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
了解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国加入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欧猪四国”
(PIGS)“勤劳的人不会空等明天的到来……我对欧洲经济振兴抱有信心!” ——温家宝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全球化的历程?“中国希望看到一个稳定和繁荣的欧洲,对欧洲经济和欧元始终抱有信心,支持欧洲一些国家当前采取的稳定市场、平衡财政、推进结构改革等经济金融调整措施。!” ——李克强①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
③两极格局的瓦解
④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实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世界贸易组织 1995关贸总协定: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
(1947) 协定,缺乏法律性的
强制措施世界贸易组织:规范化、法制化
(1995) 的世界贸易体系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1995年——)俄罗斯:2011年底加入“全球化是客观事实, 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 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 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 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 华的客舱,85%的乘客 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 里。很显然,这艘船 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 它很难浮在水面上。 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 理和荒唐,以致它不 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 ——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iPhone4利润分割思考:
1.iPhone的利润为什么会
如此分割?
2.这说明什么问题?
3.这会导致什么不良结果?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他们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游戏规则。 ◇结局:使得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中国美国韩国德日其他双刃剑①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②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趋利避害2001—2011年间,我国经济总量上升至世界第二。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1038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4481美元,人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十年来,中国出口增长了4.9倍,进口规模增长5.2倍,跃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国。
入世10年来,中国已成为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
十年来,中国累计利用外资超过1万亿美元,建立了34.7万个在华投资企业,成为全世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
入世十年 2011年11月9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将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双反调查” 1、结合材料指出,这起事件的发生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面对这起事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
勇敢地迎接挑战。 1999年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中外记
者招待会上说:“中国进行复关和入世谈判已经
13年,黑头发都谈成白头发了,该结束这个谈判
了。现在存在这种机遇。”2000年10月10日……
中美双方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所经过的14年
的谈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在这次谈判过程
中,中美双方本着互谅互让、平等协商的精神,
努力工作,最终取得了双方满意的结果。有评论
说:中美达成“中国入世”的协议,双方都是
“赢家”。
如何理解朱镕基所说“现在存在这种机遇”的含义?
中美达成“中国入世”协议双方都是“赢家”,为什么? 含义:第一,WTO成员认识到没有中国的参加WTO就没有代表性,
就是忽视了中国这个潜在的最大市场。第二,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和经验的积累,使我们对加入WTO可能带来的问题提高了监管能力
和承受能力。
原因:中美协议的达成体现平等协商精神,双方满意;
对美国的出口和就业有利,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有利。 1972年的一天,中国政府接到关贸总协定的加入邀请,周恩来总理亲自打电话给外贸部的领导,说是否考虑一下要加入。……当时有一种说法:关贸总协定是一个“富人俱乐部”。此外,它所宣称的原则是市场经济的原则,而且更为棘手的是,当时关贸总协定的缔约方当中,还有南非、韩国、以色列,这些都是我们的所谓“死敌”。……直到1992年我们才同以色列和韩国建交,而同南非的建交更是1998年的事了,可见中国与这些国家的隔阂之深。……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国决定暂不加入关贸总协定,以后视情况发展再定。这一定,就是三十年。
结合材料回答:为什么1972年中国没能参加关贸总协定?国际关系、经济体制、对GATT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