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4-16《抗日战争》(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4-16《抗日战争》(共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23 08:3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第16课  抗日战争一、日本的侵华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
1932年,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东北沦陷)
1935年,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1、局部侵华2、全面侵华标志:1937.7.7 卢沟桥事变;3、侵华罪行?南京大屠杀(1937.12.13)
?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
?七三一部队 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日军少尉向井、野田在南京紫金山下进行杀人竞赛。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进行报道,称向井已杀了106 人,野田杀了105人,但不知谁先杀到100人,所以胜负难分,他们还要以杀满150个中国人为目标比赛下去。
这是当时《东京日日新闻》对此事报道的影印件。 日本侵略军在南京进行血腥屠杀后,将数以万计的被杀者尸体抛入江中,顺流漂走,企图掩盖其暴行。左下图是日本的村濑守保当时在下关江边拍摄的日军抛尸灭迹的照片。南京大屠杀 一位历史学家曾估算,如果让所有南京大
屠杀的死难者,手牵着手,长度可以从南京到
达杭州,延展距离约两百英里长。他们身上的
血共重达一千两百吨。尸体可装满两千五百节
火车车厢。如果把这些人一个个叠起来,将达
七十四层高。
——张纯如《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潘家峪惨案1941年1月25日 日军制造潘家峪惨案,死难者1200余人731部队用于放人肉的铁槽731部队用的骨锯用于挂人肉的铁钩被日军细菌弹杀死的中国青年七三一部队二、全民族抗战1、正面战场(片面抗战路线)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打破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
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台儿庄战役;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2、敌后战场(全面抗战路线)(1)史实:
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
1940年,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2)作用:
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3、国际战场1942年,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三、抗战的胜利国内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国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意义2、原因政治:国共两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的抗战;
军事: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共同抗击日军;
国际: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配合和支持,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全民族抗战国民政府正面战场
四次会战
(片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
(全面抗战路线)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
建立,全
民族抗战
实现国际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淞沪会战
(粉碎速战图谋)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国内战场结果:抗战胜利(意义、原因)广泛建立抗日根据地百团大战新版历史教科书强调:
“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被描述为“两个日本官兵在上海被射杀,导致中日间的冲突扩大了”;
“南京大屠杀”,在正文里完全消失了,只在边注上用小字写道:“后来的远东审判认定日军杀害了许多中国民众(南京事件),但这个事件在资料上的疑点很多,存在许多不同见解,至今仍在持续争论中。”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先后四次参拜靖国神社  1970年的12月7日上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第四位总理维利-勃兰特来到了位于华沙老城内的原犹太人聚居区。站在这片还残存着战争创伤的土地上,作为一个曾经屠杀了600万犹太人的国家的代表,面对着周围眼中饱含愤怒的大屠杀的幸存者们,他无言以对,默默地屈身,面色凝重,低垂着头,双膝跪倒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这一惊人之举不仅令在场许多人感动落泪,也在20世纪世界外交史册中永恒定格。这位总理非但没有因为下跪而丢丝毫脸面,反而使德国人赢得了世界的谅解和尊重。——相对于德国总理下跪于犹太人墓前真挚忏悔,那些惨死在日本屠刀下数以万记的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听到同样的忏悔呢?维利-勃兰特 今天我们怎么处理中日关系?牢记历史,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死灰复燃;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
尊重历史,崇尚和平,面向未来  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尽,但在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最惨烈的战争,侵略者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杀,先烈们浴血抗战的惊天壮举……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都不应当被忘记。我们记住国耻不是要背上历史的包袱,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汲取教训,避免历史悲剧重演。要让今天的我们,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铭记中华民族近百年苦难的历史以及先烈们的英勇抗争,树立忧患之心,激起强国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