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项目 内 容
课题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修改与创新
教学重、难点 1、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2、节肢动物的特点
教学 准备 准备活的蝗虫,蜘蛛等
教学 过 程 一、软体动物①课前,教师可以从教学参考书中选取河蚌、蜗牛和乌贼的形态图和结构图,绘制或复印若干份。(以两个或三个学生一组图片为宜。)②在引入本课主题之后,将图片发给学生,并提出观察要求,如:先观察三种动物的外形,再观察它们的内部结构,看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它们有没有相同的地方,这一步大约需要10分钟。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观察结果,首先应让学生对所观察的动物进行描述,从形态到结构,三种动物都要描述,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够准确地描述,通过描述强化学生对所观察动物的印象,为下一步的讨论做好准备。④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提出要讨论的问题,例如:“三种动物形态结构各异,但为什么都是软体动物呢?”“既然是同一类群的动物就必有相同的特征,你能找到它们的相同之处吗?”“河蚌和蜗牛都有较硬的贝壳,但为什么称它们为软体动物呢?”“河蚌与乌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而蜗牛生活在陆地上,它用什么来呼吸呢?”……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组织学生依次进行讨论,问题可以一个个地提出,提出一个,讨论一个,解决一个。当问题讨论完了,要求学生了解的有关软体动物的知识内容也就全部展示给学生了,这其中设计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该针对一个知识点,最后归纳到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上,这一步大约需要20~25分钟。⑤关于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方面,除了介绍一些经济价值外,应强调软体动物也是自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类群。它的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人类对软体动物不仅仅是利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维持它的稳定性,从而达到维持地球环境稳定的目的。 二|节肢动物(1)引入本课(完成引言部分)。(2)提出问题,引起讨论。例如:“大家都见过蜘蛛,谁来说说蜘蛛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的第一个特点必然是“结网”。教师下面用一系列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积极回忆思考,从而自然地将蜘蛛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展示给学生,如:“蜘蛛为什么要织网?”“蜘蛛怎样织网?”“有不织网的蜘蛛吗?”“蝎子有什么特点?”“你能说出蝎子和蜘蛛的相同之处吗?”……等等。这样不断启发学生去思考,同时又不断地将学生回答不正确的问题加以纠正、解释,在适当的时候出示标本或挂图来加强直观效果,最后归纳出蛛形纲的主要特征。在学习多足纲时也是这样进行。不过,要注意的是,问题要紧凑但不能紧张,因为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较短,容易疲劳。最好是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听讲→看图→讨论,多种感官依次兴奋,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因重复刺激而产生的疲劳现象,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3)列出四纲代表动物,启发学生观察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由于在引言中已经将方法问题进行了强调。所以,学生在比较四纲动物的时候应该能够比较快地找到它们的共同点。这时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及时给予补充或纠正。将学生找到的各项都记录于黑板上,当学生观察讨论之后,让学生对照教材将主要特征从板书中划出。(4)小结:这一步骤主要以教师讲述为主。在归纳总结出节肢动物门主要特征之后,教师可以提出关于节肢动物与人类关系的问题,节肢动物与自然环境的问题等等,并简单加以讲述,使学生认识到节肢动物是自然界中最大的动物类群,与人类关系密切,并且在维持生态稳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了解节肢动物,合理地利用节肢动物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是我们学习本章内容的最终目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