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第23课 太空一日
杨利伟
1.能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能深刻理解关键语句蕴含的情感
3.能够评价以作者为代表的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知背景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从位于戈壁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开始了这次预定环绕地球14圈的太空之旅。按预定计划,他于16日6时许在内蒙古中部一处草原着陆。我国成为继俄罗斯(前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将宇航员送上太空的国家。杨利伟耗时两年撰写了个人传记《天地九重》。该书是中国第一本真实记录太空航天员生活的著作。本文就是《天地九重》节选的部分。
夯基础
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弧( ) 炽热( ) 轮廓( ) 俯瞰( )
模拟( ) 遨游( ) 严谨( ) 稠密( )
屏息凝神 ( )
概lǜ( ) 烧zhuó( ) 黑zhàng区( )
五脏六fǔ( ) 千jūn重负( ) 惊心动pò( )
hú
chì
kuò
mó nǐ
áo
jǐn
chóu
率
灼
腑
钧
魄
níng
障
bǐng
kàn
识文本
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浏览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
序号 意外情况 心理活动或举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共振叠加,五脏六腑要碎了
以为要牺牲了,顽强忍受
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倒着飞很难受,容易诱发空间运动病
靠意志克服,最终得以适应
出现神秘的敲击声
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
返程时舷窗出现裂纹
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
抛伞开伞时飞船晃动很大,折磨人
让人不知道怎么回事,紧张,重视这个过程
任务一:体会关键语句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感
结合课文,说说下列语句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杨利伟熬过了艰难的26秒共振阶段,让人们松了一口气,发射现场紧张的气氛得以缓解,因此才会有人“大声喊”,才有所有人的鼓掌欢呼。以此可以看出所有人对杨利伟的担忧、对祖国航天事业的热爱。
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分辨不清的灰白,以及夜晚的红晕,是祖国的首都,是自己的战友和亲人所在的地方,是自己登上太空后非常挂念的地方。深沉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3.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
平安回到地球、回到祖国,喜不自禁。悬在心上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作者通过观察,认为在太空看不到长城;不仅自己观察,还叮嘱后来上太空的航天员仔细观察,并询问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是否看到单体建筑物。
对太空中敲击声的确认也非常严谨,试听一年多,总觉得不像,所以就一直未签字确认。
此外作者在叙述中,对时间、数据等都表述得详细、准确,也反映了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任务二:评价以作者为代表的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试着概括一下文中有哪些事例能体现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学习目标回顾:
1.能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能深刻理解关键语句蕴含的情感
3.能够评价以作者为代表的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1.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讲述了作者进入太空的所经、所历、所见、所感。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
B.杨利伟最终出色地完成了太空飞行的任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坚毅果敢的品质、严谨科学的态度和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
C.全文运用四个小标题,按照空间顺序叙述全过程,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D.本文语言准确,科学性与人文性巧妙结合,叙事的同时,又用准确严谨的语言向读者普及了航天知识。
2.下面句子表述的内容与课文的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是因为后来改进技术工艺,飞船的共振与火箭的振动大大减小了。
B.航天员在太空并不能看到长城,也看不到任何单体的人工建筑。
C.航天员在太空中听到的神秘的敲击声,经过人们的探究已经弄清楚了。
D.杨利伟从太空返回地面用了48分钟。
C
C
3.阅读课文小节《神秘的敲击声》,回答下列问题。
(1)选文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2)选文中反映出了作者的哪些品质?
内容上,简要交代写作的内容——突发事件或神秘的敲击声;
结构上,总领下文。
顽强的毅力,认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