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专项解题思路技巧 课件 (共10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物理专项解题思路技巧 课件 (共10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27 10:1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01张PPT)
初中物理专项解题思路技巧
目录
CONTENTS
中考试题分类简述
力学专项解题
电学专项解题
声学、热学专项
图像专题
建议
中考试题分类简述
PART ONE
1
考查细节
一、选择专题
选择题是客观性试题中最广泛的一种题型。它可以针对同学们对学习知识的遗漏,给出一个或若干并列答案,它的主要特点是:
⑴客观 ⑵广泛 ⑶多样 ⑷迷惑误导 (5)多层次
选择题分类
(一)观察与估测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一些物理量。例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力、速度、电功率、电流、电压等。估测题题型灵活,知识覆盖面广,估测并不是盲目的猜测。
考查细节
(二)概念辨别型
此类型试题考查我们的双基掌握程度,更突出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考察。
(三)原理应用型
(四)现象识别
考查细节
(五)探究方法
(六)计算推理
计算性有两种类型:一是通过演绎推理得出结论;二是通过数值计算直接得出结论。
考察细节
(七)图像分析
温度——时间图像:研究物态变化、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质量——体积图像;路程——时间图像;电流——电压图像等
方法:根据图像识别横轴与纵轴对应的物理量,在辨别两个物理量的变化关系
(八)知识体系选择
方法:弄清每一部分的知识框架,物理量与单位的对应关系,物理量的测量仪器,设备装置的工作原理,物理学家的重要贡献 。
教学范例
有两根粗细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管倾斜,两管液面等高,它们对管底产生的压强为:
A.甲大 B.乙大 C .一样大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解析:
1.认真通读题干,从题干中找到题目中隐藏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基本掌握题目涉及的是哪一知识点,涉及的是什么内容的知识,审清题意是解题的基础和前提;
2.介绍两个试管的粗细相同,说明这个试管是一模一样的,也就是这两个容器的容积是相等的; 液面高度又相同,说明两个容器中所盛溶液是相同的;
3.甲管倾斜,可以知道甲容器中的液体体积要比乙大,所以甲管中的液体体积大,又因为两管中的液体质量相等,所以甲管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管中液体的密度,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ρgh可知,乙管中的液体对管底产生的压强大;
本题的正确答案选 B.
只有我们认真审清楚了题意,发现了题目中隐藏的基本解题条件,再套用我们学习的物理公式( 如液体压强为 p = ρgh,重力 G = mg) 就能够轻松地将题化解。
考查细节
二、填空题
填空题通常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语句,要求考生通过填空构成完整的语句,其内容一般为重要的概念、原理、规律、物理过程、实验现象、基本计算结果,一题可以空一处,也可以空几处。
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应用为主。
填空题的答题不要求书写思考过程或计算过程,只要求填写关键字、词、计算结果、推论等,因此,需要考生有较高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计算能力。
考查范围: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的知识都有,考察范围广、知识覆盖面大。
考查细节
二、填空题
填空题常考知识点
①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声与信息、能量
②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折射、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平面镜成像、凸(凹)面镜应用
③雾、露、霜、“白气”等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温度、内能、热量的关系及简单计算
④结合定值电阻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像,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⑤电动机、发电机的原理及其能的转化、电热器工作原理、液体温度计原理等原理的考査
考查细节
填空题常考知识点
⑥光波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电磁波能传递信息、c=λ
⑦参照物、速度计算、惯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G=mg的计算
⑧杠杆的应用、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的应用及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连通器的应用、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等
⑩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节能与环保等
解题范例
有两根粗细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管倾斜,两管液面等高,它们对管底产生的压强为:
A.甲大 B.乙大 C .一样大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解析:
1.就是认真的通读题干,从题干中找到题目中隐藏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基本掌握题目涉及的是哪一知识点,涉及的是什么内容的知识,审清题意是解题的基础和前提;
2.介绍两个试管的粗细相同,说明这个试管是一模一样的,也就是这两个容器的容积是相等的; 液面高度又相同,说明两个容器中所盛溶液是相同的;
3.甲管倾斜,可以知道甲容器中的液体体积要比乙大,所以甲管中的液体体积大,又因为两管中的液体质量相等,所以甲管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管中液体的密度,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ρgh可知,乙管中的液体对管底产生的压强大;
本题的正确答案选 B.
只有我们认真审清楚了题意,发现了题目中隐藏的基本解题条件,再套用我们学习的物理公式( 如液体压强为 p = ρgh,重力 G = mg) 就能够轻松地将题化解。
特别说明
填空题分值较大、知识考查面较为全面,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1.近几年热点问题,涉及航天器、卫星、飞机、航母、深潜器、军舰、通信、能源等类型试题,从医疗、防疫、交通、科技等多行业开展题型设计;
2.要求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计算能力不断提高;
3.知识面考察更加宽广、涉及初中物理各个章节;
4.文字性表述题型比例大大提高,对答题方法要求较高,对每个人的交流与合作能力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考查细节
