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语言形式美》导学案
基础自主学案
二、词语释义
①言之无物:指文章或言论空空洞洞,没有实际内容。
②陈词滥调:指陈腐、空泛的论调。
③文质彬彬: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④得天独厚:独具特别优越的天然条件。泛指所处的环境具有的条件特别好。也指人的天赋、机遇非常好。
⑤万变不离其宗: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⑥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⑦原封不动:比喻完全按照原样,一点不加变动。
⑧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也形容来回翻动,多指睡不着觉。
⑨易于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⑩别开生面: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
三、文学常识
走近作者
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博白人。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1924年赴上海求学,1926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赵元任等,1927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返国,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授,并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学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全国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务委员等职。
王力先生从事中国语言学研究逾半个多世纪,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方面出版专著四十余种,发表论文200余篇。他研究领域之广,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语言学家中是极其突出的。王力先生的语言学研究始终是与教学联系在一起的,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语言学专门人才,为中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王力先生在法国留学期间,翻译出版二十余种法国小说、剧本;抗战期间,写了大量的散文,被誉为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之一。
[文脉·探究]
1.作者认为语言和音乐有什么关系?
【提示】 作者认为语言的形式美就是语言的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乐美。虽然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但二者之间又有共同之处,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声音和谐了就美,不和谐就不美。曲调悠扬婉转,这样的音乐让人心旷神怡;说话娓娓动听,亲切自然,这样的语言让人感到温馨。所谓语言的整齐、抑扬、回环,都是为了达到和谐的美。
2. 语言的整齐美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来实现的?
【提示】 在语言上,整齐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采用对偶和排比这两种修辞。对偶是平行的、长短相等的两句话;排比则是平行的、但是长短不相等的两句话,或者是两句以上的、平行的、长短相等的或不相等的话。排比能构成语言的气势美,是人类所共有的;对偶却是汉语特点所决定的。在对偶这个修辞手段上,汉语得天独厚,值得发扬光大。
3.如何理解汉语的抑扬美?
【提示】 汉语与西洋语言不同,西洋语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复音词很多,每一个复音词都是长短音相间或者是轻重音相间,便于构成长短律或轻重律,而汉语诗的节奏其实就是平仄的格式。平仄格式是一种长短律,汉语诗的节奏的基本格式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随着诗歌的发展,格律诗伴着平仄的出现开始登上文学的舞台。其实,汉语的声调是客观存在的,利用声调的平衡来成就语言中的抑扬的美,这也是很自然的。这种抑扬的美不仅在诗赋骈体文中存在,在些散文家的文章中也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
4.作者在文中所讲的诗歌的回环美具有什么特点?
【名师点拨】 所谓诗歌的回环美指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在诗歌的韵式里,对韵脚的使用要求,使字音跌宕而产生同声相应的回环,使人在朗读时有一种和谐悦耳的回环效果。诗歌没有韵脚,就产生不了字的音乐美感。回环复沓是诗歌的血液,是诗歌生命之所在。假如没有铮铮的双声叠韵,没有流转的韵脚,没有婉美的叠字,没有渐进的意义复沓,那么,古诗也就失去了她头顶熠熠生辉的光环,失去了她灵动的气韵。
5.“散文化的韵文”和“韵文化的散文”有什么区别?
【名师点拨】 用韵的文体就称为韵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歌谣辞赋诗词曲以及用韵的颂赞铭诔等都是韵文。六朝以来,把凡是不重排偶不押韵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都称作散文。骈体文是韵文中的重要形式。它的特点是,在语句上,讲究句法结构的相互对称,
一般是用平行的两句话,两两配对,直至篇末,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且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这叫骈偶和“四六”;在语音上讲究平仄相对;在用词上讲究用典和藻饰。在高一学的《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就是骈体文。《赤壁赋》是加入了散文句子的骈体文,被作者称为散文化的韵文。而《岳阳楼记》是在文中加入了“韵文句子的散文”,被作者称为“韵文化的散文”。
课时训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回环 匀称 乾卦 哀筝顺耳
B.骈丽 堆砌 错综 提要钩玄
C.时隙 精僻 抑扬 华尔兹舞
D.譬如 谱曲 罄折 养怡之福
解析:选A。B.“骈丽”应为“骈俪”;C.“精僻”应为“精辟”;D.“罄折”应改“磬折”。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叶先生的话说得对极了,可惜我担不起这个重任,希望有人从这一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完成这个“功德无量”的任务。
