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梦回大宋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吹的游人醉,错把杭州当汴州。
陈寅恪: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费正清:
唐宋两朝蓬勃兴起的中国文明,似乎超过欧洲是毫无疑问的。
后世人说……
当时人说……
提起宋,你的第一印象是?
陆员外的一天
李小二的一天
陆员外:
生活在南宋后期,
于临安任职。
李小二:
生活在南宋初期,居于临安,世代农耕的普通百姓。
选择开启?
陆员外的一天
李小二的一天
一、 李小二的一天
耕作与饱腹
(一)
平凡与别致
(二)
喧闹与繁华
(三)
牛耕
收获
插秧
入仓
扬场
灌溉
李小二选择了插秧,请问他应该种植什么才能收获得多?
粟米
小麦
水稻
(一)耕作与饱腹
“苏湖熟,天下足”
南方的农业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发展?
(一)耕作与饱腹
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旱,西天菜豆子多而粒大,各遗使以珍货求其种。
——[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下《真宗求占城稻种》
大中祥符四年……帝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遗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稍)小,不择地而生。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
占城稻有什么特点?
秧马:种植水稻时,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北宋开始大量使用。其外形似小船,头尾翘起,背面象瓦,供一人骑坐。插秧用右手将船头上放置的秧苗插入田中,以双脚使秧马向后逐渐挪动;拔秧则用双手将秧苗拔起,捆缚成匝,置于船后仓中,可提高功效及减轻劳动强度。
(一)耕作与饱腹
秧马
复种技术
还有其他原因吗?
李小二从农田回来,走到街上,看到小作坊里的妇女们正在纺织一种精美的布料,然而身上穿的却比较粗糙,李小二心想,以后要是有更加物美价廉的布料适合普通百姓穿着就好了。请问:
李小二的看到的布料可能是什么?妇女们穿着的布料可能是什么?“更好的布料”将会是什么?
(二)平凡与别致
A 丝织布衣裳 B 棉布衣裳 C 麻布衣裳
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
考古出土的南宋棉毯 黄道婆和三锭脚踏纺车
(二)平凡与别致
李小二想了想,决定去购置一些生活用器,请问他有可能购买以下哪一种呢?
磁州窑器 建州窑器 钧窑器
“长寿绣”枕头
划花书法纹枕头
黄缎绣葫芦万字百子枕
(二)平凡与别致
官窑
哥窑
钧窑
汝窑
定窑
(二)平凡与别致
八大窑系:定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景德镇窑、越窑、建窑、汝窑;
五大名窑: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
宋瓷的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青瓷和白瓷上。青瓷十分精美、南方以龙泉窑为代表,北方以汝窑为代表。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工艺近乎完美,青瓷不少出口海外,成为宋朝出口的大宗商品。白瓷以定窑为代表,宋室南渡后则以景德镇为代表。
买到茶叶、粮食,还有瓷器等生活用品
(三)喧闹与繁华
晚上,李小二到集市上去,他有可能看到或做了哪些事情呢?
五更天(凌晨三点)了
还有熊孩子在坊市间玩耍
满街酒旗飘飘
小二只取一瓢饮
买“名牌”商品
(三)喧闹与繁华
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商业日益繁盛,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坊墙大部分被推倒,坊市之间的界线已经很不明显。
“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以来,不得禁止。”
——《宋会要辑稿 食货》
“最是大街一两处面食店及西坊西食面店,通宵买卖,交晓不绝。”
——《梦梁录》
(三)喧闹与繁华
早市
夜市
草市
《清明上河图》中的酒旗
春游曲
陈允平
都人欢呼去踏青
马如游龙车如水
三三两两争买花
青楼酒旗三百家
(三)喧闹与繁华
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
品牌广告和商标广告的大量出现,显示了宋朝商家商品意识的生成,是宋朝商业贸易的发展的体现。
(三)喧闹与繁华
瓦舍勾栏
(三)喧闹与繁华
夜深了,李小二回到家,舒舒服服的洗了个热水澡,躺下入眠。明天开始,又是全新的一天。
恭喜你达成成就:
宋史小达人
二、陆员外的一天
(一)饱腹与享受
(二)繁华与秩序
(一)饱腹与享受
这天,陆员外在家闲着没事,想要召集三两好友聚一聚,他们可能会做什么事情呢?