三、作图题考点
光学: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 三条特殊光线
力学:用力的示意图分析物体所受力的情况:重力、压力、支持力、画杠杆的力或力臂、滑轮组的组装
电学:连接电路或部分电路、家庭电路的连接、画通电螺线管的:绕法、电流方向、判断通电螺线管的N、S极、画磁感线、电源正负极
考查细节
四、实验题
涉及: 声音、光学、物态变化、密度测量、电磁学、力学。
考查:各类型基础知识、线路连接、实验原理、数据计算、图像分析、实验器材使用方法及实验拓展等方面,要求学生有较强题目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考查细节
五、计算题
知识内容: 电学、力学。
考查:综合分析能力、数据运算能力、读图能力。
力学专项解题
PART TNE
2
杠 杆和 杠 杆 平 衡 条 件 、 滑 轮 和 滑 轮 组 、 功 和 功 率 、 机 械效 率 等 知 识 点 都 是 中 考 的 重点 , 试 题 在 选 择 、 填 空 、 作 图 、 计 算 和 探究 题 中 均 有分布。
知识点试题分布
1 . 关 注 生 活 , 注 重 基础
简单 机械 在 生产 生 活 中 应 用 广 泛 . 做 功 、 能 量 转换亦 是普 遍 现象 。 试 题 均 以 学生 熟 悉 的 生 活 现 象为 情境 , 体 现 了 物 理与 生 活 紧 密 联 系 的 学 科特 色 , 考 查 学 生 对 基 础 知 识 与 基 本 技 能 的 掌 握 情况 。
例 1 :
如 图 所示 为 家 庭 电 路 中 常用 的 两 种 墙 壁 开 关 , 其 按 钮 可 绕 面 板 内 某 轴 转 动 。 根 据 你 的 生 活 经验 , 你 认 为 较 易 损 坏 , 这 是 因 为 按 动 这 种 开 关
的 较小 , 按 动 需 要 的 力 较 大 。
解析:
甲 、 乙 两 种 开 关在 力 的 作 用 下 可 绕 中 间 轴 转 动 , 抓住 题 中 关 键句 为 突 破 , 所 以 “ 开 关 ” 可 以 看作 “ 杠 杆” 。 转 动 时 , 甲 的 力 臂 小 , 根 据 杠 杆 原 理 知 道 按动 它 的 作 用 力 就 大 , 故 甲 容 易 损 坏 。 此 题要 能辨 清 杠杆模 型 , 不 能 与 压 强 问 题混 淆 。
答 案: 甲 力 臂
科学 探 究是 学 生 的 学 习 目 标 , 也 是 重 要 的 学 习 方 式 。
对 杠 杆 平 衡 条 件 、 滑 轮 组机 械 效 率 的 影 响 因 素 、 动 能 势 能 的 影 响 因 素 、 不 同 物 质 吸 热 升 温 现 象 、 质 量相 等 的 不 同 燃料燃 烧 时 放 出 热 量 等 的 探究 是 中 考命题 的 热 点 。 试题 通 过展 示 真 实 的 探究 过 程 , 考 查 学 生 在 假 设猜 想 、 方 案 设计 、 分析 论证 、 评 估 与 反 思 等 环 节 中 的 探究 能 力 。
2 . 关 注 过 程 , 注 重 探 究
例 2:
小 明 和 小 红 进 行 探究 杠 杆 的 平衡 条 件 的 实 验 ( 如 图 )
( 1 ) 如图 甲 , 为 使杠 杆在 水平 位 置平衡 , 小 明 应 将左端的平衡螺母
向 ( 选 填“ 左”或 “ 右” ) 调 节 。 ( 2 ) 在 杠杆 支 点 的 两 边分 别 挂 上 钩 码 , 如 图 乙 , 杠 杆 ( 选填 “ 平 衡 ” 或 “ 不 平 衡” ) 。
在 下 一 步 的 实 验 中 , 小 明 将 面 临 的 困 难 是 。 为 此 他 可 以 调 节 , 或 者 调 节 , 使 杠 杆 重 新 回 到 水平 位 置 。 将数 据 记 录在 表 1 中 , 由 此 可 得 杠 杆 的 平衡条件是 。
答 案 :( 1 ) 右 ( 2 ) 平 衡 不 方便 测 量力 臂 钩 码 的 数 量 钩 码 悬 挂 的 位 置
( 3 ) 小 红 用 同 样 的 实 验 方 案 却 得 到 如 下 结 论 “ 动 力 X 支 点 到 动 力 作 用 点 的 距离 = 阻 力 X 支 点 到 阻力 作用 点 的 距 离 ” , 这 个 结 论 与 杠 杆 的 平 衡 条 件 不 符 , 原 因 是 实 验过 程 中 ( )
A . 没 有 改 变 力 的 大 小 B. 没有 改 变 力 的 方 向
C. 没 有 改 变 力 的 作 用 点 D . 实 验 次 数 较 少 , 结 论 具有 偶 然性
( 4 ) 若 要得 到 正 确 的 结论 , 在 实 验 器 材 的 选 择 上 , 你 给 小红 的 建议是 。
答 案 :( 3 ) B ( 4 ) 将 一 侧 的 钩 码 换 成 弹 簧测 力 计
解析:
本 题通 过 实 验 前 和 实 验 中 杠 杆平 衡 的 调 节 方法 、 杠 杆平 衡 的 判 断 考 查 学生 的 实 验操作 能 力 。 同 时 围 绕 探 究 实 施 情况 , 考 查 学 生 对 实 验方 案 的 改 进 和 优 化 、 评 价 和 反 思 的 能 力 , 引 导 学 生 做 “ 真 ” 实 验 、 “ 真 ” 探 究 , 关 注 学 生 科 学 探 究 水 平 的 提高。
3.中 考复 习 时 间 紧 、 内 容多 , 机 械 训 练 、 简 单 重 复 的 现 象 比 较普遍 , 大 多 数 学 生 处于 被 动 接 受 知识 的 状态 , 不 能 主动 构 建 知 识 体 系 。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师 生 首 先 要 从把握教 材 结构 体 系 出 发 , 根 据复 习 内 容 巧 用 知 识结 构 图 , 注 重 学 习 内 容 的 结 构 化 设 计 , 然 后 根 据 重 难 点 和 易 错 点 知 识采取 不 同 的 复习 策 略 。
重 点 知 识 题 串 突 破 教 学 中 应 引 导 学 生 回 归 教 材 , 夯 实 基 础 , 重 点 知 识重 点 突 破 。
1.通 过 创 设 多 变 的 问 题情 境 , 将 知 识 串 联 起来 ,
2.让 学生 学 会排 除干 扰 、 抓 住 要 点 , 有 意 识 地 渗 透 方 法 的 教 育 , 拓 展 思 维 的 深 度 和 广 度 , 培 养 学 生 的 知 识迁 移 能 力 。
例题:
装 卸 工 人用 如 图 5 装 置 将 重 为 8 0 0 N 的 货 物 提至 高 处 , 人 对绳 的 拉力 F 为 3 0 0 N , 货 物 在 10 s 内 勻 速 上 升 了 5 m ( 绳 重 及 摩 ^ 擦不 计) 。 ( 1 ) 根 据 题 中 条 件 画 出 滑 轮 组的 绕 线 .
( 2 ) 动 滑 轮 重 N 。
( 3 ) 绳 子 自 由 端移动 的 距离 为 m 。
( 4 ) 物 体 移 动 的 速 度 为 m/ s,绳子 自 由 端 移 动 的 速度 为 m/ s 。
( 1 ) 按 n = 3 绕线 ( 2 ) 1 0 0 N
( 3 ) 1 5 ( 4 ) 0 . 5 1 . 5
( 5 ) 绳 子 自 由 端 的 方 向 须 沿 方 向 ; 若 没 有 沿 这个 方 向 , 拉力 , 机 械 效 率 ( 后 两 空 选 填“ 变 大 ” “ 变 小 ” 或 “ 不 变 ” ) 。
( 6 ) 有 用 功 为 J , 总 功 为 J, 额 外 功 J,机 械 效 率 η= , 拉 力 的 功 率
是 W 。
(5) 竖 直 变 大 不 变
(6)4000 4500 500 88.9 % 450
( 7 ) 若物 体 的 重 力 变 为 5 0 0 N , 则 该 滑 轮 组 在 使用 过 程 中 , 机 械 效 率 将 , 动 滑 轮 重力 将 ( 此两 空 均 选 填 “ 变 大 ” “ 变 小 ” 或 “ 不 变 ” ) 。 此 时 的 拉 力 为 N , 机械 效 率为 。 此 时 将滑 轮组 改 成 另 一 种 绕 线 . 重 物 5 0 0 N 不 变 , 则 两 种 绕 线下 的 机 械 效 率 ( 选 填 “ 相 等 ” 或 “ 不 等 ” ) 。
( 8 ) 事 实 上绳 重 和 摩 擦 不 可 能 忽 略 。 若物 体变 成 500N 时 , 有 用 功 与 总 功 之 比 为 2 : 3 , 由 于绳 重 和 摩 擦 引 起 的 额 外 功 与 总 功 之 比 是 。
( 7 ) 变 小 不 变 200 83 .3 % 相 等
( 8 ) 1 : 5
电学专项解题
PART TNE
3
1.多档位电热器电功率的解题
