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2.5《地球》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2.5《地球》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25 14:3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地球》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观察地球你可以发现什么?(  )
A.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B.北半球陆地大于海洋
C.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
2.下面(  )是古人对地球的认识。
A.地球是蔚蓝色的星球
B.接近正圆,表面凹凸不平
C.天圆地方
3.如果在船的桅杆顶部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消失。这一事实能够说明的观点是(  )
A.地球是球体
B.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
C.日月星辰都围绕着地球转
4.在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应该从外到里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B.橡皮泥的用量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
C.我们可以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地球内部各圈层
5.地球上生命大约起源于(  )年前。
A.700万 B.2.5亿 C.38亿
6.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发现地球的形状是(  )
A.是接近正圆的表面凹凸不平的球体
B.巨大的半球形的
C.接近正圆的表面光滑的球体
7.小智和伙伴们调查并讨论了“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哪些生存条件”的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可以提供液态水的原因之一是: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比较适当
B.地球上有大量海水可供人类直接饮用,还可从中获取丰富的海产品
C.地球上有用之不竭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供人类生活
8.全世界最大的亚马孙雨林被称为(  )
A.地球之心 B.地球之肾 C.地球之肺
二.判断题(共5小题)
9.一开始人们就接受了地球是球体这个观点。 ( )
10.科学家们发现地球是一个接近正圆的、表面凹凸不平的球体。( )
11.地球表面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小得多。( )
12.因为氢气球太轻,地球不会对它产生引力作用,所以才会升空。( )
13.麦哲伦带领船队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观点。( )
三.连线题(共1小题)
14.你了解我们的地球吗?用线把地球构造和与其相关的数据连起来。
大气层平均厚度 约1000千米
海洋平均深度 约6400千米
大陆地壳厚度 约 2 11千米
大洋地壳厚度 约4千米
地球平均半径 约15~80千米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5.研究地球的形状
实验材料:一个正方体、一个球体、两只帆船模型
实验过程:一名同学拿帆船模型分别在正方体和球体上面做往返运动,模拟帆船“出海”和“返航”的运动状态。其他同学观察并记录。
实验现象:(选择正确选项填空)
①帆船在正方体上运动时,帆船“出海”,越走越远,小帆船   ;“返航”时,越走越近,小帆船   。
②帆船在球体上运动时,帆船“出海”,越走越远,小帆船   ;“返航”时,越走越近,小帆船   。
A 船体整体一起突然消失 B 船体先消失,帆后消失
C 船体整体一起突然出现 D 帆先出现,船体后出现
实验结论:我们的生活中,帆船在上述   物体上的运动与实际相符。所以通过这个实验证明了地球是   形的。
这个实验结论曾被16世纪航海家   通过绕地球航行一周,又回到出发点的方式验证过。
五.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
16.标注地球各结构部分的名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分析】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
【解答】地球上有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故A错误。
陆地虽然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但还是北半球海洋大于陆地;故B错误。
北冰洋位于北极地区,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世界上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及其特点。
2.【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由于活动范围有限,中国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根据帆船航海等日常观察到的现象猜测地球是圆的。航海家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事实证明了“地球是圆的”这一真理。现代科技证实(卫星照片):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解答】根据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可知,古代中国人可能认为“天圆地方”,这是但是受活动范围限制和科技不发达导致的。地球是蔚蓝色的星球、接近正圆,表面凹凸不平,这是现代人对地球的准确认识。故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正确理解掌握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分析】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开始由于受活动区域所限,以为“天圆地方”,后来逐渐认识到地球是个球体,再后来经过科学测量发现地球并非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解答】根据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人类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和验证,发现地球是一个球体,如果在船的桅杆顶部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消失。这一事实能够说明的观点是地球是球体。
故选:A。
【点评】结合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解答。
4.【分析】地球是一个非均质体,内部具有分层结构,各层物质的成分、密度、温度各不相同。
【解答】地球内部圈层从表面往下,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最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地幔厚度约为2900千米,地核厚度约为3500千米。因此,我们用橡皮泥制作地球结构模型时,橡皮泥的用量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我们可以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地球内部各圈层,我们应该从里到外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A观点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好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特征,依据课本内容分析作答即可。
5.【分析】生物进化规律:生活环境从水生到陆生,生物结构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
