时会被电离成正负离子而变成导体。
28.×
【详解】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人体安全电压是36V,低于36V的电压是不会造成触电的。
29.×
【详解】人体虽是导体,但有电流通过人体,且电流非常小时,电流不会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就不会发生触电事故,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题干表述错误。
30.√
【详解】爱迪生被称为“发明大王”,他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就是电灯。1879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各种不同用途的电器就陆续出现了。题目说法正确。
31.
【详解】安全用电的方法:1.不用湿手触摸开关,不用湿布擦拭正在使用的用电器;2.三孔插座应接地,带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用三脚插头;3.不要在电线上晾衣物,不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4.不能乱拉乱接电线;5.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6.保护插座的塑料。7.及时更换破损电线。
32.因为导线中的铜芯是导体,容易导电,人一旦直接接触就容易触电,而导线外的塑料外皮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可以很好地防止漏电,以防触电。
【详解】一般情况下,物体按照容不容易导电,分为导体和绝缘体。像钢尺、铁钉这些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像木头、塑料、橡皮这些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线中的铜芯是导体,容易导电,人一旦直接接触就容易触电,而导线外的塑料外皮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可以很好地防止漏电,以防触电。
33.
【详解】只有电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发光。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根据对简单电路的认识,利用电池、导线、灯泡,让灯泡亮起来,可以用导线分别将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和电池两极连接,形成电流通路,小灯泡就亮起来了。
34.阅读灯和照明灯是并联的。因为我可以分别打开阅读灯和照明灯,它们之间互不影响。
【详解】并联电路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电器并列连在一起再连接到电路中。电流的路径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每个开关分别控制一个灯泡的亮灭。阅读灯和照明灯是并联的。因为我可以分别打开阅读灯和照明灯,它们之间互不影响。
35.答:甲的做法正确,因为人体是导体,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直接用手把触电者拉开,应先切断电源。乙的做法不正确(或错误),铁棒是导体,如果有人触电时用铁棒去挑电线,会造成施救者触电。
【详解】在潮湿的空气中或较强电流下,人体、自然界中的水和大地等都将成为导体。在两幅图中,甲图中的遇到有人触电,先切断电源,是正确的。人体也是导体,如果直接用手把触电者拉开,很容易也发生触电危险。乙图中的人的做法是错误的,铁棒也是导体,用铁棒去挑电线,会造成施救者触电,如果无法切断电源,应选择使用干木棍、塑料棒等绝缘体挑开再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