在电学专项复习中,关于多档位电热器的档位辨别以及在不同档位下的电功率计算,这一类型的考题在复习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它集中考查了电学中多个知识点,如电路图的识别、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规律的理解、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的应用等知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多档位电热器电功率计算原理: P = U2 /R 在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电功率越小; 电阻越小,电功率越大。
高温档: 电阻最小、电功率最大;低温档: 电阻最大、电功率最小;中温档: 介于两者之间。
(1)如果电路中有两个相同的电阻:
当两个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最小,总功率最大,此时是高温档;
当两个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最大,总功率最小,此时是低温档。
( 2) 如果电路中有两个电阻 R1、R2,其中 R1 > R2 。
当只接入 R2 时,此时是高温档;当只接入 R1 时,此时是中温档; 当 R1 和 R2 串联时,此时是低温档。
或者是另外一种情况:
当 R1 和 R2 并联时,此时是高温档;当只接入 R2 时,此时是中温档;当只接入 R1 时,此时是低温档。
典型习题1
如图 是一台电烤箱的电路图,R1 和 R2 是两个发热电阻。
请分析: 当 电 烤 箱 分 别 处 于 高 温档、中温档、低温档时,
开关 S1 和 S2 如何操作。
解析:
根据 P = U2 /R ,当 U 一定,R 越大,电功率越小; 当 U 一定时,R 越小,电功率越大。
这个电路中,只有两个电阻,根据电路的结构,当两个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最大; 两个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最小; 只接入 R2 时,总电阻介于两者之间。
典型习题1
如图 是一台电烤箱的电路图,R1 和 R2 是两个发热电阻。
请分析: 当 电 烤 箱 分 别 处 于 高 温档、中温档、低温档时,
开关 S1 和 S2 如何操作。
当 S1 闭合,S2 接 b 时,R1 和 R2 并联,总电阻最小、总功率最大,属于高温档,总功率为 Pmax = U2 /R1 + U2 /R2 。
当 S1 断开,S2 接 a 时,R1 和 R2 串联,总电阻最大、总功率最小,属于低温档,总功率为 Pmin = U2 /(R1 + R2 )。
当 S1 闭合,S2 接 a 时,只有 R2 接入,属于中温档,总功率为P中档 = U2 /R2。
典型习题2
如 图 是某 款 有 加 热 和 保 温 功 能 的 电 热 饮 水 机 电 路 原 理 图 , 机 内 有 温控 开 关 S0 。
该 饮 水 机 的 部分 参 数 已 知 : 额 定 电 压 为 220 V , 加 热 时 的 额 定 功 率 为 880W , 保 温 时 的 额 定 功 率 为 400W , R1 和 R2 加 热 电 阻 丝 。
求 :( 计 算 结 果 若 不 能 整 除 , 保 留 一位小 数 )
( 1 ) 当 S 和 S0 闭 合 时 , 饮 水 机 处 在 什 么 状 态 ? 此 时 电 路的 总 电 流 是 多 大 ?
( 2 ) 电 阻 丝 R2 的 阻 值 为 多少 ?
( 3 ) 傍 晚 用 电 高 峰 期 , 若实 际 电 压 只 有 200 V 时 , 饮 水 机加 热 的 实 际 总 功 率 是 多 大 ?
解析:
( 1 ) 当开关S、S0 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220 V,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由P=UI= U*U/R = U2/R 知 ,此时电功率最大,电热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电路中的总电流可由I总 = P加热/U额求 得 。
( 2 )由(1)可知,开关S、S0 闭合时,R1和R2 并联,处于加热状态 ,功率为P加热,当温控开关S0断开时,成为只有R1 的简单电路 ,即在220V电压下R1 的功率为P保 温 ,则加热状态下私的功率P2=P加热—P保 温 ,再由P=U2/R,求出R2 。
( 3 )当电路两端电压为200V时,电热饮水机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可由实际电压和加热状态时的总电阻计算出实际功率( P实 = U2实/R)(解答过程略)
2.电路故障解题
电路故障是指由于不正确的操作或电路某处发生短路或断路,导致电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或电流表和电压表读数异常的情况 。
涉及题型:选择题 、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 。
电现象的学科特征: 微观 、 动态。
学生学习困难与障碍:学生答题找不到头绪 ,导致频频失分 。基于对电 路故障试题的学科属性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归纳并梳理出电路故障的 三种的解题类型及相应的教学建议 。
一 、 电 路 故 障 常 考 试题 类 型 常 见 的 电 路故 障 考 题有 线路 连 接 故 障 、 电 路 中 用 电 器 故 障 和 电 表示 数 异 常 三 大方 面 。
1 . 线 路 连接 故 障 初 中 科 学 涉 及 的 电 学 实 验 非 常 多 , 如 探 究 串 、 并联 电 路 电 流 特点 、 电压 特点 、 探究 电 流 与 电 压 、 电 阻 的 关 系 、 伏 安 法 测 电 阻 、 探 究 影 响 电 功 率 大 小 的 因 素、 测 量 小 灯泡 的 电 功 率 、探究 电 热 大 小 的 影 响 因 素 等 , 都需 要 准 确 连 接 电 路 。
一 般连 接 电 路 常 见 的 故 障 有 : 开 关 没 闭 合 、 滑 动 变 阻 器 没 有 “ 一 上 一 下 ” 连 接 、 闭 合开 关前 没 有 调 至 阻 值 最 大 处 、 电 流 表或 电 压 表 正 、 负 接 线柱 接 反 等 。
2.电 路 中 用 电 器 故 障 电 路有 通 路 、 短 路 和 断 路三 种 情 况 , 短 路 又 分 为用 电 器 短 路和 电 源 短 路两种 情 况 , 用 电 器 断路 和 短 路 都不 能 正常 工 作 。
以 常 见 的 串、并 联简 单 电 路 为 例 , 其 中 一 个用 电 器短 路或 断路都 可 能 会 引 起 另 一个 用 电 器 的 电 流 、 电 压发 生 变 化 。
3.电 表 示 数异 常 电 路 中 的 电 流 表 和 电 压 表 示 数 异 常 可 以 分 为 两 类 :
一是 电 表无 示 数 , 这 往 往 是 由 于 断 路或 者 短 路造 成 的 ;
二是 电 表 示 数 无 法 到 达理 想 值 , 如 在 探 究 电 流 和 电 阻 的 关 系 实 验 中 , 需 要 调 节 滑 动 变 阻 器 , 控 制 电 压 不变 。
二 、 电 路 故 障 答 题 分 析
1 . 线 路连 接故 障 答题 分 析 此类 试题 比 较 简 单 , 一 般 放 在 实 验探究 题 的 第 一 小 问 , 得 分率 比 较高 。
例 1 :
在研究“ 电流 与 电 压 的 关系 ” 时 , 小 明 连 接了 如 图 甲 的 电 路 , 电 源 电 压 U 为 3 V。闭 合 开 关 后 , 小 明 发 现 电 流 表 指 针 如 图 乙 所 示 , 出 现 这种 现象原因是:
解 析:
由 图 乙 知 电 流 表 指 针 指 向 零刻 度 的 左 侧 , 可 知 是连 接 电 路 时 , 电 流 表 的 正 负 接 线 柱 接 反 了 。
学 生 答 题 错误 的 原 因 主 要 有 :
① 审 题不 清 , 没 有 正 确 看 出 电 流 表 的 问 题 ;
② 知 识掌 握 不 扎 实 , 不 理解 电 流 表 指 针 反 转对 应 的 连 接 问 题 ;
