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爬山虎的脚
写观察日记
猜一猜谜语
葡萄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
丝瓜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种丝瓜和葡萄,都要搭架子。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爬山虎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爬到墙上、屋顶上。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它有脚
爬 山 虎 的 脚
叶圣陶
(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主要著作《稻草人》《皇帝的新衣》《月亮姑娘的亲事》等。
爬山虎 又叫“常春藤”、“地锦”、“巴山虎”, 它爬墙的本领,来自于它卷须上的吸盘,就像壁虎的脚一样,只要碰到房屋的墙壁,不管墙壁表面有多光滑,吸盘都能牢牢地吸附在上面,爬上十几米的墙壁,直到屋顶。人们利用爬山虎的爬墙本领,只要在房子四周种上爬山虎,用不了几年,它就会爬满整个墙面。
均匀 重叠 空隙 叶柄 触角
痕迹 逐渐 枯萎 蛟龙 漾起
dié
xì
bǐng
chù
hén
jiāo
yàng
扫除字词障碍
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爬山虎的什么?重点介绍了什么?
2.了解爬山虎的生长位置和叶子(想一想爬山虎生长在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体会课文生动准确地表达(作者是怎样描述它的叶子的)。
活动二:整体感知,引出“观察”
生长位置
叶子
爬山虎的脚
第二自然段中一些词句提示我们作者观察了多次,是哪些词句?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爬山虎叶子特点
仔细阅读第2自然段,说说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叶子?
颜色美
形状美
动态美
嫩红—嫩绿
叶尖一顺儿朝下
漾起波纹
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刚长出来的叶子
刚长出来的叶子
长大了的叶子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
好看得很。
如果叶圣陶喜欢写观察日记,这段话涉及到的观察日记可能有三则。这三天,叶圣陶分别记下了什么?请参照课文后面的观察日记,还原一下。
5月3日
5月8日
5月16日
老师也模拟“还原”了一份观察日记,我们来看一看。观察日记和最后的文章比,有什么区别?
5月3日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
5月8日
爬山虎的叶子大了一点,嫩绿色。
5月16日
爬山虎的叶子绿色,叶尖朝下,密密地铺满整堵墙。
活动三:深入探究,观察“爬山虎的脚”
用横线画出具体描写以下特点的语句
爬山虎脚的位置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
01
爬山虎脚的样子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02
爬山虎脚的颜色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03
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脚长的像什么?颜色是怎样的?
爬山虎的脚形状是怎么样的呢?
请从课本里找出来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jīng)上。茎上长叶柄(bǐng)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和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茎上长叶柄(bǐng)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比喻修辞
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蜗牛的触角,使句子生动形象。
说一说、 画一画:
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画一画爬山虎的脚。
合作学习:
读课文第4自然段,小组合作讨论:爬山虎的脚是怎么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动作演示。
爬山虎的脚是怎么样向上爬的?
细读课文把动作词语找出来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读读,用“〇”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词。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爬山虎的触角的变化
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触
变成
巴
拉
贴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感情朗读
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蛟龙的爪子,使句子生动形象。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这句话是讲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的。这句话里“弯、拉、紧”三个字,有一连串的因果关系。由“直”到“弯”,缩短了距离,所以产生了拉力;由于产生了拉力,才使它在墙上贴得很紧,继而一脚一脚往上爬。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哪句话用词准确,并讲出理由
1.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2.爬山虎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原来爬山虎可不像动物那样只有几只脚交替着爬,而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爬就再长一只脚,再巴住墙。一直往上长,必须不断长出新脚。所以,叶圣陶爷爷说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爬山虎不只往上爬,还往左边、右边爬,紧紧贴在墙上,爬满整个墙。所以课文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最后一段主要讲什么?
爬山虎的脚要是 没触着墙,不几天就 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 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爬山虎脚的变化
没触墙
触着墙
我也是生活细心的人
拓 展 练 习
人类有哪些方面模仿了爬山虎的脚攀爬的原理?
活动四:学以致用,写观察日记
生活里,值得我们观察的事物很多……
我们可以种下几粒种子,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秋天到了,有的树叶开始变色了,我们可以观察树叶颜色的变化。
月亮有时圆圆的,有时弯弯的,我们可以观察月亮变化的过程。
我们可以观察家里养的猫、狗,或者其他小动物。
我们可以观察的事物有很多很多……
植物
动物
自然现象
……
本次观察需要连续观察一段时间,最好选择便于观察的事物,最好是我们身边的事物。
要写好观察日记,必须仔细地观察事物并做好观察记录。参考下面两种记录形式,把自己的观察所得记录下来。
图文结合
资料袋
要写好观察日记,必须仔细地观察事物并做好观察记录。参考下面两种记录形式,把自己的观察所得记录下来。
做表格
资料袋
选定观察对象,连续观察一段时间,试着用“资料袋”中提供的方法,记录它的变化过程。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要细致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要做到连续观察。我们都要向他那样细心观察、连续观察周围的事物!
总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