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七下 3.1-3.6综合练习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 七下 3.1-3.6综合练习一(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2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25 09:2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下运动和力3.1-3.6综合练习(一)(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重力最接近10N的是(  )
A.一个中学生 B.一本科学课本 C.一块普通橡皮 D.一瓶1L的矿泉水
2.下列四种情形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
A. B.
C. D.
3.如图,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木箱,受到两个水平拉力F1、F2的作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木箱保持静止状态,则F1一定等于F2
B.若木箱保持静止状态,则F1一定小于F2
C.若木箱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1一定等于F2
D.若木箱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1一定大于F2
4.如图所示,一辆小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当火车将要从“π”形框架的下方通过时,突然从火车顶部的小孔中竖直向上弹出一小球,该小球越过框架后,又与通过框架的火车相遇,并恰好落回原来的孔中。小球运动过程中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火车为参照物,小球的运动状态不变
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球的运动路线是曲线
C.当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受到的是一对平衡力
D.小球能落回小孔是因为小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5. 利用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图示两条直线分别表示这两种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关系。若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则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 )
A.10km B.25km C.50km D.75km
6.学习科学常需对科学量进行估测,人步行速度(米秒)约为( )
A. B. C. D.
7.在月球上,下列活动中宇航员可能做到的是(  )
A.放风筝 B.扔石块 C.欣赏雨景 D.开音乐会
8.如图是一款家用开瓶器,逆时针转动可以打开瓶盖,顺时针转动可以拧紧瓶盖。此现象说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受力面积
9.摩擦的存在有利有弊。下列方式为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
A.鞋底的花纹 B.光滑材质做滑梯
C.车轮轴上装有滚动轴承 D.在机器的转轴处加润滑油
10.向空中斜抛出去的篮球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若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则对篮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B.运动形式为曲线运动
C.最高点时速度不为零
D.同时受到重力和手的推力的作用
11.2023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决赛中,中国队第13次拿下了苏杯冠军。如图是比赛现场的画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球离开球拍后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受到惯性的作用
B.羽毛球空中飞行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羽毛球触球拍后方向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羽毛球在上升过程中,如果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羽毛球将静止
12.如图所示是杂技表演项目“顶缸”,图中演员顶着缸静止不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缸受到的重力与演员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演员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演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缸受到的重力和演员对缸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缸对演员的压力与演员对缸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3.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其中毛巾、棉布、木板的粗糙程度依次减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静止滑下时,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B.小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距离就越远
D.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题
14.如图是“擦窗机器人”,它的“腹部”有吸盘。当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回答下列问题:
(1)该机器人静止在竖直玻璃上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
(2)当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静止时(如图),若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增大压力,则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如图所示是小丁在研究物体运动时作出的几个图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物体做    运动。
(2)图乙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科学量是    。
(3)图丙中A、B两车从同一地点同向行驶,20秒末,VA   V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作图题
16.如图,用细绳系着的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小球静止不动,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四、探究题
17.小乐用刷鞋子的毛刷来展示摩擦力对物体的作用情况,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将一个毛刷分别静置在水平面和斜面上(如图甲和乙),则图    显示出毛刷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2)小乐发现用不同速度匀速拉动图甲的毛刷,观察到刷毛的形变程度都相同。但在毛刷上放一个砝码,继续拉动,会观察到刷毛的弯曲程度更大了,可知摩擦力大小与    有关。
(3)小乐将毛刷A放在B物体上,用力拉着B向右运动时,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丙所示,可推知A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因为    。
18.如图所示是小义和小乌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卡片和细线的质量、滑轮的摩擦不计。
(1)如图(甲),当卡片平衡时,小义同学将卡片旋转一个角度,并且保持两根细线平行,松手时卡片会转动。此实验用于证明的二力平衡条件是    ;
(2)如图(乙),小乌同学将左侧滑轮的高度调低,并在轻质卡片两端的细绳上左右各挂一个等质量的钩码,手放开卡片后,可观察到卡片将    。
A.向左下方运动 B.向右上方运动 C.仍静止不动 D.转过一定的角度
19.小义同学模仿伽利略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图甲)。小车从相同的斜面同一高度静止下滑至斜面底端,并在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继续滑行至静止。运动过程中用传感器采集小车速度大小变化(如图乙),三次滑行至斜面底端时所需的时间均为t0(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1)结合图乙信息可知,水平面越光滑,运动的距离就越远,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 或“慢”);