③ 表 达 不 精 准 , 例 如 , 直接 回 答 接 反 了 , 没 有 准 确 指 出 是 电 流 表 正 负 接线 柱 接 反 , 或 者 回 答 电 源 接反 了。
例 2 :
在 做 “ 研 究 相 同 电 压 下 不 同 导 体 中 电 流 与 电 阻 的 关 系 ” 实 验 时 , 电 源 电 压 恒 为 3 V , 滑 动 变 阻 器规格 为 “ 20Ω 1.0 A ” , 还 有 多 个 阻 值不 小 于 5 Ω 的 定 值电 阻 可 供选 择 。
( 1 ) 实 验电 路 如 图 所示 , 检 查 电 路 时 发 现有 一 个 元件 连 接 错 误 ( 其他 元件 连 接 正 确 ) , 该元 件 和错误分别 是 。
解 析 :
实 物 图 的 连 接 错误 , 可 能 是:
滑 动 变 阻 器 连 接 错误 ;
电 表 连 接 错 误;
正 负 接 线 柱 接 错;
电 表 的 量 程选 择 错 误。
认真查看图片: 是 电 流 表 的 正 负 接 线 柱 接 反 了 。
注意事项:
从实物图的角度来考查 。
学生答 题时需要仔细观察 ,排除其他故障 ,聚焦错误点 。
2 .电 路 中 用 电 器 故 障 答题分 析
在 串 联 、 并 联 电 路 中 , 一个 用 电 器 的 故 障 容 易 引 发 另 外 一 个 用 电 器 的 电 压 或 电 流 发 生 变 化 , 此 类 问 题 的 故 障分 析 往 往 需 要 结 合 欧 姆 定 律 及 电 路 特 点 综 合分析, 难度较 大。
例 3 :
工 人 制 作 了 一 个 利 用 电 压 表 测 物 体 重 力 的 小 作 品 , 它 能 在 电 压 表 盘上 读 出 所 放 物 体 重 力 的 大 小 , 如 图 所 示 。 一 段 时 间 后 , 在 秤 盘 放 2 N 重 的 钩 码 时 . 表盘读数 比 2 N 大 , 换 不 同 重 量 的 钩 码 反 复 试 验 , 每 次 读 数都 不 同 且 大 于 钩 码 的 重 力 。 产 生 这 一 现 象 是 由 于 引 起 的 ( 填 字 母 ) 。
A .R1 短路 B. R1 断 路
C:R2 短路 D. R2断 路
解 析 :
这 是 一个 串 联 电 路 , 电 压 表 测 量 的 是 R2 a P 段 电 阻 两 端 的 电 压 。
通过 读题 可 知 用 电 压 表 的 示 数 表示 物 体 的 重 力 大 小 , 测 量 结 果 偏 大 。
分 析 电 路 可 知 , 如 果 R1和R2 断路 , 则 电 路 中 没有 电 流 , 所 以 不 可能 发 生 断 路 。
如 果 R2 短 路 , 电 压 表 也 没 有示 数 , 只 能 是 R1短 路 , 导 致 电 路 中 电 流 变 大 , 段 电 阻 两 端 的 电 压 也 会 偏 大 。
学生 答 题错 误的 原 因 主要 有 :
① 没 有 看 出 电 压 表正 确 测 量 的 范 围 , 认为 尽 是 滑 动 变 阻 器 ;
② 不 能 正 确 区 分 串 联 电 路 中 断 路 或 短 路 时 电 路 中 电 流 和 电 压 的 变化 关系 。
3 . 电 表 示 数异 常 故 障 答题 分析
电 学 实 验 中 经 常 用 到 电 压 表 和 电 流 表 , 电 路 故 障会引 起 电 表 示 数 出 现 异 常 , 常 见 的 如 小 灯 泡 断 路 、 短 路 等 导致 电 表 示 数 突 然增 大 或 者为 零 。
例 4 :
某同学小 科 测 量 额 定 电 压 为 2.0V小 灯泡 的 电 功 率 , 电 路 图 如 图 甲 所 示 , 电 源 为两 节 干 电 池 , 利 用 测 得 数 据 绘 制 图 像 如 图 乙 、 丙所 示 , 图 中 x 为 滑 片 P 移 动 的 距 离
问题:
当 滑 片 P 移 动 的 距离 为 a 时 , 图 丙 中 电 流 突 然 变 小 的 原 因 是 。
解 析:
根据 图 乙 、 丙 可 以 看 出 , 滑 片 P 移 动 距离 为 a 时 电 压 表示 数 突 然 增 大 为 电 源 电 压 , 电 流 表示 数突 然 减 小 为 零 , 可 以 初 步 判 断 为 断 路 . 因 为 电 压 表有 示数 , 可 见 不 是 滑 动 变 阻 器 断 路 , 所 以 答 案 为 小 灯 泡 断路 。
学生答错原因:
① 获 取 有 效 信 息 有 误 , 没 能有 效 提 取 到 电 压 表 和 电 流 表 的 示 数 变 化 ;
②没 有 正 确 建 立 常 见 故 障 导 致 的 电 压 表 和 电 流 表变化 的 规 律 ; ③ 受 到 试 题 题 干 干 扰 , 将 故 障 聚 焦 到 滑 动变 阻器 上 。
三 、 电 路 故 障 的 备 考 复 习 策 略
在 对 电 路故 障 试题 的 分 类 和 答 题 分析 的 基 础 上 , 针 对 不 同 的 答 题 错 误 , 可 以 采 用 不 同 的 教 学策 略 , 使 学 生加 深 对 电 路 故 障 试 题 的 理 解 , 提 高 备 考 效 率。
1 . 建立 解 题 模 型 , 强 化 逻 辑 推 理
电 路 故 障 的 类 型 多 样 , 应建 立 常 见 的 解 题 模 型 , 把 各 种 故 障 列 表 对 比 , 提 炼 规 律 , 分类 记忆 。
如: 在 串 联 电 路里 ---- 短 路 有 电 流 , 断 路无 电 流 。
确 定 电 路 故 障 问 题 解 决 的 一 般 流 程 是 :
① 判 断 电 路 连 接 方 式 ( 串 联 或 并 联 ) ;
② 明 确 各 电 表 的 测 量 对 象 ;
③ 分 析 电 路 故 障 类 型 ( 断 路 或 短 路 ) ;
④ 确 定 电 路 故 障 具 体 位 置 。
2 .树立问题意识 ,强化实验教 学
在电学实验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在实验教学中创造问题,让学生都到异常 对电路故障的认识就会加深。
例 如: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教师演示了将滑动变阻器调至阻值最小处 ,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 的瞬间小灯泡很亮并烧毁,明显的实验现象和偶然的电路故障让学生深刻地记住了闭合开关前要 将滑动变阻器调至阻值最大处来保护电 路 。
在实验课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实验,如电流表反转、小灯泡不亮等,并组织学生在实 验结束后讨论交 流,并借助实验器材检验猜想 。通过梳理问题意识 ,强化实 验教学来真正的探 究一些电路故障。
案 例 1:
串 联 电 路 的 断 路 故 障 分 析 如 图 所 示 , 电 路 中 有 一 个灯 泡 开路 , 选择导 线 、 电 压 表 或 电 流 表排查 是哪 个 灯 泡 开 路 。
要 求 : 将 自 己 选 择 的 器 材 添加 到 图 中 , 并 预 测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 排查 出 故 障 。
答 : 选 择 , 如 果观 察到 , 说明 是 灯 开 路 。
学 生 通 过 自 主 学 习 和 小 组 讨论 , 学 会用 导 线 、 电 流 表 和 电 压 表 排查 故 障 , 并 在 实 验 中 验 证 自 己 的 猜 想 , 不仅加 深 了 对 知 识 的 理 解 , 也 提 高 了 动 手 能 力 , 激 发 出 更 高 的 学 习 兴趣 。
3 . 重 视概念 转 变 , 强 化 习 题教 学
学 生对 电 路故 障 的 分析 出 现 问 题 , 往 往 是 由 于 自 己 脑 海 里 存 在 错 误 的 前 概 念 , 如 不 能 正 确 理 解 短 路或 断 路带来 的 影 响 。 曾 经有 学生 很 疑 惑 问 老 师 : 短 路 不 是 电 流 更 大 了 吗 , 为 什 么 灯 泡 不 亮 呢 ? 再 如 , 学 生不 能 理解 , 小 灯 泡 断路 了 , 为 什 么 测 小 灯 泡 的 电 压表 还 有 示 数 呢 ? 这 些 错 误 的 前 概 念 严重 影 响 了 学生 答 题 。 因 此 , 在 电 路故 障 的 习 题课 上 , 教 师 要 注 意适 当 地 引 导 学 生 暴露 错误 的 前 概 念 , 激 发 认知 冲 突 , 并 通 过 实 验 演 示 , 构 建科 学 的 概念。
案例 2: 并 联 电 路的 断路故 障 分 析
如 图 所 示 , 并 联 电 路 中 , 如 果 灯 泡 L1 突 然 断 路 , 电 流 表 A1 和 A2 的 示 数会如 何 变 化 ?
