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4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4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4 21:1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求:要求,追求。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长(zhǎng):生长。
固:形容词的使动,使…牢固。
根本:古义是树根。 今义是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或说(事物的本质 )。
翻译: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得高大,一定要使它的根基牢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赏析:用排比句和比喻,从正面说明”积德义”的重要性。
流:泉流,名词。
远:形作动,流得长远,达到远方 。
浚(jùn):疏通水道。
其:代词。
德义:恩德,恩义。
原文: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而:前三个是转折连词“却”,第四个是递进连词。
望、求、思:“指望”。
厚:丰厚。
虽:虽然(不能讲成“即使”,此句自谦)。
下愚:最愚笨无知的人。
况:何况。
于:介词,对。
明哲:明智,有才能的人。
翻译: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却要树木生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你这)明智的人呢!
原文: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当:主持,掌管。
神器:帝位。
重:形容词作名词,重权。
域中:天地间。
大:形容词作名词,重位。
极天:至高无上的皇权。
休:美好,福禄。
念:考虑。
安、危:形作动,安定的生活,危险的境地。
以:第一个是动词,“实行”。第二个是转折连词。同“而”。
处:保持。
胜:战胜,克服。
塞(sè)流:水流,名词。
翻译: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应当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永无止境的美好。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
1、元首:古义“泛指所有帝王”,今义为“国家最高领导人。”
2、景:重大的。
3、殷忧:深切忧虑。
4、著:显著。
5、而:连词,“却”,表示转折。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6、实:的确。
7、克:能够。
8、盖:表示推断的语气词。
9、岂:难道。
10、之:代词,代指天下。
所有的帝王,都承担着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没有谁不(因为)深切地忧虑而治国之道显著的,功业建成后却德行衰减。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就很少了,难道取得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困难吗?
1、以:连词,表修饰。
2、纵情:古义指“放纵情感”,今义为“尽情”。
3、以:连词,表并列。
4、傲物:轻视别人,“物”在此处指“除自己以外的人”。
5、胡越:指北方与南方。
6、行路:古义指“陌路人,陌生人”,今义为“走路”。
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当初攻取天下时绰绰有余,如今守卫天下却力不从心,这是为什么呢?处在深切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对待臣民;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轻视别人。(如果)竭尽诚心,即便南北方也能成为一体;(如果)傲视别人,就算亲骨肉也会变成陌生人。
1、董:督责。
2、之:代词,代指百姓。
3、以:介词,“用”。
4、振:通“震”。
5、而:连词,“却”,表转折。
6、怀:感念,感激。
7、貌、心:名词用作状语。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翻译: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百姓),用威风怒气来吓唬(百姓),最终(百姓)苟且免于刑罚,却并不会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内心里却不服气。
1、大:译为“大小”。
2、人:百姓。
3、深慎:深切警惕。
4、奔车:疾驶的车辆。
5、其:难道。
6、忽:轻视。
翻译: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民众;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警惕的事情。飞速前进的车驾却用着腐朽的绳索,难道可以轻视吗?
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诚:连词,表假设。假如,如果。
作:兴作,建筑。
安:使动,使……安宁。
危:高。
谦冲:谦虚。冲,谦虚。
牧:约束。
满溢:比喻骄傲自满而听不进不同意见。
下:名→动,居……之下。
乐:形→意动,以……为乐。
盘游:游乐。这里指田猎。盘,快乐,娱乐。
三驱:古王者田猎之制。谓田猎时须让开一面,三面驱赶,以示好生之德。
统治天下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yōng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忧:意动用法,以……为忧。
懈怠:松懈懒散。
敬:慎。
壅蔽:(被)隔绝蒙蔽。壅,堵塞。
虚:形→使动,使……虚。
谗邪:以谗言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谗,说人坏话,造谣中伤。
正:形→使动,使……正。
黜恶:贬斥邪恶。黜,排斥,罢免。恶,形→名,奸恶的人。
谬赏:不恰当地奖赏。
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总:总括,归纳。
弘:使动用法,使…光大。
兹:这,此。
九德:指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
简:选拔。
能:形→名,贤能的人。
而:顺承连词。
择:挑选。
善:形→名,好的建议。
尽:形→动,竭尽,用尽。
播:扩大,散播。
惠:仁爱,宽厚。
信者:诚信的人。
效:献出。
总括这十思,扩大这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些有智慧的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就会竭尽他们的威力,仁爱的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
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尽:形→动,尽情享受。
养:颐养。
垂拱:垂衣拱手。比喻很轻易的天下就实现大治了。
而:连词,表结果,就。
化:教化。
劳:形→使动,使……疲劳。
苦:形→使动,使……劳苦。
司:管理。
役:役使,劳损。
聪明:古义,耳聪目明。
亏:使……亏,毁坏。
无为:无为而治。道家主张清静虚无,顺其自然。
大道:最高境界。
文臣武将都能(被)重用,君王大臣之间没有什么事情(烦心),可以尽享游玩的快乐,可以颐养像松、乔两位神仙的长寿。(皇上)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不必多说,老百姓就可以被教化,何必劳神苦思,事事过问代替百官的职务呢?劳损聪明的耳目,违背无为而治的方针呢!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那么你知道他以谁为镜吗?
魏征
作者简介
魏征:字玄成,唐朝宰相。隋末参加瓦岗起义,跟随魏公李密,不得重用。后归降唐朝,劝降英国公李勣jì,授太子洗xiǎn马,辅佐隐太子李建成。太宗时任谏议大夫,直言进谏,推行王道,被称为“铮臣”,所言多被太宗采纳。辅佐唐太宗共创“贞观之治”,成为“一代名相”,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谥号“文贞”。
太子洗马: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职。
凌烟阁:是唐代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位于唐京师长安城太极宫东北隅。
太宗得鹞,绝俊异,私自臂之。望见郑公(魏征),乃藏于怀。公知之,遂前白事,因语古帝王逸豫,微以讽谏。语久,帝惜鹞且死,而素严敬征,欲尽其言。征语不时尽,鹞死怀中。
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思考: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如何?
太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国内出现了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渐强的“贞观之治”的局面。
后来,太宗日渐骄奢,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在这一年的3-7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此为第二疏)
据说太宗看了这些奏疏,感到很惭愧,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诚极忠款,言穷切至”,并表示将从谏改过。
写作背景
奏议文体的一种。
奏议类文章是封建时代臣下进呈给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
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疏的用途十分广泛,包括论谏、劝请、陈乞、待罪、推荐、辞官等。著名的“疏”类文章有《论贵粟疏》(晁错)、《论积贮疏》(贾谊)等。

