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共46张PPT)课件-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1.3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共46张PPT)课件-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24 18:0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第1章 第3节 种群的影响因素
资源、空间、气候等因素都能影响种群数量变化,你能具体说一说影响 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吗?
种群数量
温故知新: “J”和 “S” 曲线的比较
种群密度增大, 种内竞争加剧
资源和空间充裕、 气候适宜
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
种群的“J”形增长
种群的“S”形增长
资源和空间有限
Nt
N0
种群数量
K
0
时间( )
时间
在我国北方的原野上,各种草本植物在春夏时节种群密度越来越
高,在秋冬时节则相反。
问题探讨
讨论: 导致这些植物种群数量出现季节性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
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讨论: 这些植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对当地动物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有什么影响?
春夏时节,草木繁盛,植食性动物食物充足,出生率提高,死亡率
降低,秋冬时节则相反。植食性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又会影响肉 食性动物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问题探讨
自然界的种群总是有盛有衰,数量处于不断变动中。 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 凡是影响种群重要特征的因素,
都会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
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都能影 响种群数量,请尝试举出具体 实例。
通过以上的学习,请总结出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并归类?
影响 种群 数量 的因 素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种间竞争
寄生
种内
阳光
种间
捕食
温度

阅读【思考讨论】并思考相应问题。
教材P13
思考 · 讨论
思考 · 讨论 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郁闭度: 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
郁闭度大
郁闭度小
一、非生物因素
郁闭度 0 0.2 ) 0.4 0.6 0.8
1.0
一年蓬 15.3 13.5 10.8 7.4 4.3
2.4
加拿大一枝黄花 10.4 9.5 6.1 5.6 3.0
1.2
刺儿菜 3.7 4.3 8.5 4.4 2.2
1.0
分析人工林调查数据(几种草本植物种群密度平均值,单位:株/m2
思考 · 讨论 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加拿大一枝黄花
一、非生物因素
一年蓬
刺儿菜
郁闭度 0 0.2 0.4 0.6 0.8
1.0
一年蓬 15.3 13.5 10.8 7.4 4.3
2.4
加拿大一枝黄花 10.4 9.5 6.1 5.6 3.0
1.2
刺儿菜 3.7 4.3 8.5 4.4 2.2
1.0
在同样的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下,刺儿菜的种群密度变化与另外两种的 种群密度变化有较大差异,这是为什么?
影响该地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
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不同植物对光照条件的适应性不同
一、非生物因素
阳光
思考 · 讨论
郁闭度 0 0.2 0.4 0.6 0.8
1.0
一年蓬 15.3 13.5 10.8 7.4 4.3
2.4
加拿大一枝黄花 10.4 9.5 6.1 5.6 3.0
1.2
刺儿菜 3.7 4.3 8.5 4.4 2.2
1.0
除上述因素外,种群数量的变化还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请尝试分析光照、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是如何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
除光照外,还受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一、非生物因素
思考 · 讨论
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 郁闭度 ,即 主要取决于林下植物受到的 光照强度 。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林下植物种群密度低
林冠层郁闭度低
林冠层郁闭度高
林下光照强度低
林下植物种群密度高
林下光照强度高
1.阳光:
一、非生物因素
温度常常通过影响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等影响种
群的密度。
2.温度: 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
蚊类等昆虫无法越冬
鸟类秋季开始南迁
种子春季萌发
一、非生物因素
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和 孵化。 干旱时,蝗虫的天敌,如青蛙、蟾、鸟类等数量减少, 就更 容易爆发蝗灾。
3.水分: 细胞内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与,影响渗透压
一、非生物因素
(1)如春夏时节动植物种群普遍迅速增长,除气温升高外, 日照延长、 降水增多也是重要原因;
(2)对于动物来说, 食物日益充足也是导致种群增长的重要因素;
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 综合性 的。
{
一、非生物因素
在自然界,种群的数量变化受到__ _、_ _ 、__水_等非生物因
素的影响
一、非生物因素
小节
温度
水分
阳光
因素 举例 影响方式 阳光 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 要取决于林冠层的郁闭度 光照强度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温度 在温带和寒温带地区, 许多植物 种子在春季萌发; 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 一般会全部死亡。 种子萌发主要是受气温升高的影响; 蚊类等昆虫死亡主要是受气温降低的 影响。
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
水 干旱缺水使许多动植物种群的 死亡率升高; 气候干旱可使东亚飞蝗种群爆 发式增长 细胞内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都需要水的 参与;土壤湿度会影响蝗虫产卵和孵 化,同时会使青蛙等天敌死亡率上升。
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机理
一、非生物因素
小节
1.在自然界,种群的数量变化受到_ _ _、_ _ _、_ _等非生物因
素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
温度
水分
阳光
一.