(2)若在平面上换上一种理想材料,使小车在其上运动时所受阻力为0,则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后运动的速度将    ;
(3)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探索过程。伽利略认为,不受任何外力时,球匀速滚动是球的“自然运动”状态,“自然运动”是球所具有的属性。在我们今天看来,球的这种属性称为    。
20.学习小组用完全相同的两根弹簧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小义同学和小乌同学分别以悬空竖直放置和自然水平放置且不挂钩码时的弹簧长度作为原长。然后两位同学都进行如图甲的实验,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并用刻度尺测量弹簧伸长量为x,已知处于平衡状态时弹力F大小等于挂上的钩码重力。
(1)小义同学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作出了F﹣x图象(如图乙)。据此可得出结论是: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力大小随弹簧伸长量的增加而    ;
(2)在小义同学所作的F﹣x图象的基础上,小乌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用虚线添加了相应的图象(图丙),正确的是    。
21.如图甲、乙、丙所示,小金利用木块、木板、砝码、毛巾、弹簧测力计等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实验开始时,小金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木块未移动,此时木块    (选填“受到”或“未受到”)摩擦力。
(2)小金分析甲、乙两次实验,发现F1<F2,可初步得出:   。
(3)小金在进行实验时发现存在不足,就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丁所示,改进后的优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
五、解答题
22.如图所示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一段微视频片花的前、中、后三个瞬间画面:在房间的墙壁上悬挂着“?”形轨道,小球从“?”底部的竖直轨道由静止开始下落(下落过程未碰到任何物体),落至平台后向右滚动,撞倒木块。
请开动脑筋,完成下列问题:
(1)图b为小球掉落至平台前的瞬间,请在图d画出此时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运用力学知识分析可知,图中的平台    (选填“可能是”、“一定是”或“一定不是”)水平的。判断的依据是    。
23.义乌首条城市轨道交通线——金义线已通车运营,其设计速度为120千米/时。该项目采用地铁B型车,该列车由6节车厢组成,每节车厢空载质量约为33.6吨,求:
(1)若列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则空载列车做匀速直线运行时的牵引力为  N;
(2)义乌秦塘站到八一南街站距离约64千米,乘车时间为50分钟。求列车在该路段行驶时的平均速度;
(3)若车轮与轨道接触总面积为0.8m2,计算空载时列车对轨道的压强。
24.英国科学家胡克经过研究发现,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 F=kx,这个规律叫作胡克定律,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不同弹簧的k值一般不同。小羽把不计质量的两根不同材质、原长相同的弹簧甲、乙同时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上,分别加挂上M、N两物块 ,静止时分别记下弹簧甲和弹簧乙的伸长x,和 ,如图所示。
(1)此时,弹簧甲对M的弹力为F甲,弹簧乙对N的弹力为F乙,则F的方向是______(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 Fn______ F乙(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2)关于弹簧甲、乙的劲度系数K甲、K乙的大小关系,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_(选填以下对应字母)
A. B.
C.弹力F和伸长x的大小都不一样,无法判断k的大小关系
五、解答题
25.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顺利与天宫空间站实现径向对接,三名宇航员将开展为期5个月的工作任务。回答下列问题:
(1)几乎所有火箭发射都选择朝东方向,这是因为地球    自转,使火箭在地面未发射之前,已经具有了一个向东的速度,从而节省推进剂。
(2)运载火箭承载着神舟十六号飞船飞向太空时,载人飞船相对于运载火箭是    的。
(3)下列关于宇航员在天宫空间站内活动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有    (填字母)。
A.做引体向上锻炼身体 B.用手握住铅笔写字
C.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用体重计测自己的体重
(4)天宫空间站自西向东每1.5小时绕地球飞行一周。某段时间,空间站沿平行赤道的路线上飞行时,以空间站为参照物,宇航员看到地球是    (选填“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转动。
(5)神舟十六号乘组执行任务的5个月期间,杭州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是    (选填序号)。
A.一直昼长夜短 B.一直昼变长夜变短 C.白昼先变长后变短
26.2023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5月11日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
(1)为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速度,减少燃料消耗,发射火箭时通常会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发射,该方向为    ;
(2)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对接后,若以空间站组合体为参照物,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27.小科同学乘BRT到国际商贸城购物,一路上他发现了很多与生活相关的科学问题。
(1)汽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2)汽车开动后逐渐加速,该过程中汽车受到的是    作用(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28.小科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拉力F水平向左,不计弹簧测力计重,所用弹簧测力计已调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F=10N时,物体A保持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零,则此时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    N;
(2)当F=20N时,物体A水平向左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且保持不变,此时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
答案
1.解:重10N的物体的质量m===1kg;
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不符合要求;
B.一本科学课本的质量约0.3kg,不符合要求;
C.一块普通橡皮的质量约为15g,不符合要求;
D.一瓶1L的矿泉水的质量约为1kg,符合要求。
故选:D。
2.解:A、图中两个力虽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但是两个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不是平衡力,故A不合题意;
B、图中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还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是一对平衡力,故B符合题意;
C、很显然,图中两个力大小不等,故不是平衡力,故C不合题意;
D、图中两个力虽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但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故不是平衡力,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3.解:AB、当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可能有运动的趋势,可能没有运动趋势。当物体没有运动趋势时,水平方向上只受两个水平拉力F1、F2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一定相等;当物体有运动趋势时,此时物体受到拉力F1、F2和摩擦力作用,这三个力是平衡力,F1一定不等于F2.可能F1大,也可能F2大,故AB错误。
CD、当物体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向左的摩擦力,F2和F1、摩擦力是平衡力,则F2一定大于F1.
