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落花生 年 级 五年级
课 时 第2课时 备 课 人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理解文章表达上借物喻人的特点,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家庭和乐的氛围。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花生具有的特点。 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联想到身边像落花生一样的人。 4.学习花生朴实无华、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通读文本,发现详略 1.师直接导入:继续学习,齐读课题——《落花生》 2.自由朗读课文。 3.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许地山围绕落花生回忆了他们一家人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谈花生的美好童年往事,但是,你发现了吗,重点写的是什么?(预设:谈花生) 二、分角色读,感受家庭和睦温馨 1.师:谈话的都有谁? 2.师:人比较多,同学们四人一小组,分角色读好他们谈花生的内容,可以不读叙述的语言,组长分配角色。 3.师:指名2个小组展示、点评。这个小组读的好不好?怎么好?(1)一个小组展示(分出角色,可以不读叙述的语言) 师引导:听一听父亲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不是一个人在回答呢? (2)一个小组展示(读出气氛,读出角色感)师指名点评,引导发现“争”字表现关系融洽美好、表现我们欣喜自豪: (生点评:读出了争的感觉;读出了父亲一家之长的角色,话语似乎很平实很朴实,但话中有真情、有韵味、意味深长。) 师:你看,他们是齐读出来的吗?(生:争着答应) “争”是什么样的状态?(生:比谁声音高,比谁语速快,比谁欲望强,争先恐后的) 师:现在我扮演父亲,你们就是我的孩子们,读出争的状态,你们爱吃花生吗? 师:你感受到什么样的心情?(欣喜、快乐)为什么呢? (收获的快乐自豪与欣喜,居然收获了,这是我们辛勤劳作收获的花生,所以我们争着说爱,不仅因为花生好吃,更因为这是我们姐弟几个同心协力的结果;) 师:只说一次够不够表达这种心情?(不够)我们再试一次,你们爱吃花生吗? 师:你又感受到了他们怎样的心情? (迫切想要和不常回来的父亲亲近、展现自己,多么和谐融洽呀。) (3)师依次出示父亲的问,并追问,引导发现父亲谆谆教诲、循循善诱的大家长形象: 师出示“你们爱吃花生吗?”指名读并追问,父亲仅仅是为了问孩子爱不爱吃花生吗?(师板书“爱”。)(生:不是,是为了引出下一个问题。)父亲又让孩子们去想什么呢?(生:花生的好处) 师出示“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你们知道花生有什么好处对不对?(生:味美,榨油,便宜。) 师总结:花生是有用的,为我们生活做了很多的贡献。(师板书“有用”。) 师追问:父亲真的只是想让孩子们知道花生有用吗?(生:不是,是为了引出自己的话“有一样最可贵”,引出自己的期望)(师板书“最可贵”。) 小结:你看,难得回来的父亲其实特别希望跟儿女分享他的人生体会,可他依然耐心问,等到孩子们都说完了才开口,多么民主和谐的一家,多么温馨美好的一晚。 朗读目标:品味交流时争先恐后的感觉,品味一家人温馨和睦,交谈的美好感觉。 三、聚焦父亲的三段话,理解深刻含义 设计意图:聚焦父亲的三段话,这段话中父亲在子女回答之后充分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家庭交流氛围,借身边常见的花生,用简单平实的话语阐述深刻做人道理,可见为人父母的用心良苦,再者,父亲的希望借我之口说出,又能展现父亲作为一家之长谆谆教诲的形象。父亲的三段话主要提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花生好处很多;二是花生有一样最可贵(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分辨、必须挖起来才知道);三是借物喻人又以苹果桃子石榴对比,希望儿女不要只讲体面对别人没有好处,而要像花生不好看但有用,即朴实无华、默默无闻。 1.师引导:正是因为这样,作者多年后难以忘记那晚一家人谈论花生的往事,更重要的是,父亲在交流过程中给我们说了很多深刻的道理,深刻的话语,ppt出示第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2.师指名多位学生朗读,反复读。提问:父亲看来,花生有一样最可贵,是什么?圈画关键词句。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引导学生找到。 (1)师贯通文本补充:其实花生的好处有很多,我、哥哥、姐姐都知道,看了上文你知道了吗? (味美、榨油、便宜易得) (2)师:爸爸在这里要告诉孩子们花生(指PPT)的果实埋在地里,这样的可贵特点。 (3)师:果实埋在地里有什么可贵的?它就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生物,花生生长在土里是自然的规律。(指名学生回答:和桃子等对比是可贵的。)父亲的思考赋予它不同含义,用苹果桃子石榴对比,到底有什么差异呢?一一对应找到。(学生汇报) (4)师总结引导:这段话中,父亲认为从花生身上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可以学到哪些品质、精神?学生回答。 顺势作如下高度深化: a.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饱满的果实,外表朴实却很有内涵不浮华,这是——朴实无华(板书)。 b.有饱满的果实,而不张扬,不虚夸,低调——朴实无华。 c.他不在表面,从不做表面文章就深深地埋藏在黑黑地土壤中,不出声——默默无闻(板书)。所以当他们发现花生结果的时候,会有一种什么感觉?(居然) d.花生不需要别人的称赞,却为别人付出了那么多,老师给你一个词——默默无闻。 3.什么叫朴实无华?(朴素的,质朴的,没有引人注目的外表,不浮华,不虚夸。)花生埋在地里只在乎自己是否有用,好不好看,能不能被看到他不在乎。所以落花生是朴实无华、默默无闻的。指名读。 4.师引导:苹果桃子石榴也是果实,父亲为了让我们明白,借了它们说明花生虽然没有那么美好、没有那么漂亮的外表,但依然有饱满的果实,依然是有用的,仍然能给人们奉献出许许多多。指名读。 5.师追问:客观的去想,花生真的是这样吗?是父亲的思考赋予了它这样的品质,父亲是在借物喻人,借物说理,(板书“借物喻人”)告诉孩子们做人要朴实无华、默默无闻。 6.师:这个道理其实挺深刻的,可父亲的言语却通俗易懂。你能读出父亲话中有话、谆谆教诲的感觉吗?再一次指名读、齐读。 朗读目标:读出父亲话中的深刻含义,读出父亲的谆谆教诲。 四、读父子对话,感受恍然大悟与欣慰 1.师:父亲从爱不爱吃花生,再问花生的好处,发现花生是有用的,读到这儿,我们发现了花生最可贵的特点——朴实无华、默默无闻,原来父亲这样的对话给孩子带来了一步一步思考的过程。看到花生的可贵之处,儿子有没有明白父亲讲述的道理呢?(指名学生读儿子的话) 2.师:这正是父亲想让儿女知道的道理,所以他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3.这是我说的话,这也是父亲对我们的希望,父亲肯定了我的想法,指名1人读。关注“对”这个字,再读,指名读。你听出了什么?(生:当看到我明白了,爸爸无比高兴,无比欣慰。)齐读。 4.可是父亲对我们的希望却是通过我来表示出来的,你明白了什么?你看出了什么? (生:我听懂了爸爸的话,明白了爸爸话中的含义,对我的心灵是有触动的,父亲的谆谆教诲使我恍然大悟。) 朗读目标:读出我恍然大悟的感觉,读出父亲从谆谆教诲到欣慰的变化。 五、关注“印”,感受家教印记 1.师:他的孩子明白了,他的孩子以后也会这样去做了。难忘的这一晚,父亲到来的这一番话,影响了许地山的一生,成为了小说家、散文家,为抗日奔波劳累,一直像父亲希望的那样,做一个像花生一样(指板书:朴实无华 默默无闻)的人,所以他才说——(PPT出示“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学生齐读。) 2.师朗读指导:这是一篇散文,朗读可以自然舒缓一些,试着用弱化延长的方式强调“深深地印”。指名读,齐读。 3.师:听了父亲这段朴实却又饱含深意的话语,收获的岂止是我,还有谁? (哥哥、姐姐,那你们呢?我们自己、在座的所有人……)指名读,齐读。 4.师:这篇文章的作者许地山,当他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成为一名作家的时候,他给自己取的笔名就叫落花生,能不能猜一猜,他为什么给自己取名为“落华生”呢?(生回答:一是父亲的话让他难以忘记,二是他自己也希望成为落花生那样有用的人,虽然表面上朴实,却为人类作出无私奉献的人。就像文章最后所说“深深的印在心上”,影响了他,影响了他的一生。) 5.师: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平凡的人,默默为他人、为社会奉献着。此时此刻,你能联想到谁呢? (像花生一样的人、清洁工人、交警、教师……)(注意:此处学生的回答,不作任何评价。) 师引导:其实很多高级劳动者也是默默无闻的,像科学家,他们为了一个科学成果可能要付出一辈子的时间都不一定能成功,可是他们依然甘坐冷板凳,愿意为这样的事默默付出一生的心血,这也是一种落花生的品质。 6.师小结:实际上,落花生的精神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对我们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其实,我们的社会需要像苹果桃子石榴那样的,也需要像花生这样的,父亲的话语深深地触动了我,以至于我成年以后都难以忘记,还能想起童年的往事,写下这篇文章,齐读课题《落花生》。
板书设计 落花生 借物喻人 爱 有用 最可贵 朴实无华 默默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