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4-17《解放战争》(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4-17《解放战争》(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23 08:4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 这是1955年美国《时
代周刊》封面,人物是蒋
介石。背景是一个国民党
的士兵孤单的守望着大海
,对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土地。
为何会出现图片中隔
岸相望的场景?第十七课 解放战争 (1946—1949) 山雨欲来风满楼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时局材料一: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
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
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到现在可以说是精疲力竭。我们需要和平,需要休息……流亡、穷困使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 ……
材料反映了全国人民怎样的心声以及要求?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内战材料二:(美国)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
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
——《美国外交文集》美国的主张:建立一个以蒋介石为首的民主政府,维护
其在华利益,而不希望在中国发生内战。材料三: 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
拖延时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 1945年,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
国民党方面:未完成打内战的全部准备工作毛泽东等人抵达重庆,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原因:
一是尽量争取和平;
二是揭露美蒋“假和平,真内战”阴谋。毛泽东等人为什么要去重庆?有何意义?意义:表明了中共争取和平的诚意,赢得了民心,取得了政治主动权。内容:签署 《双十协定》和平建国, 坚决避免内战, 召开政协会议, 保证人民权利等 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地位未达成协议:斗智斗勇争和平
——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意义: 按照协定,1946年初召开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治协议。 国共两党互不信任的程度相当深,国民党在1946年初拥有比共产党多五倍的军事优势,自信有能力一举摧毁敌方。另一方面,共产党轻蔑地称国民党为“纸老虎”,并且肯定自己能在一场延长的斗争中,将这只纸老虎撕个粉碎。双方都坚持一套对方无法接受的合作条件。国府要求共产党在建立立宪政府之前交出军队,而共产党则坚持这样的合并应在立宪政府建立之后实施。国府鼓吹在联合政府中实行总统制;中共则坚持要内阁制。由于国民党最有可能控制中央政府,特别是其执行部门,所以共产党坚决要求较大程度的省级自治和强有力的立法机制来制衡行政机构。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P633煮豆燃萁相煎急
——全面内战的爆发原因:
①国共两党积怨很深,互不信任。
②蒋介石不肯放弃一党专政的地位。
③由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所决定;毛泽东坚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④苏联军事上的支持,增强了共产党夺取政权的信心。陕
北山
东几个月后,重点
进攻被粉碎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
全面进攻被粉碎1、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100万人130万人430万人1946年6月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195万人373万人为战略反攻创造条件2、我军战略反攻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武汉 南京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6年1947年1948年430万375万365万国民党军兵力与解放军兵力对比表1946年1947年1948年130万195万280万国民党军队兵力解放军兵力3、战略决战——三大战役林、罗东北野战军
歼敌
47万解放东
北全境刘、邓陈、粟 谭中原、华东
野战军
歼敌
55.5万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林、罗、

东北、华北
野战军
改编、
歼敌
52万解放华
北全境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基本解放长江以北地区1949年4月21日 渡江战役打响百万雄师过大江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
南京总统府,总统办公桌上的日历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天 ——
民国三十八年四月23日。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国内意义: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世界意义: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思想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哪些重要的历史意义? 《望大陆》

于右任(1962年)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1981年,一位台胞绕道日本从台湾回到家乡陕西大荔,跪倒在分离32年的老母膝下。1989年,离别40年的72岁台湾退伍老兵回到浙江省舟山老家时,久久地站在门前未进门。本课小结一、内战的背景①重庆谈判②政协会议①战略防御②战略反攻和
 战略决战③占领南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意义解放战争二、全面内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