根 据并 联电 路 的 特 点 , 如 果 L1 突 然 断 路 , 那 么 L1 这 条 支 路 就 不 分 流 , 所 以 L2 这 条 支 路 分 到 的 电 流 就会 增 大 . 因 此 A1 不 变 , A2 变 大 。
解题策略:
① 先 让 学 生 分 析 问 题 , 暴 露 问题 ;
② 制 造 认 知 冲 突 , 教 师 接 着 分析 , 如 果 L2支 路 的 电 流 变 大 , 那 么 灯 泡 应 该会 变 亮 , 根 据 生 活 常 识 , 家 庭 电 路 的 灯 泡 都 是 并 联 的 , 如 果 我们关 掉一 盏 灯 , 另 外 一 盏灯 会变 亮 吗 ?
最 后 , 教 师 演 示 电 路 连 接 , 断 开 L1 , 发 现 是 A1 变 小 , A2 不 变 ;
③建 构科 学 概念 , 并 联 分流 时 , 总 电 流 是 各 支 路电 流 相 加 , 而不 是 不 变 的 , 因 此我 们 可 以 更 贴切 地 说“ 并 联 合 流,” 同 时 , 并联 电 路的 各 支 路是 相互不 干扰 的 。
3.动 态 电 路 解 题
动态电路 指 通过 某 种 因 素 引 起 电 路 中 电 流 、 电 压 、 电 阻 以 及 电 功 率 的 变 化 。 动 态 电 路 的 分 析 , 是 欧 姆 定 律 的 延 伸 和 应 用 , 是 初 中 电 学 的 重 要 内 容 , 也 是 历 年各 地 市 中 考 的 热 点 。 动 态 电 路 因 灵 活 多 变 、 综 合 性 强 、 难 度 较 大 , 常 常 作 为 多 选 题 的 压 轴 题 , 考 生 失 分 率较 高 。 因 此 , 掌 握 动 态 电 路 的 特 点 及 解 题 思 路至 关 重要
(1)动态电路考查类型:选择题 、 填空、实验 、作图 。
(2)动态电路特点:涉及的电学知识和规律几乎贯穿了初中电学的始终,知 识面跨度大 。
(3)现状:学生若不能熟练掌握识别电路的方法 、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以及欧姆 定律等规律的应用 , 解题就无从谈起 。若只是掌握这些电学的基本 规律 ,而没有掌握一 定的 科学分析方法 ,在面对错综复杂 、灵活多样的动态电 路问 题时 , 学生就很难找 到 正确答案 。因此在分析动态电 路时 ,要善于对其进行归类总结 ,寻找其分析模式 ,让学生在解题时有法可依。
动 态 电 路 的 四 种 基 本 模 型
随 着 电学 的 纵深学 习 , 动 态 电 路也 由 简 单 逐 渐 走 向 复 杂 , 在 中 考 复 习 时 , 应设 法 将动 态 电 路 由 繁 化 简 。 仔 细 研究 动 态 电 路 , 会 发 现 动 态 电 路 的 载 体 , 不 外 乎 是 串 、 并 联 两种基 本 电 路 ; 而 动 态 电 路 变 化 的 “ 引 子 ” , 也 可 以 总 结 为 滑 动 变 阻 器 ( 敏感 电 阻 ) 类 和 开 关 断开 闭 合 类 。 这样 就 可 将 花 式 的 动 态 电 路 总 结 成 如 图 所示 的 四 种 基 本 模 型 了 。
“四 步法”分析案例:
如 图 所示 电 路 , 开 关 闭 合 , 滑 片 P 向 左 移 动 时 , 各 电 压 表 及 电 流表 的 示 数 如何变 化?
第 一 步 :
识 别 基 本 电 路连 接 方 法 和 判 断 电 流 表 的 测 量 内 容 。
利 用 “ 去 电 压表 法 ” 判 断基 本 电 路连 接方式 , 将 原 图 中 连 接 的 三 只 电 压 表去 掉 后 ,电 路图 如 图 所示 , 识 别 基 本 电 路 的 连 接 方式 是 R1 与R2 串 联 , 串 联 电 路 电 流 处 处 相 等 , 电 流 表测 量 这 个电 路 中 通 过 各 元 件 的 电 流
第二步 :
正 确 判 断 电 压 表 的 测 量 内 容 。
电 路 中 有 多 个 电 压 表 , 可 以 逐 个将 电 压表 放 回 电 路正 确 识 别 每 个 电 压 表 测 量 内 容 。 若识别 电 压 表 V 测 量 内 容 , 只 将 电 压 表 V 放 回 电 路 中 , 如 图 所 示 , 并 正 确 判 断 出 电 压 表 V 与 R1 R2 并 联 , 因 此 电 压 表 V 测 量的 是R1 R2两端 总 电 压 。 同 样 , 再 逐 个 判 断 电 压 表 V1 和 V2 测 量 的 内 容 分 别 是 R1 两 端 电 压 和 R2两 端 电 压
第三 步 :
根 据 滑动 变 阻器 的 阻 值 变 化 判 断 电 流 表 的 变 化 。
根据题意 向 左 移动 滑 片 P , 滑 动 变 阻 器 R2 接 入 电 路的 阻 值 变 小 , 串 联 电 路 总 电 阻 R 也 变 小 , 电 源 总 电 压 不 变 , 根据 欧 姆 定 律 I = U/R可 知 电 流将 变 大 , 因 此 电 流 表 A 的 示 数变 大
第 四 步 :
根据 滑 动 变 阻 器 的 阻 值 变 化 判 断 电 压 表 的 变 化 。
如 图所 示 , 根 据题 意 向 左 移 动 滑 片 P , 滑 动 变 阻 器 R2 阻 值 变 小 , 再 根 据 串 联 电 路总 电 压 的 分 配 规 律 U1 :U2 = R1 : R2, 可 知 电 阻R2变 小 时 分得 电 压 变 小 , 因 此电 压 表 V2 示 数 变 小 ; 因 为总 电 压 不 变 . 电 阻 R1 阻 值 虽 不 变 但分得 电 压 将 变 大 , 因 此 电 压 表 V , 示 数 变大.
