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1章和第2章复习题(二)(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图示不属于模型的是( )
A B C D
2.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原子,则由16O构成的氧分子和由18O构成的氧分子,不同的是(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氧原子个数
3.如图是条形磁体的磁感线分布,图中的E、F、P、Q四点,磁场最强的是( )
A.E点 B.F点 C.P点 D.Q点
4.世界上各种物质都是由一些最基本的元素组成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B.海水中有大量的氯化钠,因此含量最高的是氯元素
C.放射性元素对人体有害,但利用放射性可以检查和治疗一些疾病
D.人体内也含有一些有害元素,如镉、汞、铅等,这与食物、水体及大气的污染相关
5.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我国滑雪运动员所用的滑雪杖材质为铝合金。如图是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其中不能直接体现的信息是( )
A.原子序数 B.金属元素
C.中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6.2020年2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的研究团队发现:达芦那韦(化学式:C27H37N3O7S)能显著抑制新冠肺炎病毒复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达芦那韦由五种元素组成
B.达芦那韦由分子构成
C.一个达芦那韦分子由75个原子构成
D.达芦那韦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37
7.小滨对一些科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有如下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CO2:可表示二氧化碳气体中有2个氧原子
B.:可表示一个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C.2C:可表示两种碳单质
D.Al3+:一个铝原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8.小柯利用“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性质,设计了判断水温变化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电源、热敏电阻、电磁铁、定值电阻R0由导线连接成一个串联电路,在线圈的上方固定一个弹簧测力计,其下端挂一铁块。实验时把热敏电阻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水温的变化会引起弹簧测力计示数发生变化;如图乙所示为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读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 )
A.t1到t2时间内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大
B.t1到t2时间内水温升高
C.t2到t3时间内电压表示数最小
D.t3到t4时间内电路中电流变大
9.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条形磁铁,条形磁铁下面放置一通电螺线管,当条形磁铁从左向右水平拉过时,在图像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小明家的家庭电路如图所示,小明闭合开关S,电灯正常发光,分别将台灯与洗衣机插入P、Q插座中,发现它们不能工作,于是小明拔下台灯的插头,用试电笔检测P插座,左右两孔都能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则小明家电路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
A.进户零线断路 B.进户火线断路 C.AB间断路 D.BC间断路
11.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
B.因为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就是单质
C.因为化合物含有多种元素,所以含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都是化合物
D.因水电解只得到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一定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12.如果用“〇”表示氧原子,用“”表示硫原子,则下列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硫分子(SO2)的是( )
A. B. C. D.
13.碘酸钾【Ca(IO3)2】是常用的补碘补钙剂,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3 C.+5 D.+7
14.如图为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图中的“?”代表的是( )
A.质子 B.电子 C.中子 D.原子核
15.某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后,换上新的保险丝又立即熔断,则下列因素中不可能造成的故障的是( )
A.电路中某处发生断路 B.电路中某处发生短路
C.电路中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D.保险丝的额定电流过小
二、填空题
16.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碘单质化学式为 ;
②氦气的化学式为 ;
③4个铵根离子 ;
④n个硫酸根离子 ;
⑤将“神舟十号”飞船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火箭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C2H8N2+2R=3N2+4H2O+2CO2,其中R的化学式是 。
17.下列常见物质: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铁;④汞(水银);⑤水;⑥氯化钠。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有 ,由分子构成的有 ,由离子构成的有 (填序号)。
