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7-24《开创外交新局面》(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7-24《开创外交新局面》(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23 07:3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1、何年何文件最早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2、香港回归过程中有哪三个重大的时间节点?3、2008年两岸关系有何重大进展?4、新中国初期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何重大意义?知识回顾6、1955年中国参加了什么重要的国际会议?会议上中国提出什么方针促成了会议圆满成功?这次会议对中国有何意义?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1982年、1984年、1997年7月1日2008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三通”)实现。“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亚非会议(万隆会议);“求同存异”;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70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 小外交走向大外交外交领域的多元化外交模式的多元化外交对象的多元化外交对象的多元化 指的是不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划分阵营,不搞亲疏不同。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模拟情境 第26届联合国大会记者招待会
1971年10月25日
作为外交部发言人的你,如何回答以下记者的提问记者甲: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用其他的“加入”之类的提法?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的票数记者乙:从内外两方面来说,此次中国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哪些有利因素? 中国六七十年代的科技成就材料一:
材料二:
越南战争期间,美军死亡5.8万人,受伤30.4万人,2000多人失踪。十多年的越战,美国耗费了至少二千五百亿美元 记者丙:美国战后控制联合国,阻挠中国恢复合法席位,但此次未能成功阻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同二战结束时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 尼克松材料一:
材料二: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2.标志: (3)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2)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原因: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意义: 材料一:联合国没有中国的参加就没有代表性,解决不了世界上任何重大的问题;……中国的参加使联合国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
——1971年致中国代表团的欢迎词 材料二: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墙中国围堵了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国际形势从这个时候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971年乔冠华团长在联大上的讲话
(1)促进联合国更好的解决国际争端
(2)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国际影响力增大
(3)美国长期孤立中国外交政策的失败
二.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一)中美关系正常化:1.原因:合作探究:阅读书P113学思之窗的内容,思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二.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一)中美关系正常化:原因: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美国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③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
①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②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从美方看从中方看美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尼克松总统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重大突破,正常化开始中美发表建交公报为建交提供法律基础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2.进程:二.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二)中日关系正常化:1.直接原因: 美国同中国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2.过程:1972.9,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
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随后中日建交
1972年9月,毛泽东主席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田中访华期间,两国政府首脑签署了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二.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三)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意义: 材料一:1972 年 ,英国和荷兰先后同中国签署了关于两国从代办级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至70年代末,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澳大利亚联邦等42个国家同中国建交。1、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2、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形成的外交僵局终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2.背景: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1.外交建树:(1)(2)(3)经济建设、改革开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外交模式的多元化 指的是既承袭传统的双边外交,也寻求建立各种形式的多边外交。 维和任务:中国维和军人胡锦涛出席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李保东大使在安理会关于索马里海盗问题辩论会上发言上海APEC会议 上海合作组织会徽?从小外交到大外交对象的多元化模式的多元化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美关系正常化;
3、中日关系正常化;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新时期的外交建树)(70年代的外交突破)1、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布什所说的历史事件是( )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
C.中国复关谈判胜利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课堂反馈D课堂反馈3、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中日建交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美正式建交 ④中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③④②①   D ①④②③B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
A.中苏关系走向缓和
B.中日关系走向缓和
C.中美关系走向缓和
D.中越关系走向缓和C 4、下列图片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有( )D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③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会议④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例》课堂反馈①派遣维和部队②参加朝鲜问题的六方会谈从小外交到大外交对象的多元化模式的多元化(新时期的外交建树)(70年代的外交突破)领域的多元化外交领域的多元化 指的是外交不再是政治家、外交家的专利,也不再局限于政治领域,而是全社会的责任,多种领域的展开外交活动,如民间外交、经济外交、体育外交、科技文化外交等。乒乓外交合影
(民间外交)奥运外交中法文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