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课题2 第2课时 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课题2 第2课时 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25 12:0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2课时 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
本课要点 思维导图
(点击展示)
溶解度
固体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
概念
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四要素
条件
标准
状态
质量
内因
外因
温度
影响因素
表示方法
列表法
溶解度曲线
表示
规律
点、线、面、交点的含义
概念
影响因素
内因
外因
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温度和压强
一、固体的溶解度
1.概念:在________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________里达到_____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四要素:
(1)条件:一定温度下
(2)标准:100 g溶剂里
(3)状态:达到______________
(4)单位:克(g)
基础·主干落实
 一定温度 
 100 g溶剂 
 饱和 
 饱和状态 
3.影响因素:
(1)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2)外因:__________。
4.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20 ℃):
 温度 
【易错导思】 增大溶剂的量,溶解在溶液中溶质的量要增加,溶解度是否也会变大
提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增大溶剂的量,尽管溶解在其中的溶质要增加,但由于温度不变,所以溶解度不变。
二、溶解度曲线——溶解度的一种表示方法
1.绘制:用纵坐标表示____________,横坐标表示__________,得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2.含义:
(1)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____________。
(2)曲线下方的每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液为____________溶液。
(3)两条溶解度曲线的__________表示在对应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溶解度 
 温度 
 溶解度 
 不饱和 
 交点 
3.变化规律:
(1)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__________,如
___________。
(2)缓升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_________,如__________。
(3)下降型: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如___________。
 增大 
 KNO3 
 很小 
 NaCl 
 减小 
 Ca(OH)2 
三、气体的溶解度
概念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101 kPa)下,一定温度时,某气体在1体积溶剂中溶解达到_____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气体体积
影响气体溶 解度的因素 (1)内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2)外因:①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
________
②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_______
 饱和 
 小 
 大 
【生活链接】 为什么不能用煮沸后的凉开水养鱼
提示:由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温度升高,水中溶解的氧气减少,煮沸后的凉开水中氧气量太少。
【考点】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典例】(2023·衡阳中考改编)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2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1 ℃时,将C物质的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3)t2 ℃时,将30 g A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t2 ℃形成溶液的质量是
________g。
重点·案例探析
 C、B、A(或C 加入溶质C(或恒温蒸发溶剂水,合理即可) 
 75 
【变式训练】 氯化钠、硝酸钾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数据表和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表格和图,可知甲曲线对应的是____________的溶解度曲线图。
(2)将P点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至30 ℃,则该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将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NaCl中混有少量的KNO3,若提纯NaCl,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___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硝酸钾 
 不变
 蒸发结晶 
【方法点拨】 根据溶解度曲线解题要善于“看”
一看“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某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可通过溶解度计算一定量的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质质量,比较溶解度的大小,定量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二看“线”,根据线可推断:
(1)温度变化→溶解度变化→溶液的变化,如温度升高,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2)结晶方式,若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则可采用蒸发结晶,如海水晒盐;若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则采用降温结晶。
【A层 基础练】
【知识点1】固体的溶解度
1.60 ℃时,200 g水中溶解220 g的硝酸钾恰好饱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20 g
B.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 g
C.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20 g
D.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 g
素养·分层评价
D
2.t ℃时,将74 g饱和硝酸钾溶液蒸干,得到24 g固体,该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
A.24 g       B.32.4 g
C.48 g D.98 g
3.某兴趣小组分别用加溶质和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实验过程中,硝酸钾溶解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变大 不变
B.变大 变小
C.不变 变大
D.不变 不变
C
D
4.为探究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进行如下实验。
20 ℃时,氯化钾溶解度为34.2 g,甲中未溶解的氯化钾的质量为________g。升温至60 ℃,结果如乙所示,此时氯化钾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g,说明60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20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
 5.8 
 140 
 大于 
【知识点2】溶解度曲线
5.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a>b>c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与硝酸钾相似
C.a、b、c三点对应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D
6.(2023·济宁模拟)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4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 g
B.将20 ℃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0 ℃,无晶体析出
C.20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将40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仍然是饱和溶液
B
7.(2023·长沙中考)利用我国传统的海水晒盐工艺,可得到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 ℃时氯化镁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2)在0~t ℃范围内,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较小的是____________;
(3)海水晒盐是用__________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
 70 
 氯化钠 
 蒸发 
【知识点3】气体的溶解度
8.(2023·上海普陀区期末)二氧化碳溶于水中可得气泡水,二氧化碳溶解越多,口感越佳。因此制作气泡水最佳的方法是( )
A.压强要大,使用冰水
B.压强要大,使用温水
C.压强要小,使用冰水
D.压强要小,使用温水
A
9.(2023·云南中考)夏季下雨之前,天气闷热,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养鱼池中的鱼往往会浮出水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的溶解度会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B.氧气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向养鱼池中通入空气
D.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把养鱼池的水喷向空中
B
【易错点】对于溶解度的概念理解不清
10.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在温度不变时,溶剂的量越多,溶质的溶解度越大
B.搅拌可以使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C.20 ℃时,50 g水中溶解15 g的硝酸钾,则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0 g
D.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 31.6 g硝酸钾,则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 g
 D 
【易错点拨】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只取决于物质的特性和温度,与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的多少无关,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一个定值。
(2)溶解不等于饱和状态,即固体完全溶解时,该溶液还可能继续溶解该溶质。
(3)搅拌只能加快溶质的溶解速率,不能增大固体的溶解度。
【B层 能力练】
1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
B.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来提纯甲
C.t1 ℃时,将20 g甲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可形成70 g的甲溶液
D.t2 ℃时,可通过增加溶剂的方法将N点的甲溶液变成P点的甲溶液
D
12.图甲所示为t1 ℃时相同质量的A、B两种物质分别溶解在100 g的水中,再将两种溶液分别升温至t2 ℃、t3 ℃时溶液的变化情况;图乙所示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表示物质B的溶解度曲线
B.t1 ℃时,加入物质A、B的质量均是20 g
C.t2 ℃时,溶液④一定是饱和溶液
D.t3 ℃时,向溶液⑤加入60 g物质A,可全部溶解
D
13.(2023·郴州中考)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3 ℃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2)甲和乙溶解度相同时,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__。
(3)图中表示甲不饱和溶液的点是_______。
(4)图中与气体溶解度变化规律相似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T1 ℃时,将50 g甲放入100 g水里,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g。
 甲>乙=丙 
 T1 ℃ 
 D 
 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25 
【C层 拓展练】
14. 【核心素养·科学思维】研究物质的溶解度对于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下表是碳酸钠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温度/℃ 20 30 40 50 60 80 100
溶解度/g 21.8 39.7 48.8 47.3 46.4 45.1 44.7
(1)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属于__________物质(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
(2)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东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若使烧杯③中的溶液达到饱和,至少需再加入________g
碳酸钠;升温至60 ℃时,烧杯④中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易溶 
 先增大后减少(合理即可) 
 1.8 
 有晶体析出 
(4) 20 ℃时,将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底部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底部的粉末减少,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      B.碳酸钙
C.硝酸铵 D.氯化钠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