当物体向左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向右的摩擦力,F2和F1、摩擦力是平衡力,则F1一定大于F2.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4.解:A、以车为参照物,小球向上弹出,与车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球的运动状态是改变的,故A错误;
B、以地面为参照物,车和小球一起运动,有一定的水平速度,小球被弹出时,在竖直方向上也有一定的速度,故小球做的是曲线运动,故B正确;
C、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受到的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小球能落回小孔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在水平方向保持与火车相同的速度,故D错误。
故选:B。
5.由图可知,纵波的速度为:,横波的速度为:,
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假设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
由题意可得:,即,
解得:。
故选:。
6.人步行时,大约每秒钟跨出两步,而每一步的长度约,每秒通过的路程大约,则速度约,接近,故估计合理。
故选:。
7.解:A、风筝是靠空气的升力放飞的,月球上没有空气,无法放风筝。故A不符合题意;
B、扔石块克服的是物体的重力,月球重力比地球小一些,但在月球上可以扔石块,克服其重力。故B符合题意;
C、雨是云层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月球上没有水蒸气,不会形成雨,所以不可能欣赏雨景。故C不符合题意;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不能开音乐会。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解:由题意知,逆时针转动可以打开瓶盖,顺时针转动可以拧紧瓶盖,这说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方向。
故选:B。
9.解:A、鞋底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
B、光滑材质做滑梯,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
C、车轮轴上装有滚动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
D、在机器的转轴处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的方法减小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10.解:AD、不计空气阻力,篮球在空中只受重力,不再受到手的推力,故A正确、D错误;
B、篮球在空中运动形式为曲线运动,故B正确;
C、篮球在最高点时,仍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因此,速度不为零,故C正确。
故选:D。
11.解:A、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不是力,只能说具有惯性,不能说受惯性,因此球离开球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球具有惯性,故A错误;
B、惯性只与质量有关,羽毛球空中加速飞行,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B错误;
C、羽毛球触球拍后方向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羽毛球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运动状态,如果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羽毛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12.解:A、缸受到的重力与演员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演员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演员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缸受到的重力和演员对缸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缸对演员的压力与演员对缸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13.解:A、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当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时,其重力势能相等,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相等,速度相同;因此,让小车在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获得相同的水平速度,故A正确;
B、小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去维持,故B错误;
CD、从实验可以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如果接触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作用,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永远运动下去。即: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D正确。
故选:B。
14.解:(1)当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上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摩擦力和重力平衡,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2)当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上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时,机器人的重力不变,则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故答案为:竖直向上;不变。
15.解:(1)在s﹣t图像中,过原点的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图甲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由v=公式知路程s=vt,则图乙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科学量是路程。
(3)由图丙知20秒时,A的速度为20m/s,B的速度为10m/s,故此时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路程;(3)大于。
16.解: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小球静止不动,此时小球受重力和拉力的作用,二力的作用点都可以画在小球的重心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过小球的重心,竖直向下画出表示重力的有向线段,并标上符号G;
过小球的重心,竖直向上画出表示拉力的有向线段,并标上符号F;
因小球静止,则F与G是一对平衡力,F=G,注意两条线段的长度相等,如图所示:
17.解:(1)小乐将一个毛刷分别静置在水平面和斜面上,在图甲中,毛刷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不受摩擦力;图乙中毛刷发生了形变,故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2)小乐发现用不同的速度拉动图甲的毛刷观察到毛刷的形变程度都相同,说明摩擦力与速度无关,他在长毛刷上放一个砝码,继续拉动,他观察到毛刷的弯曲程度更大了,根据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相同条件下,形变程度越大,说明力越大,即摩擦力变大了,据此可得出结论: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3)小乐将长毛刷A放在B物体上,拉着B向右运动时,根据毛刷发生了形变,可知B对A施加了水平方向的摩擦力,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即A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乙;(2)压力大小;(3)A水平方向只受到摩擦力(或受力不平衡)。
