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 下册 第四章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D.民族区域自治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力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其中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
①标着祖国大陆实现统一②表明“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③洗雪了百年国耻④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历史性步伐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目前已有省级民族自治区( )
A.4个 B.5个 C.6个 D.8个
4.香港、澳门回归后,它们成为我国的( )
A.经济特区 B.特别行政区
C.少数民族自治区 D.经济开发区
5.一位同学为表达期盼祖国统一的心情,绘制了下面这幅标题为《回来吧,就缺你了!》的画。正朝母亲奔跑过来的小朋友代表( )
A.香港 B.台湾
C.澳门 D.海南
6.大陆熊猫“团团”“圆圆”已在台湾适应了台湾生活,成为台湾民众的“开心果”。新时期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
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7.小明在历史知识竞赛中遇到了“哪项政策对民族平等和团结有着重大意义?”的问题,他的正确答案最应该是( )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民族区域自治 D.建立市场体制
8.“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求同存异”中的“异"的本质内涵是指( )
A.不同的国情 B.不同的社会制度
C.不同的经济水平 D.不同的生活习惯
9.按照中国古代常用的干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20世纪有两个丁丑年,其中一个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那一年,在另一个丁丑年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香港回归 B.申办奥运会成功
C.澳门回归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0.马英九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胜出。岛内媒体认为,马英九胜选连任是“九二共识”的胜利。“九二共识”是指(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D.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11.“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应用于
A.建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城市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12.1984年,邓小平说:“解决台湾、香港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他所说的“和平方式”主要是指实行
A.一国两制 B.科教兴国
C.民族区域自治 D.通邮、通航、通商
13.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我国解决“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
A.战争解决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入联公投”
14.中国政府相继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1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平等互助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团结自治 D.反对民族分裂
16.“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针对下列那一问题提出来的( )
A.香港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钓鱼岛问题
17.“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港澳回归后成为现实。提出“一国两制”的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习近平
18.下面哪个地区不适宜使用“一国两制”政策,请把它找出来( )
A.台湾 B.深圳 C.澳门 D.香港
19.展望21世纪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D.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20.打破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隔绝状态的事件是( )
A、台湾的局调整“三不”政策 B、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C、“汪辜会谈” D、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第II卷(非选择题)
21.材料一:
材料二: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余光中(台湾) 1972年作。
材料三:2010年3月27日晚,经大陆著名导演张艺谋重新诠释的意大利歌剧《图兰朵》在台湾台中市的洲际棒球场上演。目前,甘肃省有60家台资企业,包括台商投资建设的兰州正林农垦有限责任公司,这家企业主要加工瓜子,已成为甘肃省特色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
(1)分别说出材料一中两副图(A、B)是哪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2) 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 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
(3)联系材料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 谈一谈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2.【寻梦·奋斗“中国梦”】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一直在寻梦、追梦,并为实现这些美丽的梦而努力着。辛亥革命至今的一百多年里,我们欣喜地发现许多梦想走进了现实生活中。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独立梦——是中国人民在战争年代的最大梦想。请问中国人民获得独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统一梦——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我们党和政府表示有能力、有经验解决台湾问题,这里的“有能力、有经验”分别指的是什么?
(3)小康梦——21世纪初,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 。
(4)梦无止境,请你为国家的发展再设计一个好梦。
23.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请回答:
(1)歌词中的“妈港”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谁?
(2)谁在什么时候掳去了“妈港”?“妈港”又在什么时候根据什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母亲”是按什么方针接她回来的?这一方针是由谁提出来的?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4)根据这一方针,“母亲”的哪一个孩子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24.
材料一: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的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仅是新界,而是包括香港岛和九龙。
──邓小平
材料二: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七子之歌》
材料三:“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
──1997年江泽民接受法国记者采访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二回答邓小平怎样解决香港和澳门回归的问题的?香港澳门回归有什么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三回答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如何形成的?
(3)目前影响台湾回归祖国的因素有那些?你怎样看待台湾回归这一问题?
参考答案
1.D
2.A
3.B
4.B
5.B
6.B
7.C
8.B
9.A
10.A
11.D
12.A
13.B
14.B
15.B
16.B
17.B
18.B
19.A
20.A
【答案】(1)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2)“一国两制”。 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变化:由交往隔绝发展为人员、经济和文化等的广泛交流。
原因:①党和政府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②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③反对分裂,促进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言之有理即可)
22.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①“有经验”:我国已有“一国两制”的方法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
②“有能力”:通过改革开放,生产力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3)全面小康社会
(4)如:生态梦、富强梦、强国梦等
23.(1)澳门,中国。
葡萄牙,1553年,1999年12月20日,《中葡联合声明》。
“一国两制”,邓小平,解决台湾问题。
(4)香港,1997年7月1日。
24.
(1)一国两制 意义: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2)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在这一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3)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中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我们要自觉树立起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维护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坚决反对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