B.重复是把一个音群故步自封地重复一次,模进则是把一个音群移高或移低若干度然后再现。
C.我从前曾经分析过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认为其中的腔调抑扬顿挫,极尽声音之美。
D.从此以后,由唐诗到宋词,由宋词到元曲,万变不离其宗,总不外是平仄交替这个调调儿。
解析:选B。B项,“故步自封”应为“原封不动”。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偶是平行的、长短相等的两句话,排比则是平行的、但是长短不相等的两句话,或者是两句以上的、平行的、长短相等或不相等的话。
B.当我们听人家朗诵一首有韵的诗的时候,每句或每行的末尾总是有同样的元音——有时是每隔一句或一行,我们不但不觉得单调,反而觉得非常和谐。
C.如果骈体文中间夹杂着散文叫做“骈散兼行”的话,散文中间夹杂着韵语也可以叫做“散韵兼行。”
D.上面所说的语言形式的三种美——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总起来说就是声音的美,音乐性的美。
解析:选D。A.“排比则是平行的”前的逗号改为分号;B.破折号应改为小括号;C.句末句号应放在引号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汉语的声调是客观存在的,利用声调的平衡交替来造成语言中的抑扬美,这也是很自然的。
B.最近海南地产价格连续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涨,新地王不断产生,其中中南建设拍得的地处三亚湾的一块地皮,竟拍出一平方米37500元的天价,一举取得海南地产史上价位最高的新纪录。
C.被告辩护律师指出,根据法院调查的事实和刑警队、法制办出具的书面证明材料看,被告并不是在强制措施下交代自己罪行的。
D.要使课程改革真正起到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达到“三个面向”的要求,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关键。
解析:选A。B.搭配不当,“取得”与“记录”不搭配;C.句式杂糅;D.成分残缺,“起到”缺少宾语。
二、阅读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上面所说的语言形式的三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总起来说就是声音的美,音乐性的美。由此可见,有声语言才能表现这种美,纸上的文字并不能表现这种美。文字对人类文化贡献很大,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它始终是语言的代用品,我们要欣赏语言形式美,必须回到有声语言来欣赏它。不但诗歌如此,连散文也是如此。叶圣陶先生给我的信里说:“台从将为文论诗歌声音之美,我意宜兼及于文,不第言古文,尤须多及今文。今文若何为美,若何为不美,若何则适于口而顺于耳,若何则仅供目治,违于口耳,倘能举例而申明之,归纳为若干条,诚如流行语所称大有现实意义。盖今人为文,大多数说出算数,完篇以后,惮于讽诵一二遍,声音之美,初不存想,故无声调节奏之可言。试播之于电台,或诵之于会场,其别扭立见。台从恳切言之,语人以此非细事,声入心通,操觚者必须讲求,则功德无量矣。”叶先生的话说得对极了,可惜我担不起这个重任,希望有人从这一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完成这个“功德无量”的任务。
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话:“过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般读者大概都会吟诵,他们吟诵诗文,从那吟诵的声调或吟诵的音乐得到趣味或快感,意义的关系很少……民间流行的小调以音乐为主,而不注重词句,欣赏也偏重在音乐上,跟吟诵诗文也正相同。感觉的享受似乎是直接的、本能的,即使是字面儿的影响所引起的感觉,也还多少有这种情形,至于小调和吟诵,更显然直接诉诸听觉,难怪容易唤起普遍的趣味和快感,至于意义的欣赏,得靠综合诸感觉的想像力,这个得有长期的修养才成。”我看利用语言形式美来引起普遍的趣味和快感,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注重词句自然是不对的,但重视语言的音乐性也是非常应该的。我们应该把内容和形式很好地统一起来,让读者既能欣赏诗文的内容,又能欣赏诗文的形式。
5.在选文的第一段中引用叶圣陶先生的一段话主要是表达什么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引用叶圣陶先生的话主要是为了说明讲究语言的形式美不仅是诗歌,散文也应该加以注意。
6.如何理解“台从将为文论诗歌声音之美,我意宜兼及于文,不第言古文,尤须多及今文”这句话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句话是说你写文章谈论诗歌讲究声音之美,我想也应该兼及散文,不只是说古文,尤其要多涉及现在的文章。
7.第二自然段引用朱自清先生的话意在说明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朱自清先生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认为吟诵诗文,可以从吟诵的声调或吟诵的音乐得到趣味或快感,因此,欣赏诗文正要从此处着眼。
8.作者认为对于诗文来说,内容和形式有何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认为既要重视词句,也要重视语言的声音美,应该把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起来,达到两者完美的统一。
二、语言表达
9.请将下面的长单句改为三个连贯的短句。
在中国散文史上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且被后人称为“百代文宗”的韩愈的作品《祭十二郎文》流露出的悲恸之情催人泪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韩愈在中国散文史上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②并且还被后人称为“百代文宗”。③他的作品《祭十二郎文》流露出的悲恸之情催人泪下。
10.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
① 家居博览会期间天气一直凄风冷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 __②__现代时尚家居馆里仍然四处荡漾着明快的春色。艳丽的桃红、明亮的海洋蓝、葱翠的苹果绿……色彩就代表着年轻。__③__花团锦簇的自然风格,__④__几何图案的现代设计,都深受广大年轻消费者的推崇喜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虽然/尽管 ②但/然而 ③无论是 ④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