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腊八粥》第一课时表格式同步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腊八粥》第一课时表格式同步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5 12:4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 第1单元 课型 精读课文 课时 第1课时 主备人
课题 《腊八粥》
目标 确定 依据 课标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遵循这一理念,我充分利用本课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读懂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腊八粥》一文选自小学语文教材,是一篇充满生活气息和节日氛围的课文。文章通过描绘腊八粥的制作过程、家庭成员的期待以及节日的喜庆气氛,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的独特魅力。 从内容上看,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通过对腊八粥的食材、制作过程以及节日意义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文章中还蕴含着对家庭亲情和传统文化的珍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从教学目标来看,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腊八节的习俗和腊八粥的制作方法,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同时,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
学情分析 针对《腊八粥》这一课的学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学生对于传统节日和习俗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于腊八节这一具体节日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描述和具体的实例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从学生的情感体验来看,学生对于家庭亲情和节日氛围有着天然的亲近感。通过学习《腊八粥》这一课,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家人共度节日的美好时光,从而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共情能力。 再次,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看,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自主阅读课文并理解其大意。但对于文章中深层含义的理解和感悟,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感悟能力,引导他们深入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和内涵美。 综上所述,通过对《腊八粥》一课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制定出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1.会写“腊、粥”等13个字,正确读写本单元词语。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
3.理解作者是如何写出腊八粥的美味。 ★★★★★
核心知识 核心能力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难点:理解作者是如何写出腊八粥的美味。
核心问题 理解作者是如何写出腊八粥的美味。
微能力点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活动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收集材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学习评价
一、导入 生答:我知道腊八粥是腊八节那天吃的,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豆子、米和干果,吃起来特别香甜。我记得去年腊八节,奶奶给我熬了一大锅,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特别温馨。 生答:我觉得腊八粥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代表着一种传统和习俗。听妈妈说,腊八节吃腊八粥是为了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家人平安。我觉得这种习俗很有意义,它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传承传统文化。 生答:我在书上看到过关于腊八粥的制作方法,它需要提前准备很多材料,还要经过长时间的熬煮。我觉得这体现了人们对节日的重视和用心。虽然制作过程有点复杂,但是想到能吃到美味的腊八粥,我就觉得很值得。 教师: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说明在腊月初七、初八这两天,天气很冷。于是,民间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即在腊八这一天要吃腊八粥,把下巴粘牢。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你们对腊八粥还有什么了解吗?指名学生谈谈对腊八粥的印象。 师生谈话中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腊八节的传统风俗和腊八粥的由来,还通过学生的参与和分享,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传统情怀,让他们更加珍视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研读文本 1.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读完课文后进行小组讨论。 (1)学生自由认读生字,再齐读生字。 (2)生读词语,等教师纠正字音后再齐读。 学生自由朗读词语,再小组分读。 (4)等教师纠正字音后再进行男女生读。 3.生答:全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煮的腊八粥的神态、心情,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生活图景。 生答:作者主要写了八儿盼着吃腊八粥的种种表现。 生答:本文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时的惊奇,写出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眷恋。 4.生答:对于写事的文章,可以从文章的六要素进行概括。 5.学生认真聆听教师总结。 6.学生自由读文,一边思考,一边画出相关句子。 学生细读课文。 生答:说明了腊八粥十分美味。 (2)学生练习朗读。 1.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中作者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学生对生字、词语的认读情况。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腊 粥 腻 咽 匙 搅 稠 肿 熬 褐 缸 脏 (2)指名学生读,纠错正音。重点指导“匙”的读音。 钥匙(shi) 汤匙(chí) “匙”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音为“chí”。 (3)课件出示本课词语。 腊八粥 感觉 沸腾 何况 搅和 资格 可靠 罢了 要不然 猜想 肿胀 惊异 粉碎 总之 染缸 解释 浪漫 奈何 (4)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认读,教师相机正音。 3.这篇课文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 4.师:同学们刚才的概括很完整,老师想问问你们,你们是如何概括出来的呢? 5.