因素 举例 影响方式 阳光 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 要取决于林冠层的郁闭度 光照强度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温度 在温带和寒温带地区, 许多植物 种子在春季萌发; 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 一般会全部死亡。 种子萌发主要是受气温升高的影响; 蚊类等昆虫死亡主要是受气温降低的 影响。
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
水 干旱缺水使许多动植物种群的 死亡率升高; 气候干旱可使东亚飞蝗种群爆 发式增长 细胞内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都需要水的 参与;土壤湿度会影响蝗虫产卵和孵 化,同时会使青蛙等天敌死亡率上升。
2.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机理
非生物因素
一.
种内竞争源于种群内部个体对有限食物和空间等资源的争夺,食物和空 间等资源越有限、种群密度越大,则种内竞争越激烈、种群增长率越小。
随着种群的增长, 种内竞争 会加剧,从而使种群的增长 受到限制 ,这说明
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到种群内部生物因素的影响;
1.种群内部生物因素
二、生物因素
资料1:1934年 , 生态学家高斯选
用了两种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的
草履虫进行了以下实验: 取相等 数目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 以一种杆菌为饲料 , 放在某个容 器中培养。结果发现:
1.怎样解释资料1中的实验结果?
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之间是竞争 关系,竞争力弱的数量会不断下降。
二、生物因素 思考 · 讨论 影响种群数量的其他生物因素
2.种群外部生物因素
(1)种间竞争
讨论:
资料2 生活在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的猞猁捕食雪兔。研究人员在90多年的
时间里,对猞猁和雪兔的种群数量做了研究。
二、生物因素 思考 · 讨论 影响种群数量的其他生物因素
2.种群外部生物因素
(2)捕食
条件 对于猞猁 猞猁种群出生率
猞猁种群死亡率
雪兔 食物充足
雪兔 食物缺乏
怎样解释猞猁和
雪兔种群数量变 化的同步周期性?
二、生物因素 思考 · 讨论 影响种群数量的其他生物因素
2.种群外部生物因素
(2)捕食
条件 对于 雪兔 条件 对于猞猁 猞猁种群 出生率 猞猁种群 死亡率
猞猁种群 数量
猞猁↓ 捕食压力 减小 雪兔↑ 食物 充足 上升 下降
上升
猞猁↑ 捕食压力 增大 雪兔↓ 食物 缺乏 下降 上升
下降
猞猁增多 食物 充足 雪兔增多
大量吃雪兔 雪兔减少
食物 缺乏 少量吃雪兔 猞猁减少
2.种群外部生物因素
3.猞猁和雪兔种群的数量变动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如此循环,二者的种群数量相互
影响,是循环因果的关系。
影响种群数量的其他生物因素
(2)捕食
思考 · 讨论
二、生物因素
条件
雪兔↑
雪兔↓
对于 猞猁 猞猁 种群 出生率 猞猁 种群 死亡率
猞猁种
群数量
食物 充足 ↑ ↓

食物 缺乏 ↓ ↑

条件
对于
雪兔
猞猁↓
捕食压 力减小
猞猁↑
捕食压 力增大
如此循环,二者的种群数量是相互影响的,是循环因果的关系。
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变动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二、生物因素 思考 · 讨论 影响种群数量的其他生物因素
2.种群外部生物因素
(2)捕食
种内竞争
加剧
种群密
度增大
种群增
长受限
种间竞争
种群
增长
生理变化
遗传变化
行为变化
捕食
寄生
生物因素
外部的生物因素
内部的生物因素
二、生物因素
种群中繁殖能力高低是两种基因型 ,种群密度在较高的情况下 ,种群
内繁殖能力较低的个体较多 ,在低密度情况下 ,种群内繁殖能力较高 的个体较多。
种群数量上升时 ,种群内部个体之间的心理“紧张” ,加强了对动物
神经内分泌的刺激,影响垂体功能,导致其他激素分泌发生变化。
种群中的个体通常选择一定大小有利地段作为自己的领域 ,个体为争
夺一定的自然资源而产生领域行为 ,领域行为对种群密度具有明显的 调节作用。
内部的生物因素
生理变化
行为变化
遗传变化
生物因素 ─
二、生物因素
请依据左图曲线变化 ,在右图括号中填写猎物和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变化 ,思考
两者变化的关系。(注: “+”表示增加, “-”表示减少。)
二、生物因素
拓展
请依据左图曲线变化 ,在右图括号中填写猎物和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变化 ,思考
两者变化的关系。(注: “+”表示增加, “-”表示减少。)
二、生物因素
拓展
循环因果关系
在生物学上 , 许多生理或生态过程的因果
关系是循环性的 , 也就是说 , 一定的事件作为 引起变化的原因 , 所导致的结果又会成为新的 条件 , 施加于原来作为原因的事件 , 使之产生 新的结果,如此循环往复。
二、生物因素
除顶级捕食者外,每种动植物都可能是其他某种生物的捕食对象,每种动物 都需要以其他生物为食。如果食物匮乏,动物种群会出现出生率降低、死亡 率升高的现象。
其他捕食者、其他植食性动物的竞争、作为食物的植物、非生物因素……
除猞猁外,影响雪兔种群数量变动的还有其他因素吗?
