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节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09-24 19:5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五节练习
1.下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反应时,溶液PH=7
C.当滴加入20ml溶液时,再滴加石蕊试剂,溶液呈红色
D.当PH=1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Cl和NaOH
2.某溶液的pH=4,它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A.紫色 B.红色 C.蓝色 D.无色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将澄清石灰水、氢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钠溶液、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A.无色酚酞溶液 B.二氧化碳气体 C.碳酸钠溶液 D.氯化钠溶液
5.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2HCl+CuO===CuCl2+H2O B.2NaOH+CO2===Na2CO3+H2O
C.2HCl+Ca(OH)2===CaCl2+2H2O D.CaCO3+2HCl===CaCl2+H2O+CO2↑
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则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
C.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其它物质也不能继续溶解在该饱和溶液中
D.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7.将某盐酸与某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当达到p ( http: / / www.21cnjy.com )H=7时,测得溶液中钠离子与水分子个数比为1:20(设水都以分子形式存在)。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6.0% B.14.0% C.6.4% D.16.0%
8.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根据它们自身的性质和相互间的反应现象,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加以鉴别的是
A.FeCl3 NaCl Ba(OH)2 B.KCl HCl NaNO3
C.Na2SO4 HCl H2SO4 D.CuCl2 NaNO3 K2SO4
9.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出向碱溶液中不断加水的过程的是( )
10.氢氧化钙溶液中通入或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使溶液的pH显著降低的是
A. 硫酸 B. 氯化铜 C. 氯化钠 D. 二氧化碳
11.根据下图来回答:经数小时后,U型管A ( http: / / www.21cnjy.com )、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 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 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12.下图是在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盐酸的曲线图。纵坐标能表示的意义是
A.溶液温度变化 B.生成氯化钠的质量
C.溶液中水的质量 D.溶液中氯化氢的质量
13.为测定一瓶氢氧化钠溶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的质量分数,小张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如图1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 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请回答:
(1)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
(2)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稀盐酸7.3g,则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在以上实验操作中,如继续滴加1% ( http: / / www.21cnjy.com )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则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①a点表示的含义是 ;
②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4)下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由此可看出,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
1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1)如图1所示,让瓶内充满二氧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碳气体,先向广口瓶中加入A的溶液,振荡广口瓶,气球膨胀;再向广口瓶中滴加B中的溶液,振荡广口瓶,气球又缩小,如此重复操作,气球可以反复膨胀和缩小。则:①分液漏斗A中可能是____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分液漏斗B中可能是_____溶液。
(2)如图2所示,将滴管甲中的液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挤出,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滴管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有明显鼓起且不恢复原状。则滴管甲、乙和烧杯①、②中的物质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甲:浓硫酸,①:水;乙:稀硫酸,②:碳酸钠
B.甲:水,①:氯化钠;乙:稀盐酸,②:铁
C.甲:水,①:氢氧化钠;乙:稀硫酸,②:锌
D.甲:水,①:生石灰;乙:稀盐酸,②:氢氧化钠
15.为了探究酸碱中和反应中是否放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请你分析这个实验的不足之处?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2)改进试验后,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说明中和反应放热?
16.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室温的条件下(温度为2 ( http: / / www.21cnjy.com )0℃),为了测定H2SO4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在左下图的小烧杯中加入8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密度1 g/mL),并滴入3滴酚酞,测量其温度;另取过量的稀硫酸(密度1.12g/mL),测量其温度后逐量缓慢地加入到小烧杯中,边加边用环形玻璃棒搅拌;测得烧杯中溶液温度的变化与加入稀硫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右下图所示。
(1)当加入5 mL稀硫酸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填写溶质化学式)。
(2)当加入约为 mL稀硫酸时,烧杯中溶液的温度达到最高。此时烧杯中溶液的温度约为(填写整数) ℃,烧杯中溶液颜色 。
(3)当加入稀硫酸的体积大于10mL时,溶液温度下降的原因是 。
(4)当溶液温度升到最高时,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C
2.B
3.D
4.C
5.C
6.B
7.B
8.A
9.C
10.C
11.A
12.B
13.(1)判断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1.6 %
(3)①恰好中和 (或溶液呈中性, 或溶液的pH=7) ②Na+、H+
(4)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与盐酸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或有水生成)
14.(1)①NaOH CO2 +2NaOH== Na2CO3+ H2O ②HCl
(2)AC
15.(1)用氢氧化钠的浓溶液来代替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实验;(2)若观察到红墨水右移,则说明中和反应放热.
16.(1)Na2SO4、NaOH (2)10mL 38或39 无色
(3)过量的稀硫酸起冷却作用或散热 (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