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共25张ppt)课件(内嵌1份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共25张ppt)课件(内嵌1份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24 21:3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坠落人”鲍姆加特纳在美国西南部乘坐太空舱升空;约3小时后,他上升至39千米高空;随后,他从那里跳下,4分钟后才打开降落伞,成为第一个自由落体速度超音速的人。
自由落体状态中的鲍姆加特纳
鲍姆加特纳高空跳伞视频
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坠落人”鲍姆加特纳在美国西南部乘坐太空舱升空;约3小时后,他上升至39千米高空;随后,他从那里跳下,4分钟后才打开降落伞,成为第一个自由落体速度超音速的人。
自由落体状态中的鲍姆加特纳
①39千米高空的大气与地面大气有哪些不同?
②鲍姆加特纳为什么需要配备特制宇航服?
一、大气的组成
大气圈
干洁空气
水汽
低层大气
杂质
一、大气的组成
1.干结空气:由多种气体混合组成
21%
氧气
78%
氮气
1%其他气体
干洁空气组成
氮气—N2
作用: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78%
氧气—O2
作用: ① 人类和好氧生物维持生物活动必须物质;②参与有机质的燃烧、腐败和分解过程。
21%
①二氧化碳—CO2
作用:光合作用原料、对地面保温
②臭氧—O3
作用:吸收紫外线。
1%
组成比例是会变化的
进而影响人类活动
阅读P66探究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有人认为,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你认同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认同。臭氧层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避免地球生物遭受过多紫外线辐射的伤害。
臭氧空洞的分布:南极洲上空
原因:人类使用空调等制冷设备,释放出大量的氟利昂。
影响:
2.对生态影响:农产品减产及其品质下降;减少渔业产量;破坏森林。
1.对人类健康影响:增加皮肤癌;损害眼睛;削弱免疫力。
一、大气的组成
阅读P66探究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 你还了解哪些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们与大气中的哪些成分及其含量的变化相关?
一、大气的组成
温室效应: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森林破坏使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增加了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
酸雨: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
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
带来的影响: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一、大气的组成
2.水汽
分布
在水平方向上,海洋上空高于陆地上空,湿润地区上空高于干旱地区上空;
在垂直方向上,一般自地面向高空逐渐减少。
在大气温度变化的范围内,水汽可以发生固、液、气三态的转化,产生云、雾、雨、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
是成云致雨的必要原料。
作用
一、大气的组成
3.杂质
分布
随时间、地点、天气条件而变化。
在近地面大气中,陆地多于海上,城市多于乡村,冬季多于夏季。
使大气能见度下降,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作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1.充足的水汽
2.凝结核(尘埃、杂质)
3.降温
一、大气的组成
阅读P68活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雾与霾的区别
2.举例说明霾天气对我们生活及环境的影响
类别 组成成分 能见度 存续时间


小水滴或冰晶
固体颗粒
<10千米
<1千米
日出后迅速消散
可整天存在
影响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生态环境,降低空气质量;降低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
一、大气的组成
大气组成 主要作用
主要成分
微量成分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
干洁
空气
N2
O2
CO2
O3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调节地表温度
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水汽(因时因地分布不同)
成云致雨的必要原料
固体杂质(因时因地分布不同)
作为凝结核,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划分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
分层:可分为三层,从下到上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A.39千米高空的大气与地面大气有哪些不同?
B鲍姆加特纳为什么需要配备特制宇航服?
问题:
1.归纳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
2.对流层空气如何运动?
3.描述对流层的高度范围。
4.对流层有哪些天气现象?
问题:
1.描述平流层和臭氧层的高度范围。
2.平流层的温度如何变化?
3.平流层空气如何运动?
4.为什么选择在39千米高空跳跃,而不是更高?
结合活动驱动问题和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教材内容及老师拆分的小问题,归纳大气各层的特点,完成任务单。
驱动问题: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层
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问题:
1.归纳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
2.对流层空气如何运动?
3.描述对流层的高度范围。
4.对流层有哪些天气现象?
大气垂直分层 高度范围 气温特点
对流层
气流运动 自然现象 人类活动
上部冷下部暖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层
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下热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上冷

30°
60°
90°N
30°
60°
90°S
5
10
15
20
千米
对流运动
问题:
1.归纳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
2.对流层空气如何运动?
3.描述对流层的高度范围。
4.对流层有哪些天气现象?
大气垂直分层 高度范围 气温特点
对流层
气流运动 自然现象 人类活动
低纬17-18km
中纬10-12km
高纬8-9km
上部冷下部暖
对流运动
云雨雾雪等复杂的天气现象
与人类关系密切
高层
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问题:
1.描述平流层和臭氧层的高度范围。
2.平流层的温度如何变化?
3.平流层空气如何运动?
4.为什么选择在39千米高空跳跃,而不更高?
大气垂直分层 高度范围 气温特点
平流层
气流运动 自然现象 人类活动
上部暖下部冷
高层
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顶至50-55km
高层
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顶部
臭氧层(15—35km)



50千米
上热
下冷
太阳是平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问题:
1.描述平流层和臭氧层的高度范围。
2.平流层的温度如何变化?
3.平流层空气如何运动?
4.为什么选择在39千米高空跳跃,而不更高?
大气垂直分层 高度范围 气温特点
平流层
气流运动 自然现象 人类活动
对流层顶至50-55km
上部暖下部冷
水平运动
臭氧层
天气晴朗
利于航空飞机飞行
快接近高层大气
高层
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问题:
1.高层大气在哪里?
2.高层大气温度怎样变化?
3.高层大气还有哪些现象?
4.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大气垂直分层 高度范围 气温特点
高层大气
气流运动 自然现象 人类活动
平流层顶以上
自下而上先降后升
电离层、
流星、极光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高层
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大气垂直分层 高度范围 气温特点 气流运动 自然现象 人类活动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低纬17-18km
中纬10-12km
高纬8-9km
上部冷下部暖
对流运动
云雨雾雪等复杂的天气现象
与人类关系密切
对流层顶至50-55km
上部暖
下部冷
水平运动
臭氧层
天气晴朗
利于航空飞机飞行
平流层顶以上
电离层
流星、极光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自下而上先降后升
阅读P71-72活动材料1,回答下列问题:
相较于重庆、武汉、长沙、上海,贵阳虽然纬度较低,位于亚热带,但由于其处在云贵高原,海拔较高,故夏季天气凉爽。
(1)近年来,贵阳将“中国避暑之都”作为城市名片,着力打造“避暑”旅游产品,大力发展“避暑”经济。在我国地形图上,找到贵阳、重庆、武汉、长沙、上海的位置;读图 3-7,说明贵阳打造避暑旅游名城的优势条件,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重庆
贵阳
武汉
长沙
上海
阅读P71-72活动材料1,回答下列问题:
(2)每年 3 月,西藏大部分地区的隆冬尚未结束,林芝的桃花却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皑皑白雪与灼灼桃花相互映衬(如图 3-9),让人领略到“雪域江南”的独特春光。读图 3-8,试分析这一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
林芝虽然处在青藏高原地区,但仔细观察发现:该地在河谷地段,且所在的纬度也比较低,故3月份气温已经较高,有桃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