去李小二家插秧
去酒楼喝酒
找一处茶楼斗茶
“盖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吴自牧:《梦梁录》
《文会图》
《斗浆图》
(一)饱腹与享受
《日本茶道》
《御赐小仵作》
斗茶剧照
(二)繁华与秩序
陆员外买到了心爱的瓷器,很是开心,于是和朋友们相约到西湖游船,请问他们可能选择哪种船只?
“大不盈尺,舟如叶,人如麦,而樯帆槔橹,指呼奋踊,尽得情状。”——刘道醇《圣朝名画评》评《船舶渡海像》
诸州岁造运船,至道末三千三百三十七艘;天禧末减四百二十一(虔州六百五,吉州五百二十五,明州一百七十七,婺州一百三,温州一百二十五,台州一百二十六,楚州八十七,潭州二百八十,鼎州二百四十一,凤翔、斜谷六百,嘉州四十五)。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十五《国用》
斗茶结束后,陆员外又去买了一个价值不菲的瓷器,结账时他掏出了()付钱。
宝钞
铁钱
会子
(二)繁华与秩序
交子和会子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真宗时,张憬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宋高宗绍兴)三十年,户部侍郎钱端礼被旨造会子,储见钱,于城内外流转。……会子初行,止于两浙,后通行于淮、浙、湖北、京西。——[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八十一《食货志》第一百三十四
(二)繁华与秩序
根据以上学习的内容,总结宋朝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陆员外和他的朋友们在船上遇到一位外国友人托马斯。托马斯说他是随商船到来的,在他的国家经常能买到宋朝的商品,他对这些商品赞不绝口,请问他有可能说到哪些商品?
“凡福之绸,漳之纱绢、泉之蓝,……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 ——(明)王世懋:《闽部疏》
“瓷器出瓷灶乡,取地土开窑,烧大小体子、缸、瓮之属,甚饶足,并过洋。”——《晋江县志》
这说明了什么?
(二)繁华与秩序
陆员外问托马斯:你从哪里来?托马斯有可能回答:
大食、天竺、占城、美利坚、英吉利
托马斯问:“你知道我们从海路来到中国,大部分都去哪几个城市吗?”陆员外会怎么回答呢?
广州、明州、泉州、开封
(二)繁华与秩序
莆田《祥应庙碑记》记载:“泉州纲首朱纺,舟往三佛齐国,亦请神之香火而虔奉之。舟行迅速,无有艰阻,往返曾不期年,获利百倍。”由于经商致富者众多,因此整个地区都很富庶,号称“南士之富州”。
——孙玉琴,常旭:《中国对外贸易通史》
恭喜大家完成宋代的一天游历,完成表格即可获得最终奖励:宋史五星学者哦!
类别 发展成就 发展集中区域
农业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福建、成都平原等
手工业 纺织业 丝织业南方胜过北方、棉纺织工具改进、棉纺织品种类增加
制瓷业 江西、江南地区
造船业
商业 商业贸易 杭州
货币
海外商贸 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外贸收入增多、出现大商港
这些发展都集中在什么区域?
水稻产量居粮食作物首位
复种技术、秧马
苏州、湖州等
茶叶、棉花推广
四川、江浙、海南岛
五大名窑、景德镇瓷都
广州、泉州等
早市、夜市、草市等出现
造船技术提高
交子、会子
广州、泉州
四川
1.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2.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3.江南统治者比较重视发展经济。
4.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劳动,开发了江南。
5.南方生产条件自然环境较优越。
三、经济重心南移
国家根本,仰蓟东南——《宋史》
经济重心南移有什么影响?
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对我国交通贸易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促进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后,南方城市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济中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促使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
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性的发展。
三、经济重心南移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