教师小结:对于课文的主要内容,你们可以紧扣文中的主要人物“妈妈”和“八儿”,并结合课题来概括,这样降低了难度,概括效果会更好。 6.教师提问:作者是如何写出腊八粥的美味的? 学生自由读文,思考问题并画出文中描写腊八粥的句子。 7.细读第1自然段。 课件出示: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学生交流。 (1)“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不同年龄段的人,都会对腊八粥产生甜甜的腻腻的感觉,说明了什么?(2)指导朗读,指名学生读。 1.自读课文环节的设计充分凸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通过课件中的自读提示,学生得以自由朗读课文,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朗读能力,也确保了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同时,提示学生边读边思考,更是培养了他们良好的阅读思考习惯,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主动探究、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这一环节的好处在于,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让他们在自读中感知课文,理解主题,把握中心思想,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2.实用又巧妙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夯实了学生对课文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课件展示生字和词语,不仅直观清晰,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指名学生认读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纠错正音,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掌握生字和词语的正确读音。特别是针对多音字“匙”的读音进行了重点指导,帮助学生避免了发音上的混淆。多种形式的认读练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基础知识。 3.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和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深入思考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从不同角度解读课文,展示了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过交流,学生们不仅梳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深入探讨了课文所蕴含的家庭温馨和情感表达。这一环节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4.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能力。通过询问学生是如何概括出课文内容的,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和梳理自己的思维过程,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概括时所依据的信息、所运用的方法和所遵循的逻辑。这种反思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帮助他们形成更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思维习惯。 5.小结部分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了概括课文内容的技巧和方法。通过提示学生紧扣主要人物“妈妈”和“八儿”,并结合课题进行概括,教师不仅帮助学生简化了概括过程,降低了难度,还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了概括的要点和精髓。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6.这个教学环节通过教师提问和学生自由读文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关注腊八粥的美味描写。通过思考问题和画出描写腊八粥的句子,学生不仅能够更加专注地阅读课文,还能够从中发现和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生动的语言来展现腊八粥的美味。 7.通过引导学生细读第1自然段,探讨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共同感受,不仅深入理解了文本内容,还体会到了腊八粥的广泛吸引力和人们对传统美食的热爱。同时,指导朗读的环节更是锦上添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掌握了正确的朗读技巧,进一步加深了对文本情感和韵味的把握。
三、总结 学生朗读课文,再进行写作。 小练笔: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 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巧妙且富有创意,它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中的精彩描写,激发对食物的热爱与想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一种最喜爱的食物。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仿写能力,还提升了他们对食物的感知和表达能力。这个教学环节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业设计 1.书写本课生字;2.抄写本课词语;3.完成小练笔。
板书设计 腊八粥 美味 淳朴 惊奇
教学反思 结束了《腊八粥》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教学,我仿佛刚品尝了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既有满满的收获感,也有丝丝回味和反思。 课堂上,我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进了那碗令人垂涎欲滴的腊八粥。提问、讨论、朗读……每一个环节都像是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美食与家庭温情的窗户。当他们读到课文中那些描述腊八粥美味的句子时,我仿佛看到了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感受到了他们对腊八粥的无限向往。 同时,我也发现孩子们在概括课文内容时展现出了惊人的创造力。他们用自己的话语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这种互动和交流,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了课文所蕴含的情感。 就像烹饪腊八粥需要掌握火候一样,我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火候”不够的地方。有时,我过于急于求成,没有给孩子们足够的思考时间,导致他们的回答略显仓促。这让我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引导孩子们,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和探索。 我也发现自己在挖掘课文情感方面还有待加强。虽然孩子们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对于其中蕴含的家庭温馨和情感表达,他们可能还缺乏深入的感受。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对课文情感的挖掘和体验,让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感受到其中的美好与温暖。 总的来说,这节《腊八粥》的第一课时教学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生动、有趣的课堂环境,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