2.种群外部生物因素
(2)捕食
二、生物因素
捕食:
除顶级捕食者外,每种动植物都可能是其他某种生物的 捕食对象 ,每种
动物都需要以其他生物为食。如果 食物匮乏 ,动物种群会出现_
出生率降低 、 死亡率升高 的现象
2.种群外部生物因素
(2)捕食
二、生物因素
作为宿主的动物被寄生虫寄生, 细菌 或 病毒 引起传染病,也
会影响种群的 出生率和死亡率 等特征,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
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 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
2.种群外部生物因素
(3)寄生
菟丝子寄生在大豆
二、生物因素
螨虫
项目 密度制约因素 生物因素
非密度制约因素 非生物因素
概念 一般来说, 食物和天敌 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 作用强度与该种群密度是 相关的。
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 以及地震、火灾等无关,对 种群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 自然灾害。
举例 同样是缺少食物,种 群密度越高,该种群受食 物短缺的影响就越大。
在遭遇寒流时,有些昆虫 种群不论其密度, 高低所有 个体都会死亡。
通过前面的学习,请大家总结一下种群数量制约因素。
三、种群的制约因素
非生物因素: 阳光、温度、水等
生物因素: 种内竞争、种间关系
密度制约因素: 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非密度制约因素: 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
等自然灾害
小结: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分类二
分类一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制约种群数量因素,那么研究种群
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有什么意义呢?在生产生活中都有什么应用呢?
了解 预测 采取
种群数量变 化趋势
保护措施
种群数量特征 影响因素
生存状态
1.濒危生物的保护:
调查
四、种群研究的应用
(1)中等强度的捕捞(捕捞量控制在K/2左右),
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
(2)渔网网目不应过小,否则会影响来年渔业
产量。
(3)“休渔期”和“禁渔区”。
2.生物资源的利用——指导渔业捕捞
四、种群研究的应用
K
I
K/2
四、种群研究的应用
渔网的网目不能过小,否则会影响来年鱼产量。这是为什么?
请从种群特征的角度作出解释。
渔网网目过小,许多幼鱼被捕捞上来,影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
从而影响种群出生率,造成来年鱼的产量。
鱼塘密度/尾
网目大小
年份
四、种群研究的应用
>K值与K/2值在实践中的应用:
实践1: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 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什么水平?为什么?
C
t1
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
因为在这个水平上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渔业捕捞应在
——“黄金开发点”
K/2以后 。
K
0
K/2
A
D E
种群数量
t2 时间
B
(1)采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控制现存害鼠的种群数量, 通过减少其获得食物的机会降低其环境容纳量,使鼠 害得到有效防治。
(2)有效保护或引入天敌生物,则有利于将农林害虫 数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K/2
3. 有害生物的防治
二、生物因素
种群数量增长速率
时间
课堂小结
种群数量变化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性别比例
出生率
年龄组成
死亡率
迁入率
迁出率

光照强度
天敌
食物等
竞争者
无机盐等
温度
通过
(外因)
(内因)
决定
5.1 概念检测
1.种群数量变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林下光照较弱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数量下降。( )
(2)只有影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环境因素才能影响种群数量。
( )
2.在自然界,有些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
如下图所示模型。请分析该图所示二者数量变化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1)对这种现象合理的解释或概括是( D)
A.与种内竞争无关
B.二者总是此消彼长
C.与植物种群数量无关
D.二者相互制约、互为因果
猎物种群和捕食者种群数量随时间而变化
1.3 概念检测
不合理的解释是( C )
A.该捕食者种群有多种猎物
B.该猎物种群有多种捕食者
C.猎物逃避捕食者的能力明显提高
D.捕食者种群数量过小,不足以
制约猎物种群增长
(2)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并不都符合该模型, 对此
猎物种群和捕食者种群数量随时间而变化
1.3 概念检测
1.一本生态学专著上写道: “ 当能预报未来时,生态学就变成一
门预测性科学;当能决定未来时,生态学就变成一门管理科学。
”结合本章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很有道理。例如,根据种群数量变化模型,可以预测
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根据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可
以在物种保护、渔业管理、有害生物防止等方面制订相应对策
1.3 拓展应用
年份 1915 1917 1921 1925 1928 1930 1934 1943 1947 195 0
1960
数量 200 300 1000 2000 2500 3000 400 170 600 500
600
2.20世纪初,人们将驼鹿引入一个孤岛。该种1915-1960年的数量变化情
况如下表。
以年份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
根据表中数字画曲线图。
(1)用曲线图示该种群1915-1943年的消长情况。
1.3 拓展应用
食物充足,没有天敌,气候适宜等。
(3)该种群的数量后来急剧下降,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作为食物的植物被大量取食,导致食物匮乏;自然灾害等。
年份 1915 1917 1921 1925 1928 1930 1934 1943 1947 195 0
1960
数量 200 300 1000 2000 2500 3000 400 170 600 500
600
2.20世纪初,人们将驼鹿引入一个孤岛。该种1915-1960年的数
量变化情况如下表。
(2)1915-1930年,该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1.3 拓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