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09-23 10:1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练习
1.有一长方体木块,分别以图甲和乙两种方式漂浮在水面上,若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 )
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F乙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2.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才受到浮力,在空气中的物体不受浮力
B.乒乓球和玻璃球均浸在水中,则乒乓球受到浮力,玻璃球不受浮力
C.物体浸在液体中,由于受到浮力,物体的重力要变小
D.铁球浸没在水中缓慢下沉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铁球所受浮力不变
3.如图所示,一只未点燃的蜡烛的下端插入一根小铁钉,使蜡烛能直立漂浮在水面上,露出长度为L,当把蜡烛水面以上部分截掉后剩余部分
A.还会重新露出水面 B.不会重新露出水面 C.以上两种可能都有 D.无法判断是否会重新露出水面
4.把一块石蜡的底部磨平后置于烧杯底部,使它们之间密合(如图所示),用手按住石蜡将水缓缓倒入烧杯中,直到水面淹没石蜡块后放手,则(  )
A.由于石蜡块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石蜡块会上浮
B.由于石蜡块受到水的压力是向下的,所以石蜡块不会上浮
C.由于石蜡块受到的摩擦力大于浮力,所以石蜡块不会上浮
D.由于水对石蜡块没有压力,所以石蜡块不上浮
5.如图(1)所示,边长为10cm的立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木块A通过细线与圆柱形容器底部相连,容器中液面与A上表面齐平.从打开容器底部的抽液机匀速向外排液开始计时,细线中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木块密度ρ = 0.5×103kg/m3,容器底部面积为200cm2,g = 10N/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随着液体的排出,木块受到的浮力不断减小 B.容器中的液体是酒精
C.抽液机每秒钟排出液体的质量是10g D.第 30 s 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是 2cm
6.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浸没同一种液体中,两弹簧测力计减小的数值相同,两物体必定有相同的(  )A.密度 B.体积 C.质量 D.形状
7.将铁、铜、铅制成三个实心金属球,用细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拴好,分别挂在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秤下,将三个金属球没入水中,但不碰容器底,此时三只弹秤的示数相同.现将三个金属球提出水面后静止,则(  )(ρ铁<ρ铜<ρ铅)
A.挂着铁球的弹簧秤示数最小 B.挂着铜球的弹簧秤示数最小
C.挂着铅球的弹簧秤示数最小 D.三个弹簧秤示数相同
8.下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衣服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做溶剂
D.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9.某溶液将达到饱和,要使其转变成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A.倒出部分溶液 B.增加溶质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10.如图所示,在盛冷水烧 ( http: / / www.21cnjy.com )杯中放入甲、乙两支试管(试管中都有未溶解的该溶液的溶质),若使甲试管中晶体减少,乙试管中晶体增加,需向烧杯中加入的物质是( )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冰块 D.硝酸钾
1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B.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含溶质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多
C.将某溶液降温后,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D.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水的量的变化而变化
12.在①食盐、②花生油、③面粉、④蔗 ( http: / / www.21cnjy.com )糖这4种物质中,与水混合能形成乳浊液的是______(用序号填写);混合后该种物质与水能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是______.
13.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填“能”或“不能”)。
(3)将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若将a物质从a和少量b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来,宜采用的提纯方法是 。
(5)要使c物质的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14.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组成角度看:水是由___ ___组成的.
(2)从在自然界存在的角度看:自然界中的水有五种类型:即海洋、湖、河中的液态水,冰川中固态水,大气中的分子水,陆地上的分散水,地下和岩石中的结晶水等.其中量最多的是______.
(3)从资源角度看:水是生命之源.如图是用来净化河水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B.利用如图装置能把混合物变为纯净物
C.活性炭起吸附作用D.利用如图装置能对水杀菌消毒
请你向大家介绍生活中的一条节水措施:___ ___.
(4)从变化角度看:水通电分解生成最理想的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源──氢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______mL.
15.把一块橡皮泥分别捏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状不同的圆柱体、球体和长方体,先后将不同形状的橡皮泥浸没在水中,橡皮泥受到的浮力______(选填“圆柱体大”、“球体大”、“长方体大”或“一样大”).再将同一块橡皮泥做成船形,使它能漂浮在水面上,则橡皮泥受到的浮力与前面相比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或“无法判断”).
16. 欢欢利用小试管、 ( http: / / www.21cnjy.com )螺母和细线制成一个“土密度计”,用如图4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的密度。“土密度计”在酒精(ρ酒精=0.8×103kg/m3)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3cm;在水(ρ水=1.0×103kg/m3)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3.2cm;在硫酸铜溶液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3.36cm。则此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为   kg/m3。
17为了增加学生的国防知识,阳湖中学九 ( http: / / www.21cnjy.com )(2)班同学到东海舰队参观某型号潜水艇。潜水艇的艇壳是用高强度的特种钢板制造,最大下潜深度可达350m。潜水艇的总体积为1.5×103 m3,艇内两侧有水舱,潜水艇截面如图所示。通过向水舱中充水或从水舱中向外排水来改变潜水艇的自重,从而使其下沉或上浮(海水密度为1. 03× 103 kg/m3,g取10N/kg)。
(1)水舱未充海水时,潜水艇总重量为9 ( http: / / www.21cnjy.com ). 27×106N,此时,漂浮在海面上的潜水艇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少? (2)为使潜水艇完全潜入海水中, 至少应向水舱充人海水的重量是多少?
(3)潜水艇的艇壳用高强度的特种钢板制造的原因是什么?
18.某同学学习了浮力的有关知识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作了一台浮力秤,可方便地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甲所示。已知小筒底面积为0.001m2,小筒和秤盘总重为0.6N。
(1)如图甲,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小筒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如图甲,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应在小筒A处标出该浮力秤的_______ 刻度。
(3) 如图乙,在秤盘上放一物体后,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h为0.1m,则此时小筒受到的浮力是多少?该物体的质量为多少?
19. 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KNO3 和NaCl具有相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溶解度时的温度范围: ;(限表中相邻两个温度之间)(2)在60℃时,向50g水中加入60g KNO3,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质量为多少? (3)20℃时,2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加热蒸发掉60 g水后降温至20℃,试求此时从溶液中析出的氯化钠的质量。
1—5 BDABC 6—11 BCBBBC
12,②;③.13. (1)t1℃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a和c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0g (2)不能 (3)b>a>c
(4)降温结晶法(或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5)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升温
14. :(1)氢元素和氧元素; (2)液态水;(3)BD,一水多用等;(4)10或2.5;
15. 一样大; 变大.16. 1.25×103kg/m3
17. (1)潜水艇受到的浮力F浮1= ( http: / / www.21cnjy.com )G艇=9.27×106N,潜水艇排开海水的体积V排1=F浮1/(ρ海水g)=9.27×10 6 N/(l.03×103 kg/m3×10N/kg)= 900m3;
(2)潜水艇受到的浮力F浮2=ρ海水gV排2 =1.03×103 kg/m3×10N/kg×l.5×103 m3 =1.545×107N,注入海水的质量G海水=F浮2 -G艇=1.545×107 N-9.27×106 N=6.18×106N
(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18. (1)F浮=G筒=0. ( http: / / www.21cnjy.com )6N(2)0
(3)F浮= 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001m2×0.1m=1N,G物=F浮-G筒=1N-0.6N=0.4N,m物=G物/g=0.4N/10N/kg=0.04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