声学、热学专项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PART FNE
4
“声” 是 物 理学 知识 的 组 成之一 , 涵 盖 在 “ 波 ” 的 范 畴 内 。 中 考 主要 考查 声 音 的 产 生 及 传播 、 乐 音 的 三个 特性 ( 音 调 、 响 度 和 音 色 ) 。 所 占 分 值 不 等 , 题型 多 为 选 择题或 填 空 题 , 属 记忆 、 理解 和 应 用 层 级 , 是 必 争 之 分 。
复 习 中 应 夯 实 基 础 知 识 , 利 用 典例 对 学 生 思 维节 点 的 障 碍 进 行突 破 , 避 免单一 重 复 的 题海 战术 。
“热” 在 初 中 阶 段 , 主 要 是 热 现 象 、 热 和 能 两 大 板 块 , 中 考 重 点 考查 物 态 变 化 及 特 点 、 热 运 动 、 内 能 及 改 变 方 法 、 热 机 、 比 热 容 等 。
物 态 变 化大 多 直 接 呈 现 情 境 , 从 中 获 取有 用 信 息 , 重 在 考查学生 利 用 所学 知识 分析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的 能 力 ; 利 用 分子 模 型 从 微 观 角 度 去 解 释并 加 以 理解 , 可 避 免 机 械 记忆 , 提 升 记 忆效 率 。
比 热 容 及 相关 内 容 ( 热 量 、 燃 料 的 热 值 、 热 效 率 等 ) 大 多 以 计 算 形 式 出 现 , 并 与 其 他 能 量 形 式 进 行 整 合 , 进 行能 量 转 化 方面 的 综合考查 。
例 1 :
8 个 相 同 的 玻 璃 瓶 中 灌 人不 同 高 度 的水 , 仔 细 调 节水 的 高 度 , 敲击 它 们 , 就可 以 发 出 不 同 音 调 的 声 音 来 , 而 用 嘴 吹 每 个 瓶 子 的 上端 , 可 以 发 出 哨 声 , 则 下 列 说法 正 确 的 是:
A. 敲击瓶 子 时 , 声 音 只 是 由 瓶 本身 的 振 动 产 生 的
B. 敲击 瓶子 时 , 声 音 只 是 由 瓶 中 水 柱 的 振动 产 生 的
C. 用 嘴 吹 气 时 , 哨 声 是 由 瓶 中 空 气 柱 振 动 产 生 的
D . 用 嘴 吹 气 时 , 哨 声 是 由 瓶 中 水 柱 的 振 动 产 生 的
一 、 高频 考 点 1:声 音 的 产 生 及传 播
分 析:
单一 物 体 振 动 发 声 , 学生 容 易 找 到 声源 , 但现 实生 活 中 的 情 境 是 没 有经 过加 工 的 复 杂 现象 , 并非 简 单 的 物 理 模 型 , 学 生 由 于 找 不 准 具 体 的 发 声 物 体 很难做 出 正 确 判 断 。
答 案 :C
解题 指 导:
先 找 题 眼 , 不 难 发 现 “ 敲击 ” 和 “ 吹 ” 的直 接对 象 , 前者 是 瓶 , 后 者 是 瓶 中 空 气 。 再 看 选项 中 关于二者 的描述 , 显 然 B 和 D 明 显 不 符 。 由 强调 单一 物体 的 “ 只 是 ” 一词 人 手 , 进 一步 思 考 瓶和 空 气 能 否 带动 接触的 物 体 , 从能 否 发 出 不 同 音 调 的 声音 , 最 终做出 判 断 。
教 学 建 议
① 引 导 学 生 善 于 捕捉 “ 题 眼 ” , 充 分 利 用 题面 和 选 项 中 给 出 的 信 息 , 寻 找 内 在 的 关 联 , 并能 对其相 关外 延 进 行 扩 充 ;
② 教 学 中 , 尽量 选择 全面 展 示 固 体 、 液 体 、 气 体 振动 发 声 的 例 子 , 如 本 题 中 的 情 境 。
高 频 考 点 2: 区 分 乐 音 的 三 个 特 性
例 2:
下 图 做 法 中 , 不 能 改 变 音调 的 是 ( )
A.用 同 一 张 卡 片 先后 以 不 同 速度 划 过梳 齿
B.用 相 同 力 度 敲 击 大 小 不 同 的 编钟
C.改 变 杯 内 水 量 , 用 湿 手摩 擦杯 口 发 声
D. 保 持钢 尺 伸 出 桌 面 的 长 度 不 变 , 用 大 小 不 同 的 力 拨 动 钢 尺
答 案 D
分 析 :
音 调 、 响 度 和 音 色 历 来 是 学生 较 难 辨 析 和 清 楚 记 忆 的 概 念 , 此 题选 项 中 的 每 一 个 改 变 , 所 谓 的 “ 不 同 ” 究 竟 是 改 变 了 什 么 , 即 频率 、 振 幅 或 声 源 本 身 , 学 生 很 容 易 混 淆 。
解 题 指 导:
判 断 的 关 键 是 先 看声 源 本 身 有 没 有 发 生 改 变 , 若 改 变 , 则 音 色 变 化 ; 若不 变 , 再 看 改 变 的 是 声 源 振 动 的 快 慢 ( 即 频 率 ) 还 是 振 动 的 幅 度 ( 即 响 度 ) , 若是 频 率改 变 , 则 音 调 变 化 , 若 是 振 幅改 变 , 则 响 度 变 化 。 一 般 “ 速 度 ” 指 “ 频 率 ” ; “ 力 度 ” 指 “ 幅度 ” 。
教 学 建 议:
①在 教学 过 程 中 , 可 借 助 信息 处 理 软 件 , 将声 音转 化 为 波形 图 , 使 其可 视 化 , 改 变 对 乐 器 敲击 或 者拨 动 的 速 度 和 力 度 等 , 呈 现 出 不 同 的 波 形 图进 行 比较 和 辨 析 . 增 强 学 生 的 形 象 记 忆 ;
② 结 合 音乐 课 , 让学生认 识多 种 乐 器 , 对 于 管 乐 器 、 弦 乐 器 以及 打 击乐 器进 行分 类剖 析 , 鼓励 学 生 寻 找 生 活 中 的 乐音 , 利 用 家 中 的 锅 碗 瓢 盆 、 桌 椅 板 発 等 发 出 各 种 声音 , 进行有 机 地 组 合 , 或 者 利 用 现 有 的 材 料 进 行 简单 的 手 工制 作 , 创 作 出 美 妙 的 音 乐 ;
③ 加 强 一 定 量 的 辨识 训 练 。
例 3 :
生 活 中 有 很 多 热 现 象 , 下 列 解 释 正 确 的 是 ( )
A. 冬 天 司 机 往 汽 车 的 水 箱里 加 点 酒 精 是 为 了 提高 液 体 的 凝 固 点
B .皮 肤 上涂 一些 酒 精 会 感 到 凉 爽 是 因 为 酒精 蒸 发 时 放 热
C . 冻 豆腐 里 面 的 小 孔 是 由 于 豆 腐 里 的 水 先 凝 固 后 熔 化 形成 的
D. 从冰 箱 里 取 出 的 易 拉 罐 外壁 会 出 现 小 水滴 是 水 蒸 气 凝华形 成的
答 案 C
高 频 考 点 3:物 态 变 化
错 因 分 析 :
物 态 变化 普遍 存在于 日 常 生 活 中 , 但学 生 往 往缺 乏 相 关的 生 活 经 验 , 对 物 态 变 化 的 现 象 没 有 开 展 仔 细地 观察 , 缺 乏 最 基 本的 认知 。 找 不 到 物 态 变 化的 发 生 的 主 体 , 即 搞 不 清 楚 研 究 对 象 。 判 断 不 清 物 态 变 化 中 涉 及 的 吸 热 、 放 热 , 记忆 也 常 混 乱。
解 题 指 导:
