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那个星期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9 那个星期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4 19:42:4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那个星期天(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作者通过具体的人、事或者景物,在细致的叙述中抒发情感的方法。
2.仿写迁移,练习借助景物抒发情感。
二、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学习作者通过具体的人、事或者景物,在细致的叙述中抒发情感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仿写迁移,练习借助景物抒发情感。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
1.回顾课文内容。
2.从早到晚,一天的等待,小男孩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指名答)
3.学生交流。
期待→兴奋→焦急→惆怅→失望。(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板书)
4.师小结并过渡:
是的,小男孩儿满怀期待,期待母亲带她出去玩。但是母亲因没完没了的家务劳作忽略了孩子,小男孩儿在一天漫长而又焦急的等待中,心情经历了如此细腻而曲折的变化,作者是如何在细致的叙述中抒发真情实感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品读课文,探寻作者写作的密码。
(二)品读与探疑(20分钟)
1. 融情于事尽显时光难挨。
(1)出示书中第一幅插图,图文对照,学习第4自然段
学习要求:自由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梳理:妈妈买菜的时候,小男孩都做了哪些事情?
(2)学生交流男孩在空落的院子里做的四件事。(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
(3)小结作者表达方法:小男孩做四件小事都是为做一件事:等母亲回来;描写四件事都是为了突出:这段时光不好挨;表达了男孩此刻的内心:兴奋、焦急。像这样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情感,这样的方法就叫“融情于事”。(板书:融情于事)
2. 心灵独白诉说急迫无奈。
过渡:同学们,小男孩好不容易等回了母亲,但是母亲并没有带她出去玩,而是又翻箱倒柜忙开了。小男孩此时又是什么心情?(焦急)请同学们默读第5自然段,小男孩对母亲说了些什么?心里想了些什么?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画出对话和心理活动的部分。
(1)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用“ ”画出作者与母亲的对话,用“ ”画出作者心理活动的句子。
(2)学生读文并圈画。
(3)学生交流汇报。
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 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 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 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 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 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呀 走吧……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走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4)分角色朗读:注意体会人物语言与心灵独白不同的语气。
小男孩: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
母亲: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
小男孩的心理活动: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
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评价,学生再读。
(5)小结表达方法:这些看上去念念叨叨像人物语言一般但又没有说出口的话,这就是小男孩的心灵独白,也叫心理活动。(板书:心灵独白)这样的内心独白能够很好地体现小男孩(焦急、急迫、无奈)的情绪。
(6)想象说话:母亲可能在忙什么?面对小男孩的催促,母亲会怎样回答?小男孩又会有哪些心理活动?
(7)合作学习:两位同学为一组,分角色想象说话。
小男孩:去吗?
母亲:……
小男孩心想:……
小男孩:去吧,去吧,怎么还不走啊?
母亲:……
小男孩心想:……
小男孩:走吧!
母亲:……
小男孩心想:……
(8)学生交流汇报
3. 融情于景衬托失落委屈。
过渡:母亲好不容易答应下午带男孩出去玩,可是让人懊恼的事情发生了,小男孩睡午觉睡过了头,等他醒过来,母亲正在洗一大盆衣服,看着黄昏时分,光线越来越暗淡,小男孩此时又是什么心情?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6、7两个自然段,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方法将人物的感情表达出来的?
(1)学生读文。
(2)交流汇报。
(3)齐读相关句子,体会作者通过描写“光线”来表现小男孩的心情。
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到母亲咔擦咔擦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4)像这样对光线描写的句子在课文中还有一句,你能快速的找出来吗?
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5)小结:作家史铁生这样通过描写周围环境中的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写法就叫融情于景。(板书:融情于景)正如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道“一切景语皆情语”,“景语”就是指对周围环境中景物的描写,“情语”就是作者情感的抒发。
(6)再自由读相关句子,在这些环境描写中,小男孩还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7)学生交流读书体会。
(8)小结:调动自己的感官去看、去听、去感受,用有新鲜感的词句,并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景物鲜活起来。
(三)交流与感悟 (3分钟)
(1)学生交流收获,总结作者通过具体的人、事或者景物,在细致的叙述中抒发情感的方法。
(2)小结:同学们,表达方式有很多种,有的直接抒情,感情浓烈而直白,有的侧面烘托,委婉而绵长。大家在习作中可以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让你的真情在文章中自然流露。
(四)拓展与提升(9分钟)
1.出示图片,创设情境。
2.学生根据情境选择景物。师根据学生选择的景物引导交流: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不同的心境下,同样的景物,看到的感受却不一样。
3.片段练写,师相机指导。
4.赏析部分学生作品。
(五)效果测评(2分钟)
评价项目和标准 评价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评一评我能获得:☆☆☆☆☆
品味语言,学习作者在细致的叙述中抒发情感的方法☆☆
仿写迁移,能借助景物抒发情感☆☆
(六)作业布置(1分钟)
1.比较阅读《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为后面学习“交流平台”做准备。
2.阅读史铁生的《合欢树》、《秋天的怀念》等其它作品。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