18.如图是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装置。Ab是一根导体,通过导线、开关连接在灵敏电流计的两接线柱上。
(1)本实验中,如果 ,我们就认为有感应电流产生。
(2)闭合开关后,假设导线不动,磁铁左右水平运动,电路 感应电流〔选填“有”或“无”〕。
(3)闭合开关后,假设磁铁不动,导体向纸面里外方向运动,电路 感应电路(选填“有”或“无”)。
19.下表是教材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数字编号①—④各表示一种元素。请回答问题。
(1)数字编号②表示的元素是 (填符号)。
(2)③代表的元素与Mg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0.如图为实验室所用电流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当电流表接入电路,有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带动指针偏转,该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是 。当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时,电流表指针会反向偏转,这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 有关。
21.甲乙丙三种原子的原子核如图所示,互为同位素原子的是 ,核外电子数相等的是 ,相对原子质量相等的是 。
三、探究题
22.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关系”的实验中,小明用绝缘细线将电磁铁M悬挂在铁架台上,并保持它与软铁块P的距离不变,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
实验次数 1 2 3
I/A 0.34 0.40 0.44
F0/N 0.9 0.9 0.9
F/N 0.84 0.82 0.81
①断开开关S,按图组装实验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用已调零的电子测力计测出软铁块P对测力计的压力F0并记录在表格中;
②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适当位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子测力计的示数F,并将I、F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仿照步骤②再进行两次实验。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来 判定电磁铁磁性强弱的。
(2)闭合开关S后,电磁铁下端的磁极为 (选填“N”或“S”)极。
(3)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4)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的作用外,还起到 的作用。
23.早在19世纪,安培对于地磁场的形成提出如下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围绕地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如图甲)。小黄学习了电和磁的知识后,知道了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符合安培定则,那么环形电流内部的磁场是否也符合如图乙所示的安培定则呢?他展开了以下探究。
【建立猜想】环形电流内部的磁场可能也符合安培定则。
【实验过程】连接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外部电路未画出)。
【实验现象】位于圆环中心的小磁针N极垂直纸面向里转动。
(1)小黄同学的探究实验中放置小磁针的作用是
(2)根据实验现象,小黄的结论
(3)根据安培提出的假设,则赤道这一通电圆环的电流方向为 。
某科学小组同学用一段漆包线绕成线圈abcd,用小刀刮两端引线的漆皮,一端全部刮去,另一端只刮半周。将线圈abcd放在用硬金属丝做成的支架m、n上,并按图示连接电路,则电磁铁的上端是 极。闭合开关,线圈不转,可能的原因是 ,用手轻推一下线圈,线圈会持续转动;若只将电源的正负极互换,则线圈转动方向会与原来的转动方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
四、解答题
25.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蓄电池作为唯一动力源的汽车。电池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对其温度的控制上,当某组电池温度过高时,立即启动制冷系统进行降温。图甲是小明设计的模拟控温装置示意图。电磁继电器与热敏电阻Rt、滑动变阻器Rp串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当电磁铁线圈(电阻不计)中的电流I大于或等于25mA时,衔铁被吸合。热敏电阻置于温度监测区域,其阻值Rt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0Ω。
(1)图甲中应将b端与 端相连;
(2)当开关S闭合时,电磁铁上端为 极;
(3)若设置电池温度为60℃时启动制冷系统,则滑动变阻器阻值应为 Ω;
(4)该电路可设置启动制冷系统的最高温度是 ℃;
(5)现利用一只电阻箱在室温条件下对上述电路进行调试,使电路能在60℃时启动制冷系统。为此,先将电阻箱调为70Ω,然后还需要经过三个关键的调试步骤才能完成调试。
第一步:断开开关, ;
第二步: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
第三步:断开开关, 完成电路调试。
26.图甲为加湿器装置示意图,R0是电磁铁线圈的电阻,R1是探测空气湿度的湿敏电阻,置于加湿器表面,其阻值随空气湿度变化如图乙所示。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到某一数值时,衔铁被吸引下来,加湿装置电路断开;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到某一数值时,衔铁被拉回,加湿装置电路闭合并开始工作。已知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U0为6V且保持不变。
(1)若房间湿度增大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如何变化,并说明理由。
(2)当空气湿度降至30%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为0.03A,衔铁被拉回,加湿装置开始工作,求电磁铁线圈的电阻阻值是多少?