明 确 往 水 箱 里 加 点 酒 精 是 为 了 防止 凝 固 , 需 要搞 清 楚 的 是 降低 凝 固 点 易 发 生 凝 固 , 还是 升高 凝 固 点 易 发 生 凝 固 , 可 借 助 竖 直 的 温 度 轴 进 行理解 。
吸 ( 放 ) 热 问 题 可 借 助 六 种 物 态 变 化 的 图 形 构 建 ( 如左 图 ) 以 及 分 子运 动 的 模 型 ( 如 右图 ) , 从微 观本 质上 加 以 理 解 和 记忆 。 根 据描述 的 现 象 , 找准 研究 对象 的 起 始 状态 和 最 终 状 态
教 学 建 议:
① 可 利 用 归 纳 的 方 法 来 建 立六 种 物 态 变 化 的 概 念 , 在 课堂 教 学 中 尽 可 能 多地呈 现生 活 实 例 , 如 在 教 学 液 化 概 念 时 , 可 呈 现 上述 选 项 D 中 的 现象 , 以 及 戴 眼 镜 的 同 学 在 镜 片 上 哈 气 、 观察 教 室 玻 璃 窗 的 内 外 壁 、 戴 口 罩 后 眼 镜 片 上 易 出 现 模 糊 等 生 活 情 境 , 请学 生 归 纳 这些 现 象 的 共 同 点 以 及 发 生 条 件 , 增 强 基础 认 知 ;
②结 合地 理 中 的 天 气 教 学 , 对“ 霜 、 雪 、 雨 、 露 ” 等 自 然 现 象 进行 辨 析 , 若 教学 恰在 冬 季 , 可 鼓 励 学 生 进 行 实 地 观 察 , 或 教 师 多 拍 一些 照 片 作 为 素 材 , 拉 进 与 生 活 的 距 离 ;
③ 引 导 学 生 利 用 图 表 等 形 式 , 对 所 学 的 知 识尤 其 是 相 近 的 概 念 进 行整 理和 辨 析 . 如 表 1 、 表 2 所示 。
高 频 考 点 4 : 熔 化 和 沸 腾 实 验
例 4 小 强 对 热 现 象 的 有 关 实 验 进 行 如 下 探究 :( 1 ) 在 探究 “ 冰 熔 化 时 温 度 的 变化 规 律 ” 实验 中 用 “ 水 浴 法 ” 加 热 , 其 目 的 是 使 冰 ; 根 据 图 甲 可 知 , 冰 属 于 ( 选 填 “ 晶 体 ” 或 “ 非 晶 体 ” ) 。
( 2 ) 完 成上 述 实 验后 , 小 强 换 用 其 他 装 置 继 续 探究 “ 水沸 腾 时 温 度 变 化 的 特 点 ” 。 加 热 一段 时 间 后 , 烧杯 内 的 水 温 度 升 高 , 这 是 通
过 的 方式 增 加 水 的 内 能 。 图 乙 水的 沸 点 没 有 达 到 1 0 0 °C , 可 能是 当 地 大 气 压
强 ( 选填 “ 高 于 “ 低 于 ” 或“ 等于” ) 1 标 准 大 气 压。
( 3 ) 结合 两 次 实验 图 像 可 知 : 冰 的 熔 化 过 程 和 水 的 沸 腾 过 程 具有 的 共 同 特 点 是 。
答 案 ( 1 ) 均 匀 受 热 晶 体 ( 2 ) 热传 递 低 于 ( 3 ) 持 续 吸热 , 温 度不 变
分 析:
缺 乏 实 验 的 实 操 与 近 距 离 观察 记录 的 体验 , 没有 一 手 的 感 性 认 知 , 大 多 属 于 单纯 的 记 忆 。 相 近 概念 之 间 没 能 进 行辨 析 和 联 系 , 所 学 概 念 基本 是 零 碎 的 、 片 段 式 的 , 缺 乏 对 知 识 的 迁 移 和 整合 能力 。
解 题 指 导:
观 察 图 像 并 对 相 关知 识 进 行 联 系 记 忆 , 明 确 熔 化 的 两 个 必 要 条 件 , 持 续 吸 热 和 温 度 保 持不变 。 明 确 大 气 压 与 液 体 沸 点 的 关 系 。 能 从 图 中 找 出 熔 化与 沸 腾 这 两 个 概 念 的 共同 点 。
教 学 建 议 :
① 尽 量 不 要 以 视 频 来 取 代 现 场 的 实 验演 示 , 对于 常 见 的 考 法 , 能 在 实 验 过 程 中 创 设 相 应 条 件进 行 呈 现 的 , 都 要 做 预 设性 的 展 示 , 加 深 对 正 确 解 法 的 印 象 ;
② 以 实 验 为 载 体 , 对 “ 热 ” 相 关 知 识进行 整合 , 从宏 观现 象 的 观 察 到 微 观 本 质 的 解 释 , 可 一 气 呵 成 , 并 视 学 生 的 接 受 度 适 当 增 加 难 度 ;
③分 析 图 像 时 , 要 一 次 分 析 到 位 , 鼓 励 学 生 仔 细 观 察 , 充 分挖 掘 图 像 所 包 含 的 物 理 信息 ;
④ 有 意 识地 培 养 学生 的 知识 迁 移 能 力 , 中 考 复 习 异 于 章节 性 复 习 , 需 要 学 生 对 于 知 识 建 立 “ 系 统 ” 的 概 念 , 克 服 所 学 知识 在学 习 时间 上 的 跨 度 , 进 行 有 机整 合
例 5:
1 8 4 5 年 焦 耳 做 了 用 摩 擦 加 热 液 体 的 实 验。 实 验 如 图 所 示 : 容 器里 装一 定 质 量 的 水 , 中 间 安 装 带 有 叶轮 的 转 轴 , 转 轴 上 绕 上 绳 子 , 绳 子另 一 端通 过滑 轮 与 重 物 相 连 。 当 重 物 下 降 时 , 绳 子 拉 动 转 轴 转 动 , 带 动 叶 片 旋 转 , 由 于 叶 片 和 水 的 摩 擦 , 容 器里 的 水 温 度 升 高 。 通 过 测 量和计 算 , 可 以 比较 重 物 减 少 的 机 械能 与 水 增 加 的 内 能 的 关系 。 该 实 验 为 能 量守 恒 定 律 的 确 立 奠 定 了 定 量 的 实验基 础 。
高 频 考 点 5 : 比 热 容 和 能 量
( 1 ) 若 实 验 中 两个 重 物 的 总 质 量 为 2 5 k g , 下 降 高 度 为 1 0 m , 则 这 两 个 重 物 减 少 的 总 机 械 能
为 J ;
( 2 ) 若容 器 中 水 的 质 量 为 0 . 5 k g , 实 验 测 得水 温 升 高 1 °C , 请计算 水 内 能 的 增 加量 。 [ 4 = 4 . 2 X 1 0 3 J / ( kg - °C ) ] ;
( 3 ) 某 兴趣 小 组 多 次重 复 以 上 实 验 , 发 现 实 验 结果 和 能量 守 恒 定 律 并不 吻 合 。 请 写 出 造 成 这 种结果 的 可 能 原 因 ( 写 一 种 即 可 ) 。
答 案 ( 1 ) 2 5 0 0 ( 2 ) 2 1 00 J ( 3 ) 由 于 转 轴 处 存在 摩 擦或 液 体散热 ( 合理 即 给 分)
分 析 :
机 械能 及 内 能 、 比 热 容 相关计 算 公 式 的 遗 忘及 计算 错 误 。
对 于 模 型 所 包含 的 物 理 意 义 及其 所 涉及 的 能量 守恒 无 法进 行拓 展 , 缺 乏 动 态 想 象能 力 , 看 不 懂 图 中 物 体 的 工作 过 程 。
解 题 指 导 :
读不 懂 图 意或 题 意 时 , 可 直 接 从 问 题入手 , 对于 一些 简 单 的 要 求 , 如 第 ( 1 ) ( 2 ) 问 的 计 算 , 进行 直 接 解 答 。 把 握 考 题 考 查 的 中 心 知 识点 , 围 绕 能量 守恒 进行多 种 形 式 能 的 思 考 。