文体常识
文体常识
“讽、谏、谤、讥、说”区别
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
讥——指责别人的过失。“谤”是公开指责,“诽”
是背地里议论,“讥”是微言讽刺。
说——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
解题
谏:劝谏
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十思: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求木之长 浚
殷忧 谗邪
黜恶 谬赏
垂拱 壅蔽
塞源 载舟
zhǎng
yīn
chán
chù
miù
gǒng
yōng

zài
jùn
读文正音
人君当思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1.提出问题
以“固本思源”为喻
细读全文,理清思路
为什么思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2.分析问题
总结历史教训
思些什么
诚能十思 垂拱而治
3.解决问题
提出具体做法
研读第一段落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比喻
第一段
排比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对比
研读第二段落
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
第二段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以______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
用古人的论述以______的关系比喻______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
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设问
水和舟
民和君
【明确】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思考
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
【明确】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
研读第三段落
第三段
3.念高危
4.惧满溢
5.乐盘游(狩猎)
6.忧懈怠
7.虑雍蔽
8.惧谗邪
9.恩所加
10.罚所及
1.见可欲
2.将有作
思知足以自戒
思知止以安人
思谦冲而自牧
思江海以为度
思慎始而敬终
思虚心以纳下
思正身以黜恶
思无因喜以谬赏
思无因怒而滥刑
思三驱以为度
十思(由什么→想到什么)
戒奢侈扰民
戒骄傲自满
戒纵欲过度
戒轻信人言
戒赏罚不公
(生活)
(待人)
(处事)
(用人)
(执法)
(克制欲望)
(适可而止)
(谦虚自养)
(广开言路)
(三面为限)
(慎始慎终)
(虚心纳谏)
(端身黜恶)
(奖赏得当)
(用刑有度)
第三段
3.听从善言
1.宏九德
2.选拔任用人才
智者尽其谋
除十思外,还要
文武
并用
勇者竭其力
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
垂拱
而治
谏太宗十思疏
固本思源
戒奢以俭
居安思危