18.解:(1)将卡片旋转一个角度,并且保持两根细线平行,松手时卡片会转动。此实验用于证明的二力平衡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是否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同一物体;图乙中位置虽然二力看起来是斜的,但依然满足二力平衡条件,故松手后保持静止;故选:C。
故答案为:(1)一对平衡力是否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C。
19.解:(1)塑料板最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运动的距离最远,速度减小最慢,结合图乙信息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
(2)若在平面上换上一种理想材料,使小车在其上运动时所受阻力为0,据此推理得出:小车的速度不会变小,到达斜面底端后运动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3)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伽利略认为,不受任何外力时,球匀速滚动是球的“自然运动”状态,“自然运动”是球所具有的属性。在我们今天看来,球的这种属性称为惯性。
故答案为:(1)慢;(2)保持不变;(3)惯性。
20.解:(1)由图乙F﹣x图象可得: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力大小随弹簧伸长量的增加而增大;
(2)由题意知,小义同学以竖直状态时不挂钩码的弹簧长度作为原长,则图像过原点;小乌同学以弹簧自然水平放置时的弹簧长度作为原长,由于弹簧自身的重力,弹簧不挂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已经不为零,即在横轴上图像不过原点,同时由于弹簧不变,则两图像平行,故A正确。
故答案为:(1)增大;(2)A。
21.解:(1)实验开始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木块未动,木块有相对木板向右运动的趋势,故此时木块受到摩擦力;
(2)小金分析甲、乙两次实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中压力大,发现F1<F2,且压力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故可以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图丁所示装置的优点是:拉动木板时,无论匀速、变速拉动,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不变,木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0,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始终等于滑动摩擦力。
故答案为:(1)受到;(2)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
22.解:(1)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小球重心(球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个带箭头的线段,如图所示:
(2)由题意可知,小球从“?”底部的竖直轨道由静止开始下落(下落过程未碰到任何物体),落至平台,若图中的平台是水平的,则小球将被向上弹起,但小球落至平台后向右滚动,撞倒木块,说明平台是倾斜的,左高右低,即一定不是水平的。
故答案为:(1)见解答图;(2)一定不是;小球落至平台后向右滚动,撞倒木块。
23.解:(1)空载列车的重力G=mg=6×33.6×103kg×10N/kg=2.016×106N;
空载列车做匀速直线运行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的牵引力F牵=f=F牵=G=×2.016×106N=7.2×104N;
(2)列车在该路段行驶时的平均速度v===76.8km/h;
(3)空载时列车对轨道的压力F=G=2.016×106N,
空载时列车对轨道的压强p===2.52×106Pa。
答:(1)7.2×104;
(2)列车在该路段行驶时的平均速度为76.8km/h;
(3)空载时列车对轨道的压强为2.52×106Pa。
24.(1)物体M和N分别在重力和弹簧的拉力
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所以弹簧的拉力方向为竖直向上,且 ,
,
又因为
所以 ;
(2)由图可知 ,由F=kx可知,

故选:A。
故答案为:(1)竖直向上;大于;(2)
25.解:(1)因为地球是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还在自西向东自转,为了使火箭在地面未发射之前,已经具有了一个向东的速度,从而节省推进剂,所以几乎所有火箭发射都选择朝东方向;
(2)运载火箭承载着神舟九号飞船飞向太空时,载人飞船相对于运载火箭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载人飞船相对于运载火箭是静止的;
(3)人在太空中,由于太空对人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对人体引力的六分之一,处于失重状态.
A,不能做引体向上锻炼身体,故A错误;
B、用手握住铅笔写字利用了摩擦力,可以活动,故B正确;
C、可以用弹簧拉力器健身,故C正确;
D、用体重计测自己的质量不能实现,故D错误;
(4)由于空间站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运动,由于地球自转一周是24h,空间站绕地转动一周是1.5h,空间站的转动速度远大于地球自转速度,所以以空间站为参照物,地球是自东向西自转的;
(5)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杭州是昼长夜短;9月23日至10月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杭州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昼变短夜变长。
故答案为:(1)自西向东;
(2)静止;
(3)BC;
(4)自东向西;
(5)C。
26.解:(1)从空间看,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要充分利用自转的速度,在发射卫星时要沿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发射卫星,即自西向东发射;
(2)完成对接后,若以空间站组合体为参照物,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1)自西向东;(2)静止。
27.解:(1)汽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汽车开动后逐渐加速,处于非平衡状态,所以该过程中汽车受到的是非平衡力作用。
故答案为:(1)运动状态;(2)非平衡力。
28.解:(1)由于物体A保持静止,则叠放在A上的物体B也保持静止,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即弹簧测力计对物体B没有产生拉力,因此物体B相对于A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物体B不受摩擦力,即摩擦力为零。
(2)由于物体A水平向左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即弹簧测力计对物体有向右的拉力,则物体B对于A向右运动,根据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可以判断物体B受到A对它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故答案为:(1)0;(2)水平向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