教 学 建 议 :
中 考题 中 总 有 一 些题 所 涉 及 的 模 型 或 前沿 科技 是 学 生 陌 生 的 , 因 此 , 在 平 时 的 教 学 中 , 教 师 应有 意 识 地 去 搜 集 物 理 情 境 , 编 制 练 习 题 或试 题 , 或挑选具备情 境 的 试 题 , 在 课 堂 中 应 用 , 增 强 教 学趣 味性 和 实 用 性 的 同 时 , 培 养 学 生 分 析 实 际 问 题的 能 力 , 提升 学科 素 养 。
图像专题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PART FNE
5
图 像 自 身 具 有 直 观 、 生 动 的 特 征 , 能 有 效启 发 科学思 维 , 并 且 可 以 作 为 一 种 分 析 、 研究 物 理 问 题 的 手 段 和 直 接 用 来 解 决 物 理 问 题 的 有 力 工 具。
学 生 对 图 像 的 理 解 和 应 用 的 评 价 标准 定 为 : 用 数 据 表 格 、 几何 图 形 、 物 理 图 像 等 描 述物 理过 程 和 物 理规 律 , 正 确 提取 物 理 图 像 中 所 反 映 的 物 理 规律 的 重 要 信息 , 建 立 物 理 公式 、 物 理 图 像 、 物 理情 境 之 间 的 正 确 联 系 .
考 题 1 :
在 “ 探 究 冰 熔 化 时 温 度 的 变 化 规 律 ” 实 验 中 , 如图 是 冰 熔 化 时 温 度 的 变 化 曲 线 . 由 图 可知 , 冰 在 熔 化 过 程 中 , 温 度 _ ( 选 填 “ 升 高 ” “ 降 低 ” 或 ‘ 不 变 ” ) , 内 能 ( 选 填 “ 增 加 ” “ 减 少 ” 或“ 不 变 ” ) 。
考题 2:
某 轿 车 在 平 直 0 1 公路上 行 驶 的 4 5 s 内 , 其 速 度 v 与t 、 动 力 F 与 时 间 的 关 系 图 像分 别 如 图 甲 、 乙 所 示 。 已 知 前 10 s 轿车 运 动 的 路程为 100 m ,
求 :
( 1 ) 前 1 0 s 轿 车运 动 的 平均 速 度 。
( 2 ) 轿 车 在 匀 速 直 线 运 动 阶 段 通 过 的 路程 ;
( 3 ) 动 力 F 做 的 总 功。
这 两 道 考 题 的 图 像 信 息 是 比 较 直 观 的 。 图 像 信息 的 获 取 。
首 先 要 分 析 图 像 的 横 坐 标 和 纵 坐 标 , 理 清 图 像反 映 的 是 哪 两 个 物理 量 之 间 的 关 系 ;
其次 是从 图 像 中 直 线 的 拐 点 或 曲 线 的 变 化 趋 势 来 分 析 物理 现 象 ( 或物 理过 程 ) 的 动 态 特 性 。
第一个图 描 述 的 是 冰 熔 化 时 温 度 随 时 间 变 化 的 图 像 。
从 图 像上可 知 :
( 1 ) 冰 的 熔点 是 〇 °c , 即 温 度 保 持不 变 的 那 段 水 平 线段 ;
( 2 ) 熔 化 时 间 4 mi n ( 2 mi n ~ 6 mi n ) ;
( 3 ) 由 溶 化前 后 升 温 现 象 可 知 , 冰溶 化 时 持 续 吸 热 , 内 能 增 加。
分 析第 2 个 图 要 从 两 个 图 像 反 映 的 本 质 入 手 。
图 1 甲 是 v-t 图 像 , 其反 映 的 是 物 体 的 运 动 状态 ;
图 1 乙 是 F-t图 像 , 反 映 的 是 物 体 的 受 力 情 况 。 再寻 找 两 个 图 像 的 联系 , 可 发 现 两 幅 图 像都 在 1 0 s 时 出 现 拐 点 。 然 后 对 两 幅 图 中 时 间 对 应 的 图 线 相 结 合进 行 分析 , 得 出 结论 。
如 0~10S 中 , 甲 图 的 图 像是 一 条 斜 向 上 的 直 线 , 说 明 轿 车 处 于 匀 加 速 状 态 , 图 1 乙 对 应 的 动力 F 为 4 0 0 0 N , 两 图 结 合 的 信 息就是 轿 车 在 4 0 0 0 N 的 动 力 作 用 下 做 匀 加 速运 动 。
在 10~45S 中 , 图 1 甲 是 一 条 水 平直 线 , 结 合 图 1 乙 可 知 轿 车 在 1000N 的 动 力 作 用 下 以 2 0 m/ s 的 速 度做 匀 速 直线运 动 。 由 两 幅 图 的 信 息 综 合 分析 , 轿 车 的 运 动 状 态 便很 明 了 , 此 时 再 利 用s=vt、 W=FS 来 算 出 总 路 程 及 总 功 。
建议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PART SNE
6
解题建议
1.注重物理学科的本质,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不同年龄的学生认知能力不同,感知水平也不同。学习兴趣是课堂上最有效的催化剂,对于教师来 说,应扬长避短,做好课堂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解题建议
2.强化物理学科的模式,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看,教学是一项复杂的认知活动。教师可以适时地采取分组讨论、小组竞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应该随时解决学生的质疑和提问,拓宽学生的思维。
解题建议
3.引入物理实质例题,训练学生的思维技巧
“例题”是物理教学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每个教师必须 重视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解题情况,我们可以掌握学生对物 理知识的接受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步骤。
小结
物理是一门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的学科,对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有要求。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担负着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训练他们思维习惯的重要任务,要注重物理学科的本质,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生活技能,但还是缺乏实 际的训练。只有从实际的教学情况出发,提升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才能配合各种新时期的物理实质例题,训练学生的思维技巧。
谢谢聆听
2023.04.2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