(3)若要在室内湿度降低至40%时,加湿器就开始工作,对该控制电路可采取的措施有
(可多选)。
A.串联一个电阻 B.减少控制电路电压 C.将衔铁适当远离电磁铁
答案
1.A.这是一个 分子结构模型;
B.这一个电路模型;
C.这是一个密度模型;
D.这是一个剧毒品标志,不属于模型。
故选:
2.解:16O构成的氧分子和由18O构成的氧分子中氧原子质子数都是8,中子数前者是8,后者中子数是10.所以不同的是中子数。
故选:B。
3.解:条形磁铁的两端是磁极,所以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故E点磁性最强。
故选:A。
4.解:A、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A正确;
B、海水中有大量的氯化钠,因此含量最高的是氯元素,应该是含量最高的物质是氯化钠;故B错误;
C、放射性元素对人体有害,但利用放射性可以检查和治疗一些疾病,依据生活常识可知,故C正确;
D、人体内也含有一些有害元素,如镉、汞、铅等都是重金属,对人体有毒,这与食物、水体及大气的污染相关,故D正确。
故选:B。
5.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选项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可以确定元素的类别,故选项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不能直接体现中子数,故选项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6.解:A、达芦那韦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达芦那韦是由达芦那韦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个达芦那韦分子是由27个碳原子、37个氢原子、3个氮原子、7个氧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的,则一个达芦那韦分子由75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D、达芦那韦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7):(1×37)≠27:37,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7.解:A、CO2:可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故A错误;
B、C:可表示一个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故B错误;
C、2C:可表示两种碳原子,故C错误;
D、Al3+:一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故D错误。
故选:B。
8.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热敏电阻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
A、由图象可知,t1到t2时间内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说明铁块受到磁力增大,线圈中的电流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则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故A错误;
B、因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t1到t2时间内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时,水温升高,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t2到t3时间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则热敏电阻两端电压没有改变,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结合B项分析可知t2时刻水温最高,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U=IR可知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最大(电压表示数最大),所以,t2到t3时间内电压表的示数最大,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t3到t4时间内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说明铁块受到磁力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9.解:
由图可知在对着我们的一侧是向上的,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通电螺线管两极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当条形磁体向右移动时,相互排斥力逐渐减小,而过了大磁体中点后,相互吸引力逐渐增大,故可以得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从a端到b端是逐渐变大的。
故选:A。
10.解:小明闭合开关S,电灯正常发光,这表明灯泡的支路是正常的;分别将台灯与洗衣机插入P、Q插座中,发现它们不能工作,这表明电路出现了断路现象;小明拔下台灯的插头,用试电笔检测P插座,左右两孔都能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这说明左右两孔与火线之间是连接的,所以故障上AB之间断路了。
故选:C。
11.解: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带电的粒子不一定就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B、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但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就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C、化合物含有多种元素,但含多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化合物,可能是混合物,如过氧化氢与水的混合物,故选项推理错误。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12.解:1个二氧化硫分子是由1个硫原子和2个〇氧原子构成的。观察分子模型,正确的是C,A、B、D错误。
故选:C。
13.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设Ca(IO3)2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2x+(﹣2)×3×2=0,解得x=+5;
故选:C。
14.解: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形成氯化钠,所以图中的“?”代表的是电子。
故选:B。
15.解:A、电路中某处断路时,电路中没有电流,保险丝不会熔断,符合题意;
B、电路中发生短路时会导致电流过大,熔断保险丝,不符合题意;
C、家庭电路电压不变,电路中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会使总电流过大,熔断保险丝,不符合题意;
D、保险丝的额定电流过小,正常电流也能使保险丝熔断,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解:①碘单质化学式为I2;
②氦气的化学式为He;
③4个铵根离子可以表示为4;
④n个硫酸根离子可以表示为;
⑤反应前后碳原子都是2个,氢原子都是8个,反应后氮原子是6个,反应前应该是6个,其中4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后氧原子是8个,反应前应该是8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R的化学式是N2O4。
故答案为:①I2;②He;③4;④;⑤N2O4。
