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第4节宇宙航行:宇宙速度及卫星追击
1.第一宇宙速度 7.9km/s 环绕速度
意义:它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备的速度
推导方法一:
推导方法二:
其他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算法同理
最大环绕速度,最小发射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 11.2km/s 脱离速度(逃逸速度)
意义:使卫星挣脱地球的引力束缚,成为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3.第三宇宙速度 16.7km/s
意义:使卫星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三种速度的联系
1.运行速度与发射速度
(1)运行速度为卫星进入运行轨道后稳定飞行的速度
若卫星做匀速圆周,满足高轨低速大周期
若卫星做椭圆运动,满足近地点速率大,远地点速率小
(2)发射速度为卫星离开地表时的速度,三个宇宙速度均指发射速度
由于卫星发射过程要克服引力做功,故发射速度要大于运行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卫星具有的机械能越大,发射越困难
2.发射速度与轨道的关系 发射后不再提供动力
v发射<7.9km/s,卫星将落回地面
v发射=7.9km/s,卫星将绕地表做匀速圆周运动
7.9km/s<v发射<11.2km/s卫星绕地球做椭圆运动
v发射=11.2km/s,卫星将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11.2km/s<v发射<16.7km/s卫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
v发射≥16.7km/s,卫星将飞到太阳系以外空间
题型二:卫星追击相遇问题
1.从相距最近(两星在中心天体的同侧且三星共线)到再次相距最近所需最短时间
2.从相距最近(两星在中心天体的同侧且三星共线)到相距最远(两星在中心天体的两侧且三星共线)所需最短时间:
1.发射地球同步卫星要经过三个阶段: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B.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大小
C.卫星在轨道3上受到的引力小于它在轨道1上受到的引力
D.卫星由2轨道变轨到3轨道在P点要加速
2.如图所示,有A、B两个行星绕同一恒星O做圆周运动,旋转方向相同,A行星的周期为T1,B行星的周期为T2,在某一时刻两行星第一次相遇(即两行星距离最近),则( )
A.经过时间t=T2+T1,两行星将第二次相遇
B.经过时间t,两行星将第二次相遇
C.经过时间t ,两行星第一次相距最远
D.经过时间t,两行星第一次相距最远
3.在地面附近发射飞行器,当速度为v时,飞行器会克服地球引力,永远离开地球,则( )
A.v=6.7km/s B.v=7.9km/s
C.7.9km/s<v<11.2km/s D.v≥11.2km/s
4.2021年2月24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后,进入近火点280千米、远火点5.9万千米、周期2个火星日的火星停泊轨道,在这条轨道上稳定运行3个月后,于5月15日成功着陆火星。为了得到火星全球的地形、地貌数据,“天问一号”在近火点不变的情况下需要不断变轨,如图所示。关于“天问一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天问一号”在近火点的运行速度大于在远火点的运行速度
B.“天问一号”在火星停泊轨道加速后着陆
C.“天问一号”环绕火星稳定运行时,轨道半长轴越大,运行周期越大
D.“天问一号”在不同轨道的近火点的加速度相同
5.如图所示,在赤道发射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Ⅰ,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则( )
A.该卫星在P点的速度大于11.2km/s
B.卫星在轨道Ⅱ上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
C.卫星在Q点需要适当加速,才能够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
D.卫星在轨道Ⅱ上经过Q点时加速度大于轨道Ⅰ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6.如图所示为发射同步卫星的原理图,卫星先发射至近地轨道1做圆周运动,在A点点火进入椭圆转移轨道2,卫星运动至椭圆轨道的远地点B点火进入同步轨道3,卫星在轨道1上的线速度大小为v1,在椭圆轨道近地点的速度大小为v2,在远地点的速度大小为v3,在轨道3上的线速度大小为v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3>v2
B.v1<v4
C.轨道1与轨道3的周期之比为
D.轨道1与轨道3的周期之比为
7.如图所示,一颗人造卫星原来在椭圆轨道1绕地球E运行,在P点变轨后进入轨道2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考虑变轨过程卫星的质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论在轨道1还是在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加速度都相同
B.不论在轨道1还是在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速度都相同
C.卫星在轨道2运动时的周期比轨道1大
D.卫星在轨道2的机械能比轨道1小
8.假设有一载人宇宙飞船在距地面高度为4200km的赤道上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半径约为6400km,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为36000km,宇宙飞船和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同向运动,每当二者相距最近时,宇宙飞船就向同步卫星发射信号,然后再由同步卫星将信号发送到地面接收站,某时刻二者相距最远,从此刻开始,在一昼夜的时间内,接收站共接收到信号的次数为( )
A.4次 B.6次 C.7次 D.8次
9.科技日报北京2017年9月6日电,英国《自然 天文学》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称,某科学家在银河系中心附近的一团分子气体云中发现了一个黑洞。科学研究表明,当天体的逃逸速度(即第二宇宙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的倍)超过光速时,该天体就是黑洞。已知某天体与地球的质量之比为k。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为v1,光速为c,则要使该天体成为黑洞,其半径应小于( )
A. B. C. D.
10.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卫星环绕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下列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的表达式中错误的是(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