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钝、仅”等 12 个生字,会写“笨、钝”等 15 个字,会写“恐龙、笨重”等 14 个词语。
2. 默读课文,能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 能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4. 能体会课文准确的表达,学习用对比列举的方式介绍事物。
教学重点:
能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教学难点:
能体会课文准确的表达,能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在徐星的一篇科普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来读一读:“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说说读完后,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问题预设:
什么是中生代?
恐龙一支是怎样变成鸟儿的?
科学家为什么提出这个说法?
准备视频资源:百度百科中生代介绍
2、解开其他疑问之前,老师先看看你们生字预学效果如何?请生读
欣喜若狂 点睛之笔 茹毛饮血 天之骄子
赫胥黎 后裔 隧道 繁衍 开辟 崭新
二、PPT出示任务(一):初读课文,寻找答案
1、默读课文,继续采用批注的方式,提出自己的疑问
2、小组交流分类问题并尝试互相解决
(板书贴条:指向内容、指向表达、指向思辨,帮助学生分类问题)
3、划分段落,理清文章结构
1-2段;说到大量化石显示,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3-4段:介绍了恐龙向鸟儿的演化过程
5段:科学家希望全面解开恐龙向鸟儿演化的历史进程
三、PPT出示任务二:
合作探究,聚焦疑问:为什么科学家会提出鸟类起源于恐龙这个假说?
1、自主默读课文1-2自然段和课后资料袋,划一划课文中关于“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有哪些依据?
学生圈画预设: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研究了大量恐龙和化石
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
科学界存在多种解释鸟类起源的假说
2、小组交流,分工汇报
出示3星评价标准:
小组发言声音洪亮 探讨结果科学准确 组内分工合作默契
?星 ?星 ?星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对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进行了详细的理解,现在我们还剩下哪个问题没解决呢?是的,恐龙的一支向鸟类演化的过程是怎么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易错字听写
2、聚焦上节课遗留问题:恐龙的一支向鸟类演化的过程是怎么的呢?
二、创设恐龙化石馆情境:
假如你是一名恐龙科学馆的小解说员,会怎样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呢?
布置任务:
1、先自读第4自然段,圈画关键语句,找出体现恐龙向鸟类演化的关键阶段
2、小组交流并绘制流程图,分工汇
报预设:两亿四千万年前 数千万年后 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 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在奔跑中学会了飞行
3、出示小组汇报3星评价标准
小组发言声音洪亮 恐龙一支演化成鸟类内容梳理准确 清晰有条 理
?星 ?星 星?
过渡:数千万年后,恐龙的后代繁衍情况又如何呢?
三、出示小练笔片段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聚焦关键词:“形态各异是什么意思?”有几种形态呢?
预设:行走方式、身形和体重、性情和食性
再看“形态各异”这一句和其他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总分)
分句内部之间呢?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聚焦: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对比)
组织学生朗读,感受对比:
三、搭建支架,学生仿写
天上的云 、植物种类、公园里的花朵、足球队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