17.解:①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②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③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
④汞(水银)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铁原子直接构成的;
⑤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⑥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有③④;由分子构成的有①②⑤;由离子构成的有⑥;
故答案为:
③④;①②⑤;⑥。
18.解:(1)本实验中,如果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我们就认为有感应电流产生;
(2)闭合开关后,若导体不动,磁铁左右水平运动,由于磁感线沿竖直方向分布,因此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此时电路产生感应电流;
(3)闭合开关后,假设磁铁不动,导体向纸面里外方向运动,由于磁感线沿竖直方向分布,因此导体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此时电路不产生感应电流。
故答案为:(1)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
(2)有;
(3)无。
19.解:(1)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数字编号②表示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是锂元素,其元素符号为Li。
(2)③代表的元素是氧元素,与Mg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镁,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MgO。
故答案为:
(1)Li;
(2)MgO。
20.解:如图电流表的内部主要结构由磁体、线圈组成,当电流表有电流通过时,线圈成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即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若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指针会正方向偏转,若电流从负接线柱流入,指针会反方向偏转,可知通电导体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
故答案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电流方向。
21.解: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因此甲和乙互为同位数原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和核电荷数相等,因此核外电子数=原子的核电荷数,则甲和乙核外电子数相等;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相对原子质量相等的是乙和丙。
故答案为:甲乙;甲乙;乙丙。
22.解:(1)实验中通过电子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即电磁铁对软铁块的吸引力变化)判定电磁铁磁性强弱的;
(2)根据电源的正负极,判断出电磁铁线圈中电流的方向是从下向上的,由安培定则可判出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
(3)由表中数据可知,电磁铁的线圈匝数不变,只改变了电路中电流大小,且电流增大时,电子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ΔF增大(即电磁铁对软铁块的吸引力增大),所以可得出结论: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4)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的作用外,还起到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的作用。
故答案为:(1)电子测力计示数的变化;(2)S;(3)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4)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
23.解:(1)小黄同学的探究实验中放置小磁针的作用是:确定环形电流的磁场方向。
(2)根据实验现象,小黄的结论:环形电流的磁场符合安培定则。
(3)根据安培提出的假设,环形电流的磁场符合安培定则,则赤道这一通电圆环的电流方向为B,因为只有B符合安培定则和地磁场的分布。
故答案为:(1)确定环形电流的磁场方向;(2)环形电流的磁场符合安培定则;(3)B。
24.解:由图可知,电流是从电磁铁的上端流入,下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上端是N极;
闭合开关,线圈不转,可能是线圈处于平衡位置,用手轻推一下线圈,通电的线圈在磁场中由于受到磁力的作用会持续转动,这就是简易的电动机的原理;
若只将电源的正负极互换,则电流的方向发生改变,磁极的方向也发生了改变,则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不改变,线圈转动方向会与原来的转动方向相同。
故答案为:N;线圈处于平衡位置;相同。
25.解:(1)由题意可知,当控制电路电流达到25mA时衔铁被吸合,制冷系统工作,所以图甲中,应将b端与c端相连。
(2)由图甲可知,电流从通电螺线管的上端接线柱流入,下端流出,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的上端为N极。
(3)若设置电池温度为60℃启动制冷系统,由图乙可知,当温度为60℃时,Rt的阻值为70Ω,
由欧姆定律得,此时控制电路的总电阻R===240Ω,
由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为
RP=R﹣Rt=240Ω﹣70Ω=170Ω,
(4)当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0Ω时,热敏电阻的阻值
Rt′=R﹣RP′=240Ω﹣200Ω=40Ω,
由图乙可知此时对应的温度为90℃,所以此时该电路可设置启动制冷系统的最高温度是90℃。
(5)为使电路能在60℃时启动制冷系统。为此,先将电阻箱调为70Ω,然后进行如下调试:
第一步:断开开关,将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并用电阻箱替换热敏电阻;
第二步: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
第三步:断开开关,用热敏电阻替换电阻箱,完成电路调试。
故答案为:(1)c;(2)N;(3)170;(4)90;(5)将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并用电阻箱替换热敏电阻;用热敏电阻替换电阻箱。
26.解:(1)当房间湿度增大时,根据图乙可知,湿敏电阻的阻值变小,湿敏电阻和电磁铁的电阻R0串联,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2)根据图乙可知:当空气湿度降至30%时,湿敏电阻的电阻为R1=150Ω,根据欧姆定律,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
电磁铁线圈的电阻为:R0=R总﹣R1=200Ω﹣150Ω=50Ω;
(3)AB、若要在室内湿度降低至40%时,加湿器就开始工作,此时湿敏电阻的电阻减小,所以应该增大电路中的电阻或者适当减小电源电压,故AB符合题意,
C、将衔铁适当远离电磁铁,此时需要更大的磁力才能将衔铁吸下来断开加湿电路,故C符合题意。
故选:ABC。
故答案为:(1)当房间湿度增大时,根据图乙可知,湿敏电阻的阻值变小,湿敏电阻和电磁铁的电阻R0串联,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变大;(2)50Ω;(3)AB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