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13课 沙田山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13课 沙田山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24 19:4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沙田山居》 导学案
课前自主导学
知识梳理
单音字
湛湛(zhàn)       绸缪(chóu)(móu)
赫然(hè) 樯桅(qiánɡ)(wéi)
阒黑(qù) 天籁(lài)
朝暾(tūn) 蹂躏(róu)(lìn)
崦嵫(yān)(zī) 余曛(xūn)
袂(mèi) 茸蒙(mēnɡ)
奔踹(chuài) 蟠蜿(pán)(wān)
氤氲(yīn)(yūn) 夐远(xiònɡ)
眈眈(dān) 盘踞(jù)
肘腋(zhǒu)(yè) 迤逦(yǐ)(lǐ)
2.字形辨认
3.词语辨析
(1)泄漏·泄露
泄漏:液体或气体排出,漏掉;泄露机密、秘密。
泄露:让人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
两者均为动词。“泄漏”主要用于物品(液体)排出,而“泄露”则更多的是秘密的外泄。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前日下午,雅居乐小区,一居民家装修,不慎钻破了燃气管道,导致了该小区天然气泄漏(泄漏/泄露)。
②经常上网的人应该提高警惕,如果不小心泄露(泄漏/泄露)了自己的私密文档,可能会带来好多不必要的麻烦。
(2)称道·称奇
称道:述说;赞扬某事物。
称奇:称赞奇妙。
“称奇”是称赞奇妙,比“称道”语义重些。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在上周的全校第十八次田径运动会上,高三五班的同学表现极好,值得称道(称奇/称道)。
②晚会开始了,各个选手亮出了自己的独门绝技,让在场的观众啧啧称奇(称奇/称道)。
4.熟语运用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是否正确。
(1)秋天来了,可是天气依旧炎热,今年的寒流似乎姗姗来迟。(√)
请说明理由:“姗姗来迟”,行走缓慢,来得很晚。
(2)在曲回的山路行走,峰回路转,一座亭子如同鸟翼展开在山头,令人眼睛一亮。(√)
请说明理由:“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曲折迂回。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此处用其本意。
相关知识
作者名片
台湾乡愁诗人——余光中
余光中,台湾当代作家、学者、诗人,祖籍福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永春。因眷恋故土,神游古典,自命为“江南人”,亦自称为“五陵少年人”。八十年代后,余光中开始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是他的爱国诗歌《乡愁》。其代表作品还有散文集《左手的缪思》、《听听那冷雨》,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等十余种。
重难突破
1.本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写景与文章的主旨有何关系?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本文主要描写的景物有:海、山、云雾、风潮。
(2)写景与文章主旨的关系:文章的主旨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乡愁,是对大陆母亲的热爱。写景和乡愁之间是一种对比与反衬的关系。山居之美和“五千载与八万万”作对比,海潮风声和“人为的骚音”作对比,最终作者选择了骚音,选择了下山下楼,不再做山人,要积极地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作贡献。因此,作者笔下的山居之景色越令人流连忘返,越秀色可餐,就越能体现作者强烈的爱国情、乡愁浓。
2.全文不着一字乡愁,却处处是乡愁,请结合文中的相关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的乡愁在本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是含蓄而蕴藉的,主要体现在写景当中。如:“山外有山,最远的翠微淡成一袅青烟,忽焉似有,再顾若无,那便是大陆的莽莽苍苍了。”这一句写远景,实际正是乡愁的体现。“山外山”、“最远”、“莽莽苍苍”三个词,写出了乡愁的层层与绵亘之远……
再如,“18个月,也就是说,重九的陶菊已经两开,中秋的苏月已经圆过两次”这句话,写菊和月,是最坦白的直
接描写,寄托乡愁;写陶渊明和苏轼是侧面烘托,通过写其人来写其作。抒发了作者对大陆文化的向往和追求。
总之,在文章当中,作者引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据典,巧妙写景,将自己的愁思寄托到写景当中,寄托到民族文化当中,使自己的乡愁不仅仅与地理有关,更与民族文化、历史等紧密联系了起来,使情感的表达含蓄蕴藉而又真挚感人。
3.余光中是一位诗人,擅长写诗,因此,他的散文也如同诗一般优美,充满诗情画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沙田山居》富有诗情画意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细腻准确,含蓄优美,遣词造句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一格。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作者对景色的描写淋漓尽致。如“最远的翠微淡成一袅青烟”,“山影黑沉沉都睡去”,“千山磅礴的来势如压”,“掀翻海水,吐着白浪”等等,无不如诗如画。“起风的日子,海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山已经代我答了。其实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山是禅机深藏的高僧,轻易不开口的。”
(2)叠词的大量使用,如“灿灿、姗姗 ( http: / / www.21cnjy.com )、碧湛湛、阴森森、莽莽苍苍、零零落落、远远近近、朝朝暮暮”等,使文章的语言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诗情画意。
(3)化用典故与古典诗词,如“重九的陶菊”“相看两不厌”“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等,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4.作者在课文第三段写到沙田山居的风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此美丽,作者也自称是个“山人”,但在文中结尾却说“我亦非桓景,即使王粲,也不能不下楼去”,表达前后是否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自己如在仙境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因此自称“山人”;但山中美景虽好,面对“人为骚音”,自己却忘不了尘世,割不断故国之情,摆脱不了魂牵梦绕的乡愁,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渴盼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
