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标】人教版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
课题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科 生物 课型 公开课
来源 自创 节次 第一节 授课日期 2024,2,28
教师 屈老师 授课对象 七一班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要 初步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可续我思维习惯和能力
课标分解 根据具体的事实,启发思维,提出科学的观点,解释具体的生物学现象。
教材分析 本届解释了森林古猿是现代类人员和人类的共同祖先。详细讲解了演变的过程。是我们明白了人类的演变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的演变的过程会有一定的理解难度。老师要启发诱导,让学生思维展开,科学的思维。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人类起源于那一类动物?从猿到人的的进化过程大致是怎样的?根据课程的学习目标,结合核心素养,要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时间探究,态度观念的素养观念注入学生的思想之中,打造合格的新时代中学生
评价任务 七年级的学生刚步入中学,一切茫茫悄然,应培养学生生物的兴趣,老师任重而道远啊!
重点 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难点 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材料准备 到网上搜这一类的视频和文章,制作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有人说,森林古猿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祖先。信么信!?那么,黑猩猩会变成人吗?有点天方夜谭啊!? 学生“脑力风暴”,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兴趣,疑惑,进入课堂。
讲授新课 任务一:森林古猿是现代类人员和人类的共同祖先课文中的观察和思考 ,根据图片,回答问题回答1主要分布在热带或者亚热带丛林中,树栖生活为主。2根本区别是直立行走。3现在没有类人猿的生活环境和条件。这是规律。要求熟读课文,深入理解,科学思维。任务二:从猿到人的进化地壳运动深林减少,生活环境被破坏‘森林减少,为了活下去,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只有少部分的留在稀少的森林中。地面上的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自身形态结构逐渐发生改变。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发现有距今300万年前少女露西化石,看出下肢骨粗壮,有利于直立行走。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使用简单的石器工具。捕猎和御敌能力大大增强。当时的人们,已经用火烧烤食物,身体的营养有所改善,促进大脑的发育。精细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大脑的发达。想出各种方法解决困难。后来又产生了语言,促进合作交流。——满漫长的岁月,人类越来越强大,成为自然界的强者。现在强大的人类可以改造生物前的面貌。技能训练区分事实和观点弄明白事实是什么?观点是什么?要在具体的情况中区分出来。完成文后的习题。
课堂练习 1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____2哺乳动物总,和人类亲缘关系最近可能是____(黑猩猩,猴子,狒狒,任选一个)3口述从猿到人的进化进化大致过程。 学生自己作答案 自己动手,丰知识促能力
课堂小结 森林古猿是现代类人员和人类的共同祖先从猿到人的进化的大致过程。
板书设计 1森林古猿是现代类人员和人类的共同祖先2从猿到人的进化的大致过程。
课后作业/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1完成课后习题2熟读课文,加深思考,为以后的学习创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3阅读这方面的文章,在网上浏览这方面的知识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在网上阅读人类进化的文章论文,同时,多和生物老师交流。请教,学习。要多思考,勤记笔记,多总结。
教学反思 本课书面内容,但难懂,不好理解,表面好教,实则难搞。老师要有耐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