【解答】生命在地球上至少已经存在了38亿年。在这38亿年的漫长岁月中,各门各类的生物经历了起源、繁盛、衰落到绝灭的过程。奇虾在地球上已经不存在了,而白鳍豚和蟑螂还没有灭绝。关于人类的起源,目前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类人猿发展而来的。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生命的起源,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熟练记忆即可。
6.【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解答】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再到地球是正圆形的;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发现地球的形状是接近正圆的表面凹凸不平的球体,故A正确,BC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地球的形状,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分析】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解答】A、地球可以提供液态水的原因之一是: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比较适当,选项观点正确;
B、海水不可供人类直接饮用,含盐量太高,选项观点错误;
C、地球上的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不是用之不竭的,选项观点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护环境,运用所学,准确作答。
8.【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在阳光的作用下制造养料,并释放氧气。亚马孙雨林产生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十分之一,被称为“地球之肺”。
【解答】绿色植物的叶和根吸收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阳光,在绿叶中制造其生存所需要的养分,同时放出氧气,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亚马孙雨林产生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十分之一,被称为“地球之肺”。
故选:C。
【点评】结合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认识解答。
二.判断题(共5小题)
9.【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解答】历史上,很多现象能表明地球是球体,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不能接受这个观点,直到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船队又回到出发点,人们才开始接受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地球的形状,才能做出正确解答。
10.【分析】在现代测量技术的帮助下,科学家们发现,地球是一个接近正圆的,表面凹凸不平的椭球体。
【解答】根据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科学家们发现地球是一个接近正圆的、表面凹凸不平的球体。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分析】地球上海洋占71%,陆地占29%;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全球的陆地都被海洋包围着。
【解答】地球表面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得多,有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之说。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大小解答此题。
12.【分析】氢气球是轻质袋状或囊状物体充满氢气,氢气最轻,其密度为0.0899克每升,靠氢气的浮力可以向上漂浮的物体就叫氢气球。
【解答】氢气球能升空是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利用氢气的浮力升空。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氢气球的认识,知道氢气密度小,比空气轻。
13.【分析】人们根据大量的观测现象推测地球可能是球体:观察月食时,发现地球投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圆弧形的;在海边远望归航的船队,发现总是最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等。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绕地球航行了一圈,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解答】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环球航行。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完成了环球航行,人们才接受地球是球体的观点。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三.连线题(共1小题)
14.【分析】地球周围有大气层,大气层对于人类乃至动物都相当重要,大气层平均厚度约为1000千米;海洋的最大深度是11034米,全球海洋的平均深度约3.8千米。
【解答】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它是地球的保护层。大气层平均厚度约为1000千米,海洋平均深度约4千米。在地球的结构中,地壳是最薄的一层,厚度约17千米,并且地壳的厚度是不均匀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大陆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而高山、平原地区的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海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只有6千米左右。大陆地壳厚度约15~80千米,大洋地壳厚度约2 11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6400千米。
故答案为:
【点评】结合对地球构造及基本数据的识记解答。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5.【分析】公元2至3世纪,古希腊的科学家们通过对出海的帆船、月食等的长期观察,提出地球是球形的假设。16世纪初,航海家麦哲伦绕地球航行一周回到出发点,进一步用事实验
证了地球是球形的假设。
【解答】研究地球的形状
实验材料:一个正方体、一个球体、两只帆船模型
实验过程:一名同学拿帆船模型分别在正方体和球体上面做往返运动,模拟帆船“出海”和“返航”的运动状态。其他同学观察并记录。
实验现象:
①帆船在正方体上运动时,帆船“出海”,越走越远,小帆船船体整体一起突然消失;“返航”时,越走越近,小帆船船体整体一起突然出现。
②帆船在球体上运动时,帆船“出海”,越走越远,小帆船船体先消失,帆后消失;“返航”时,越走越近,小帆船帆先出现,船体后出现。
实验结论:我们的生活中,帆船在上述球形物体上的运动与实际相符。所以通过这个实验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这个实验结论曾被16世纪航海家麦哲伦通过绕地球航行一周,又回到出发点的方式验证过。
故答案为:
(1)A;C;
(2)B;D;
(3)球形;球;
(4)麦哲伦。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实验探究。
五.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
16.【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
【解答】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是:从外到内厚度逐渐增加,温度逐渐升高,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地球的内部结构,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