课后知能检测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瓶塞 艰涩 瑟缩 色厉内荏
B.马厩 灵柩 臼齿 一蹴而就
C.滞留 投掷 对峙 栉风沐雨
D.休憩 收讫 栖身 锲而不舍
【解析】 A项,“瓶塞”的“塞”读sā ( http: / / www.21cnjy.com )i,其余的读sè;B项,“一蹴而就”的“蹴”读cù,其余的读jiù;C项,都读zhì;D项,“憩”、“讫”读qì,“栖”读qī,“锲”读qiè。
【答案】 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具备 万事俱备 风声 谈笑风生
B.陈规 墨守成规 精心 漫不经心
C.衣襟 衣锦还乡 融会 融汇贯通
D.桃园 世外桃源 直接 直截了当
【解析】 “融汇贯通”应为“融会贯通”。
【答案】 C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转型的挑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创新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文化从业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陈词滥调中打转;有一些人以种种束缚为由,在改革创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评质疑时,归咎于观众的“审美取向”和论者的“外行身份”……作为成功的商业纪录片,对中国美食评头品足的《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
A.陈词滥调       B.趑趄不前
C.评头品足 D.即便
【解析】 评头品足:原指一些无聊的人评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女子的容貌,现泛指对人对事说长道短,多方挑剔;A项,陈词滥调:陈旧的言词,空泛的论调;B项,趑趄不前:形容想走又不敢走,犹豫不进;D项,即便: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诚信缺失对社会道德是毁灭性的伤害,当前为公众深恶痛绝的那些恶性事件,每一件都深深地刻着背信弃义的烙印和丑恶心理。
B.伦敦奥运会“激励一代人”的口号,是伦敦奥组委在国家皇家植物园举行倒计时100天庆典活动之前向记者提交的一份新闻公报中公布的。
C.食品和药品的安全保障是监管和执法部门的首要工作。能否打击食品和药品安全犯罪,不只是维护市场秩序,更是一场形势严峻的健康保卫战。
D.天上王城景区地处沂蒙腹地的沂水县泉庄乡,以纪王崮为中心,以商周时期纪国迁都至此的历史故事为主题整合建成的4A级景区。
【解析】 A项,搭配不当,“心理”不能“刻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C项,两面对一面,将“能否”去掉;D项,成分残缺,“4A级景区”没有谓语,应在“以纪王崮”前加“是”。
【答案】 B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人总有一个信念:宇宙是有秩序的
②可是,离开了这种探索精神,数学是无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
③因此人应该去探索这种深层的内在的秩序,以此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
④数学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
⑤数学家更进一步相信,这个秩序是可以用数学来表达的
A.④②①⑤③ B.①③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 D.①③④②⑤
【解析】 从横线前的“探索精神”联系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项中的“这种探索精神”来照应,选项中没有以②开头的选项,那么,可以退而求其次,从A、C中选择一个。在这两个选项中①⑤一起,可以不用思考,只需思考③的位置。③中有“因此”和“这种秩序”,显然放在句末更恰当。
【答案】 A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然后思考后面的问题。
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是海,是山,海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碧湛湛的一弯,山是青郁郁的连环。山外有山,最远的翠微淡成一袅青烟,忽焉似有,再顾若无,那便是大陆的莽莽苍苍了。日月闲闲,有的是时间与空间。一览不尽的青山绿水,马远夏圭的长幅横披,任风吹,任鹰飞,任渺渺之目舒展来回,而我在其中俯仰天地,呼吸晨昏,竟已有18个月了。18个月,也就是说,重九的陶菊已经两开,中秋的苏月已经圆过两次了。
海天相对,中间是山,即使是秋晴的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透明的蓝光里,也还有一层轻轻的海气,疑幻疑真,像开着一面玄奥的迷镜,照镜的不是人,是神。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山色如环,困不住浩淼的南海,毕竟在东北方缺了一口,放樯桅出去,风帆进来。最是晴艳的下午,八仙岭下,一艘白色渡轮,迎着酣美的斜阳悠悠向大埔驶去,整个吐露港平铺着千顷的碧蓝,就为了反衬那一影耀眼的洁白。起风的日子,海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到了夜深,所有的山影黑沉沉都睡去,远远近近,零零落落的灯全睡去,只留下一阵阵的潮声起伏,永恒的鼾息,撼人的节奏撼我的心血来潮。有时十几盏渔火赫然,浮现在阒黑的海面,排成一弯弧形,把渔网愈收愈小,围成一丛灿灿的金莲。
6.找出选段中对偶句式,并说说好处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对偶句,最显著的特点是上下两句,字数一致,内容相近或相反。相同位置的词语性质基本一致。
【答案】 “海是碧湛湛的一弯,山是青郁郁的连环”、“任风吹,任鹰飞”、“忽焉似有,再顾若无”,整齐对称的句式能增加文采,读起来朗朗上口。
7.第二段写景中用得最多的修辞手法是什么?举例说明这样运用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拟人手法,是把物品当人来写,使得景物具有了人的灵气。
【答案】 拟人手法,如:“海与山绸缪在一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这样把物当人写,把景物写活了,似乎有了人的七情六欲,就更有自然亲切的感受。
8.“到了夜深,所有的山影黑 ( http: / / www.21cnjy.com )沉沉都睡去,远远近近,零零落落的灯全睡去,只留下一阵阵的潮声起伏,永恒的鼾息,撼人的节奏撼我的心血来潮。”这句话中“心血来潮”怎么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结合全文来看,作者写景,以景物抒情,即乡愁。
【答案】 这是海潮引发心潮,这是乡愁之潮。借海水的潮汐写内心的心潮起伏。