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实验目的】
1.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
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
【活动体验】
一、实验步骤
1.溶解
(1)用_________准确称取5.0克粗盐。
(2)用_________量取10 mL水倒入烧杯里,用药匙加粗盐于水中,并用___________
搅拌,一直到粗盐_____________为止。称量剩下的粗盐质量,计算10 mL水中约
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天平
量筒
不再溶解
玻璃棒
2.过滤
(1)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2)制作过滤器,过滤粗盐水。若过滤所得滤液仍然浑浊,应_________________。
3.蒸发(1)将所得澄清滤液倒入___________里,用___________加热,加热过程中,
用___________不断搅拌,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蒸发皿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_____________。
4.计算产率
用___________将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_____________中。
将提纯后的精盐与溶解的粗盐作比较,计算出精盐的产率。
重新过滤一次
蒸发皿
酒精灯
玻璃棒
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停止加热
玻璃棒
指定容器
二、实验现象
1.粗盐溶于水时,所得食盐水较_________。
2.过滤后,滤纸上的剩余物主要是_________,滤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分蒸干后,蒸发皿中食盐是_____________。
4.提纯后的氯化钠比粗盐_________。
浑浊
泥沙
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
白色晶体
洁净
【变式拓展】
1.室温时,NaCl溶解度是36 g,那么10 mL水约溶解NaCl________ g。
2.对应四个步骤都用到了玻璃棒,作用分别是
①溶解:______;②过滤:______;
③蒸发:______;④计算产率:______。
a.搅拌,加速溶解
b.转移固体
c.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液滴飞溅
d.引流液体
3.6
a
d
c
b
3.过滤后的液体仍浑浊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4.产率偏低的原因:___________。
①溶解时未充分搅拌 ②蒸发时液体可能溅出 ③转移固体时固体可能洒落
④称量时多称了 ⑤蒸发时未充分蒸干等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滤纸破损
①②③
【实验反思】
1.在粗盐提纯的实验过程中多次用到了玻璃棒,思考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可加速粗盐的溶解;过滤时利用玻璃棒引流;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计算产率时,玻璃棒起到转移固体的作用。
2.你得出的产率与理论产率相比是否存在误差 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提示:产率偏高: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导致精盐含有一定杂质;蒸发时未完全蒸干等。
产率偏低:转移溶液时玻璃棒、烧杯未用水冲洗;蒸发时液滴飞溅有损耗;转移食盐不彻底等(合理即可)。
3.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食盐是否为纯净物
提示:该实验只是将粗盐中不溶性杂质除去,没有除去可溶性杂质,得到的食盐仍属于混合物。
【实验演练】
1.(2023·锦州期末)在进行蒸发操作时,下列仪器一定不会使用到的是 ( )
A.铁架台 B.漏斗
C.玻璃棒 D.蒸发皿
B
2.如图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的操作,其中玻璃棒使用不正确的是
( )
B
3.(2023·连云港中考)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下列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
D
4.(2023·北京模拟)下列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得到精盐的实验操作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③②
B.操作①利用了氯化钠易溶于水的性质
C.①②③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D.操作②采用了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精盐
C
5.在粗盐提纯的分组实验中,小民同学在计算产率时发现产率明显偏高,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造成产率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 )
A.操作①中粗盐没有充分溶解
B.操作④中有液体溅出
C.操作⑤中水分没有完全蒸干
D.操作⑤中没有使用玻璃棒搅拌
C
6.(2023·海南质检)《天工开物》中对“海水盐”有如下描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亦名盐盆。”文中没有涉及的操作是 ( )
A.加热 B.结晶
C.蒸发 D.过滤
D
7.(2023·泰安期末)下列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实验操作步骤依次是溶解、过滤、蒸发
B.在溶解操作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C.粗盐除去泥沙后得到的物质不是纯净的氯化钠
D.在蒸发溶剂的操作中,停止加热后立刻停止搅拌
D
8.粗盐中含有较多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按如图流程进行“粗盐提纯”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得到的精盐是混合物
B.粗盐变为精盐是物理变化
C.加热蒸发时,待水分全部蒸干才熄灭酒精灯
D.玻璃棒用了3次,作用各不相同
C
9.(2022·岳阳中考)小文同学做粗盐(含难溶性杂质)提纯的实验并计算精盐产率,
如图是部分操作示意图,请回答:
(1)操作②过滤后,溶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一条);
(2)操作③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填序号);
(4)操作①溶解过程中有部分液体溅出,会使所得精盐的产率_________(填“偏
高”“偏低”或“无影响”)。
滤纸破损(合理即可)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④①②③
偏低
10.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杂质只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请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一:如图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进行操作③时,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2)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⑤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你帮他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错误改正后,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示意
图的序号)。
大部分固体析出
搅拌、加速溶解
缺少玻璃棒引流
②⑥①④⑤③
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
(假设称量氯化钠时1 g以下用游码)。
(4)配制时,除图中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试剂瓶、镊子和_____________(填一种仪
器名称)。
(5)称量氯化钠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侧,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如果称量时氯化钠和砝码位置颠倒了,其他操作步骤均正确,则所配制溶
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
(6)量水时应选择量筒的规格是________mL(填“10”“50”或“100”)。
胶头滴管
继续添加氯化钠至天平
平衡
小于
100
【反思拓展】(7)经检测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一条即可)。
(8)海水晒盐采用操作③的原理而不用冷却氯化钠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量取水时,
仰视读数(合理即可)
氯
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