比喻论证

总结历史
引出警告
克终盖寡
善始实繁
对比论证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提出十思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反面
正面
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取江山
守江山
在殷忧必 竭诚以待人
既得志则 纵情以傲物
提出“十思“的具体建议
见可欲…
将有作…
念高危…
惧满盈…
乐盘游…
忧懈怠…
虑壅蔽…
惧谗邪…
恩所加…
罚所及…
全文结构
人君当思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为什么思
思些什么
提出问题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诚能十思 垂拱而治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本文论证思路
(以“固本思源”为喻)
(总结历史教训)
(提出具体做法)

课堂回顾
思考:《谏太宗十思疏》是否有局限性呢?说说你的理由。
②作者对当时的统治阶级加以劝诫,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并不是为了启迪后人。
魏征毕竟是一个古人,是一个封建社会从乱到治的政治家,自有其历史和阶段的局限性:
①他把一个王朝的盛衰兴亡归之于某一个国君,这是一种唯心史观。他认为统治阶级只要能“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就可以长治久安。实际情况当然不是如此。
试分析习总书记的话和魏征的主张有哪些异同?
相同之处:领导者都要对国家和人民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要求自己;都要有敬畏心,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勤勉工作。
不同:魏征是为统治集团服务,希望皇帝能够“竭诚待下”,缓和阶级矛盾;总书记则牢记“人民的重托”,服务于全体人民,“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对我来讲,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人民重托,牢记责任重于泰山,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出自《谏太宗十思疏》的成语1.居安思危:处在安定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险。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2.载舟覆舟: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百姓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3.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4.善始善终:事情从开头到结束都做得很好。5.垂拱而治:古时多指统治者以无所作为、顺其自然的方式统治天下。多用来称赞帝王无为而治。6.戒奢以俭:用节俭来消除奢侈。
1.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
【答案】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指出所谓取天下易守天下难的缘由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答案】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3.作者说“知其不可”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4.作者用“求木”“欲流”引出“________ ,________ ”的结论。【答案】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5.开篇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首先举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两组比喻,从而引出了中心论点“________ ,________ ”。
【答案】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6.魏征以三个“不”字的排比句从反面来说明问题,“ _______ ,_____ ,”。从而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政治意图。【答案】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7.“十思”中告诫君王兴建要适可而止的两句是:________ ,________ 。【答案】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8.“十思”中告诫君王对自己喜好之物要知足的的两句是:________ ,________ 。【答案】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9.“十思”中告诫君王要谦虚有修养的两句是:________ ,________ 。【答案】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10.“十思”中告诫君王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的的两句是:________ ,________ 。【答案】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11.“十思”中告诫君王游乐要有限度的两句是:________ ,________ 。【答案】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12.“十思”中告诫君王要慎始慎终的两句是:________ ,________ 。【答案】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13.“十思”中告诫君王不要因为自己的喜恶而赏罚不公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14.“十思”中告诫君王要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两句是:________ ,________ 。【答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15.“十思”中告诫君王远离奸佞小人的两句是:________ ,________ 。【答案】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通假字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文言基础知识归纳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文言基础知识归纳
通假字
振之以威怒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振”通“震”
“无”通“毋”
文言基础知识归纳
古今异义
根本
古:树根
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纵情
虚心
以为
古:放纵情感,即骄傲
今:尽情
古:使心虚
今:谦虚的美德
古:以之为
今:认为
文言基础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项王曰:”沛公安在?”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定
怎么,疑问副词
什么,疑问代词
安身养人
垂拱而治
不效则治臣之罪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治理
惩处
医治
文言基础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信者效其忠
愿陛下亲之信之
小信未孚,神孚福也
忌不自信

诚实
信任
信用
相信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尝求古仁人之心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不求闻达于诸侯

要求
探求
祈求
追求
文言基础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必竭诚以待下
虽董之以严刑
则思知之以安人
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同“而”注释为:“来”
介词,用,拿
目的连词,以便
介词,因,因为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介词,把
语助词,呢
语助词,表反问
语助词,呢
文言基础知识归纳
词类活用
必固其根本
载舟覆舟
则思知止而安人
则思正身以黜恶
宏兹九德
何必劳神苦思
则思虚心以纳下
固,使动用法
覆,使动用法
安,使动用法
正,使动用法
宏,使动用法
劳、苦,使动用法
虚,使动用法
则思正身以黜恶
惧谗邪
当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大
择善而从之
貌恭而不心服
则思江海下百川
乐盘游
文言基础知识归纳
恶,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邪,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大,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貌,名词做状语
下,名词活用做动词
乐,意动用法
文言基础知识归纳
特殊句式
虽董之以严刑
振之以威怒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介词结构后置
介词结构后置
判断句
判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